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4
    • 经验608
    • 文章47
    • 注册2007-04-13
    为广东省海丰县沙港中学题字的曾生将军生平
    曾生将军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原名曾振生,1910年生,广东惠阳人(今属深圳市龙岗区坪山镇)。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被选为广州市抗日学生联合会主席。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党。后任中共香港海员工委组织部部长、书记,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对推动香港、澳门和广东东江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由香港回到惠阳,任中共惠(阳)宝(安)工委书记,领导组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在敌强我弱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他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指示,放手发动人民群众,组织抗日自卫队,发展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建立抗日根据地,实行人民战争。与此同时,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争取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各阶层爱国人士的同情和支持。在他的努力下,有1000多名华侨子弟和港澳爱国青年回国参加游击队,这对部队的建立和早期部队的巩固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1940年8月,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大队长,率部开进东莞县的大岭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11月,指挥所部取得百花洞战斗的胜利,击毙日军长濑大队长以下50余人。广州日军首脑哀叹:“这是进攻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他任司令员。与政治委员林平等率部在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夹击下,转战东江两岸,后挺进粤北山区,建立东江抗日根据地,坚持艰苦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参加组织护送撤离香港的著名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至后方安全地区。抗日战争中,他为创建华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华南抗日武装作出了卓著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共渤海区委员会副书记、渤海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海军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市长,广东省副省长,交通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11月20日在广州逝世。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3040
      • 经验91188
      • 文章3771
      • 注册2009-01-06
      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致敬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1175
      • 经验54463
      • 文章1239
      • 注册2007-01-29
      为题字的生平
      曾生将军与广东省海丰县沙港中学是什么关系啊?
      辽宁凤城人,64派闻明公始定居辽宁省凤城市。本论坛上不多见的12嘉-13顼-14玉-15仁公传人。
      E-mail:zxb111000@sina.com  QQ:605095824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51
        • 经验21184
        • 文章164
        • 注册2008-09-12
        曾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氏族人的骄傲。
        广东省兴宁市广新公开基祖76派孙繁字辈
        电子邮箱zengju4038@163.com出生兴宁,现居广州。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73
          • 经验401
          • 文章316
          • 注册2009-08-31
          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致敬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43
            • 经验21533
            • 文章490
            • 注册2007-01-0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祥斌凤城[/U]发表的内容:[/B]

            曾生将军与广东省海丰县沙港中学是什么关系啊?[/QUOTE]
            可能就是“[B]为广东省海丰县沙港中学题字”。[/B]
            宗圣公77派孙.略公>巩公>憇公>孟永公>卓公.
            入川祖训:话到口边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
            邮件:wzzxzgr@163.com    QQ:249296749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4
              • 积分974
              • 经验62980
              • 文章1140
              • 注册2009-08-19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祥斌凤城[/U]发表的内容:[/B]

              曾生将军与广东省海丰县沙港中学是什么关系啊?[/QUOTE]
              曾生将军当年经常转战于海陆丰,海丰沙港又是海陆丰曾姓望族,同宗之情嘛!

              53派佑孙-54派广渊-55派褓甫-56派子崙-57派(陆丰西山开基祖)祖义-58派木艮-59派廷清-60派伯绶-61派少崖--62派念庄-63派九万-64派学州-65派嵩伍
              .....................74派学思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杰出贡献大使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3
                • 积分1039
                • 经验54401
                • 文章1104
                • 注册2009-03-05
                曾氏的骄傲,学习的榜样!
                天下斯文宗一贯,古今乔木第三家.
                四十派中美公--四十六派新桥仕贵公房-五十七熙德公房系(上寮开基祖) 宗圣公七十三派裔孙 昭字辈
                QQ:932210945 KWONGSION@163.COM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0
                • 财富2
                • 积分913
                • 经验148816
                • 文章2928
                • 注册2009-06-04
                是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氏的骄傲,学习的榜样!
                旧公裔:67派衍贞(原名复贞)公于清雍正元年从赣州赣县含田迁兴国枫边老背岭开基,现居住江西永丰县城:庐陵曾子文化研究会永丰(吉阳)分会
                QQ1021080440,手机:13576613571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767
                • 经验211494
                • 文章752
                • 注册2010-03-13
                现在看不到勒!可惜.
                居江西赣州城内
                QQ:49908819
                我的世系:隐藏中
                百度搜:赣州DELL专卖店可找到我的店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738
                  • 经验3827020
                  • 文章1177
                  • 注册2006-10-14
                  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致敬
                  74建忠,吉水盘谷镇上曾家人,洪立公→延铎→仁敷→建--艮--坚公---安国---邦甯--知和公--渭权--钰--榘 --盟儒--闻学--嵩→震→匡[我村始祖]

                  手机13688983809
                  QQ348340366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4
                    • 积分974
                    • 经验62980
                    • 文章1140
                    • 注册2009-08-19
                    曾生大事年表
                    1910年:生于深圳龙岗区坪山街道石灰陂村的一个华侨家庭。
                    1934年: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中国青年同盟,开始从事革命工作。
                    1936年:加入中国**党。
                    1938年:在坪山组建中共惠宝工作委员会,任书记。12月组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任总队长。
                    1943年:担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接连收复失地,威震南粤。
                    1945年:被朱德总司令指定为华南抗日纵队代表,接受在广东的日军投降。
                    1946年:根据中央指示和国共两党协议,率领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
                    1949年:率领两广纵队南下组成广东战役南路军,胜利完成作战任务。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74年:平反后,先后任交通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顾问等职务。
                    198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任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兼任香港招商局董事长。
                    1995年:病逝于广州。

