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096
    • 经验38133
    • 文章1814
    • 注册2005-09-10
    万世师表孔子的出生之谜:“梦生”还是“野合”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几千年,孔子作为儒家思想这种封建统治思想的创始人,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加封,头衔众多,成为万世师表。可是,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的出生情况如何呢?这个问题颇为引人注目。

        “梦生”还是“野合”孔子出生之谜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几千年,孔子作为儒家思想这种封建统治思想的创始人,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加封,头衔众多,成为万世师表。可是,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的出生情况如何呢?这个问题颇为引人注目。
    关于孔子的出生情况,现在的史书多是一笔带过,模糊不清。例如,范文澜先生所著《中国通史》第一册就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先世是宋国贵族,曾祖父逃难到鲁国。父叔梁纥,曾做鲁陬邑宰……孔子生于前552年,卒于前479年,年七十三岁。”其他的史书大致上也都是这样记载的,包括翦伯赞先生所著的《中国史纲要》,有的史书记载更少。综览各种史料,目前关于孔子出生的情况,学术界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野合”而生。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说:“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一说是在野地里苟合,而唐朝人认为,“野合”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孔子之父叔梁纥年老而母亲颜征年少,故两人结合不合礼仪。司马贞《史记索引》就说:“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年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

        第二,祈祷而生。这种观点的神话色彩浓厚,说孔子的母亲在尼丘山和他父亲一起祈祷,感动黑龙的精灵而怀上孔子。东汉郑玄《礼记·檀弓正义》引《论语撰考谶》说:“叔梁纥与征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显然,这种说法非常荒谬,无非是儒学的后继者们为了神化孔子所作的附会之辞,不足为据。

        第三,梦生。这与上一种说法一样出于谶纬书中,带有明显荒诞的迷信色彩。因为如果不在出生问题上故弄玄虚,使之与凡人不同,以尊其为神,孔子就不能成为“圣人”,他的观点主张又怎能为世人信奉呢?

        第四,私生子。蔡尚思等所著《孔子思想体系》一书提出此说。该书详细列举了作者历年积累的资料,认为颜氏既然长期向孔子隐瞒其父的事情,说明颜家必定远离孔家。再加上孔子自称“吾少也贱”。这些无不证明颜氏家境贫寒,可能是奴隶或平民之女,与叔梁纥的身份截然不同。所以,该书认为,所谓“野合”,实际上是老奴隶主叔梁纥在野外强暴颜氏而生孔子,即孔子是私生子。这一结论重新解释了《史记》等书中所述的“野合”。

        在这几种说法中,“祈祷而生”与“梦生”这两种说法固然不足为信,就“野合”这种说法而言,究竟该如何解释,也还没有定论,但不论怎样,尽管孔子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动”,但是极有可能孔子自己就是个“非礼”的产物。 (作者:著名贱人  发表日期:2005-10-07)
    广东兴宁人氏,宗圣公七十六派裔孙,繁字派,五十四派兴宁开基祖广新公房,本人QQ:412740062,曾氏宗亲11群QQ号:37473552,E_mail:YanHui_Zeng@163.com,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aguluzhou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41
      • 经验1013
      • 文章42
      • 注册2005-09-17
      据《辞海》"野合"条:《索隐》: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女子七七四十九而阴绝,男子八八六十四而阳绝,过此为婚,则为野合.
      同为圣裔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1
        • 经验3650
        • 文章86
        • 注册2005-08-21
        汉字的本意和引申意、概念的不同,也是后来理解上的出入。
              圣     绪      堂
              shengxutang@163.com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124
          • 经验49869
          • 文章1129
          • 注册2005-04-19
          英雄不问出路,更何况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会有差别?
          前人圣贤,是对我们的激励,这本身是一种财富,而不是我们骄傲的资本。
          在山水的一角,筑馆以藏家史
          在网络的一隅,筑网以约宗亲
          宗圣74派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