子集房后裔分支入川蓬邑曾氏求对谱

144楼
我怎么觉的你和征(正)海宗亲探讨更合适,因为他们刚好有八个字派找不到,那次我说对好的是正刚帮修兵宗亲对的。你们都在四川,又方便些。要联系他们的话,你在QQ里问我吧,我明天再问他们的电话号码,顺便也说一下你这里的情况,我做为迁出地的也会尽力配合找资料。尽力了,也无憾。
145楼
[P][LINE-HEIGHT=21px][FACE=Verdana][SIZE=4][b]小筠宗亲:你好![/b][/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Verdana][SIZE=4][b]     我给你发来的族谱,有以下内容:【1】《武城曾氏重修族谱[LINE-HEIGHT=1.5]》1-5卷视频谱(可下载安装“爱奇艺pps[/LINE-HEIGHT][LINE-HEIGHT=1.5]”[/LINE-HEIGHT][LINE-HEIGHT=1.5]播放软件播放看,可连续看,也可暂停一页一页的看),【2】[/LINE-HEIGHT][LINE-HEIGHT=1.5]《武城曾氏重修族谱[/LINE-HEIGHT][LINE-HEIGHT=1.5]》1-5卷PDF族谱(要下载安装PDF阅读器软件才能阅读),【3】族谱《吊线图[/LINE-HEIGHT][LINE-HEIGHT=1.5]》,【4】《[/LINE-HEIGHT][LINE-HEIGHT=1.5]寻根溯源[/LINE-HEIGHT][LINE-HEIGHT=1.5]》,【5】清嘉庆期间发给四川成都房系的《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内有子集长房谱,子集房系入川房系谱,【6】南宗子集房谱。以上族谱已发到你QQ邮箱,请即时下载。你与我分支同属宗智房,才佑第四子。容易达成共识。征海宗亲属盟铢(宗信)房,才佑第五子。再见![/LINE-HEIGHT][/b][/FACE][/SIZE][/LINE-HEIGHT][/P]
146楼
[b][SIZE=4]小筠宗亲:你好![/SIZE][/b][P][b][SIZE=4]你在QQ发的帖子我已看了,谢谢你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给我対谱,并提出看法,在此致谢![/SIZE][/b][/P][P][b][SIZE=4]看了你的帖子后,我查看了几个时代子集房的谱,包括三和公1994年修的谱,认为三和公修的谱,日隆公出生时间有错,安公后代各代长子房曾孙盟坚都是嘉靖年间出生,而日隆公是安公第四子綨公——次子潮卓(卓有土旁,字才佑——四子[FACE=宋体]盟銏(字淙智[/SIZE])——长子日隆公,每代每家出生第几子很重要,象我家,我父亲16岁结婚,19岁生我姐,22岁有我大哥,25岁有我(我是次子),33岁有我弟(三子),安公第四代长子盟坚都是嘉靖年间出生,而日隆公是安公之后第五代长子,上几代还有两代是第四子,次子,因此,日隆公不可能出生在成化年间,按推算应该出生在隆庆至万历年间,不可能比长子长房安公曾孙盟坚早几个朝代。应以嘉庆谱为准。湖南因遭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战乱和清朝末期太平天国战乱,以及近代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现代文化大革命影响,很多古迹、文物遭破坏,很多老人小孩重要人物遭杀害,特别是太平天国时,由于恨透曾国藩,湖南曾姓人遭太平天国大势杀戮,因此湖南没有四川曾氏保存族谱资料全面,所以修出来的族谱,不一定很准确,况且,三和公修的族谱,是在1994年期间,这是我个人认为,有待考证。[/FACE][/b][/P]
[upload=35722,0]0001.jpg[/upload]
[upload=35723,0]0014.jpg[/upload]
[upload=35724,0]0048.jpg[/upload]
[upload=35725,0]0461.jpg[/upload]
[upload=35726,0]0462.jpg[/upload]
[upload=35727,0]0471.jpg[/upload]
[upload=35728,0]0472.jpg[/upload]
[upload=35729,0]0473.jpg[/upload]
[upload=35732,0]250.jpg[/upload]
[upload=35733,0]251.jpg[/upload]
[upload=35734,0]252.jpg[/upload]
[upload=35735,0]253.jpg[/upload]
[upload=35736,0]254.jpg[/upload]
[upload=35737,0]曾潮琸才佑公之墓碑及叙.docx _ - WPS 文字(1).jpg[/upload]
[upload=35738,0]曾潮琸才佑公之墓碑及叙.docx _ - WPS 文字.jpg[/upload]
[upload=35739,0]水知道答案.jpg[/upload]
147楼
修元宗亲,您好。吾房三和公修的谱是有缺憾和遗漏的。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个道理用于借鉴前谱,重修新谱,还是可以的。
148楼
相对而言,嘉庆谱准确度高些,但不表示它是完美的。。
149楼
[b][SIZE=4]小筠宗亲:你好![/SIZE][/b][P][b][SIZE=4]我完全赞同你上面两个帖子的看法。如果你看了我发给你的各时期各分支的子集房的族谱,一定会觉得无所适从。就如清嘉庆族谱记载安公之子絟公为长子,绹公记载为次子,而南宗子集房族谱记载安公之子绹公为长子,而把絟公记载为安公第三子,这种现象,很多分支很多族谱都有。日隆公出生时间记载为成化时期,不足为怪,本应比长房长子的后代推后几个朝代,为什么反而比长房长子提前几个朝代,这与修谱的人的认知和所掌握的资料有关。我昨天整理我修的族谱,发现一个现象,我分支现在活着的人,我们四大房,长子的后代和四子幺房的后代,相差五代。圣、修、定、谓、礼,五代具在,还短短不到100年啊!我估计很多人都不会相信,但,事实确实存在,不相信都没有办法。我说这样多的意思就是,我们修谱,要根据自己分支的具体情况,如实修谱,不要人云亦云,他人说的,只能作为参考。这样修出来的族谱,虽然很真实,但还是会有人论长道短的。长房的后代一定会说幺房的后代,你们怎么会和我们相差那么多代喔。[/SIZE][/b][/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