                      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十大元帅和一批将军。这其中有3位归侨:叶飞为上将,庄田为中将,曾生为少将。曾生将军,这位出生于深圳坪山的归侨将军,抗战爆发时,他是广州中山大学教育系的学生,如在和平时期,他也许会成为一位中学教师,或者跟很多华侨一样经商,安稳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是,国难当头,曾生弃笔从戎成就了他另一番人生。
                      深秋时节,笔者驱车来到位于龙岗区坪山街道东纵路石灰陂村,瞻仰曾生故居,这是座两层砖木结构的客家民居式楼房建筑。1910年12月,曾生在此出生。

                      在监狱里知道“**党”

                      曾生,原名曾振华,父亲是澳大利亚的华侨工人,母亲则是一位善良、纯朴的农村妇女。1923年,13岁的曾生离开故乡,随父亲去悉尼半工半读。曾生在悉尼的商业学院毕业后,考虑到商业不能救中国,加上父亲想回家乡安度晚年,于是他便放弃商业学习随父亲回国。

                      1929年9月,曾生考入中山大学附中,在黄明堂办的学旅寄宿。但就在当年秋天,两广军阀混战,张发奎联合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进攻军阀陈济棠控制的广东。房东黄明堂是张发奎的部属,他秘密联络一些人,策划推翻陈济棠的统治。陈济棠很是不容,亲自带人去抄黄明堂的家,把曾生等一批在黄明堂学旅寄宿的同学抓走,投进了监狱。

                      在监狱的墙上,曾生看到许多**党人写的革命标语、口号和诗词,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一定要在中国实现!”“中国**党万岁!”等等。他这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为国家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党存在。他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未来只能寄希望于中国共产党。此次,曾生对**党产生了好感和信仰。出狱后,曾生就留心打听有关**党的消息,注意阅读**党和进步的书刊,拥护中国**党提出的政治主张。

                      在广州参加“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时,曾生担任广州市学生抗敌联合会主席,带领学生、市民二万余人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到省教育厅请愿时,省教育厅不见人影,同学们一怒之下,捣毁了压制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教育厅。有的同学拆下了广东省教育厅的牌子,当作胜利品扛回了中山大学操场。这是一次由中山大学学生发起组织的广州“一二·九”抗日示威大游行,影响甚大。直到1948年,曾生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毛泽东还对他说:“你们打了不准抗日的教育厅,打得好!”

                      但因为此事,“南天王”陈济棠大为震怒下令通缉,中山大学也停止了曾生的学籍。曾生一个晚上要换几个宿舍睡觉,后来在中山大学中青支部的帮助下,曾生只得跑到香港“避风头”。他在“日本皇后号”邮轮上当听电铃的“走钟仔”,照顾旅客洗澡,筹办“余闲乐社”组织爱国海员,宣传抗日募捐钱物。

                      1936年9月,中山大学中青支部通知曾生,陈济棠垮台了,对他的通缉令也解除了,要曾生尽快回校复学,并解决入党问题。

                      回家乡参加抗日战争

                      1938年底日军在大亚湾登陆,中央决定派人到东江敌后建立根据地。当时廖承志是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负责人,他就把曾生和另一个同志吴有恒叫去开会。当时两个人都争着去,后来曾生说:“东江是我老家,让我去!”党组织最后决定派曾生带60多人分批回乡,在坪山成立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开辟敌后战场。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大举入侵华南,发起惠广战役。13日,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廖承志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香港土瓜湾召集中共香港海员工委书记曾生和中共香港市委书记吴有恒等同志,商议开展东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开辟东江抗日根据地。10月24日,28岁的曾生与香港市委的周伯明等人一起,赶回坪山,开始组织中共惠宝工委、组织抗日游击队的活动。

                      1938年11月间,日军经淡水向坪山进犯,国民党军独立第20旅从淡水退到碧岭。曾生带领部队从坪山出发,准备在碧岭狙击日军。在行进途中,曾生部队与周伯明部队会合。曾生带领非武装人员在防线后面隐蔽,周伯明则带领20多名战士在碧岭山脚一条战壕里散开布防。当时,战士们前面是一片开阔地,再过去则是一座山头。日军完全没有想到我军会在开阔地上布阵,当战士们的子弹从战壕里一排排射出时,日军一下子乱了阵脚。由于不知我方虚实,日军也不敢贸然挺进,只是在对面山头向着碧岭方向开炮。这时,国民党军陆续撤退,往盐田、沙头角方向逃跑。而曾生部队则在此坚持到傍晚,为了保存实力,才撤出了战斗。3天后,曾生部队在沙头角从地下党和群众手里获得了一些国民党军逃跑时弃下的枪支弹药,经过盐田、梅沙到马峦头村,枪毙了一个汉奸,然后向周田前进。

                      1938年12月2日,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曾生任总队长,周伯明任政治委员。曾生也将部队开到坪山,还专门成立了特务队。

                      回到坪山不久,中共东南特委把叶挺指挥部特务营100多人从深圳调回坪山,这样,曾生的队伍迅速发展到300多人,一下就成立了第一中队和第二中队及政工队。1939年4月,在保持部队独立性的原则下,曾生部队取得了国民政府的合法番号:第四战区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曾生任大队长。这以后,曾生指挥部队连续打了黄潭、杨西等战斗,巩固了大岭山根据地。

                      1940年8月,曾生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大队长,率部开进东莞县的大岭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1941年6月10日,驻广东省东莞县的日伪军600余人,利用夜暗袭击县城东南约20公里处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百花洞村,企图消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第3大队大队长曾生获悉日伪军企图后,率领三个中队200余人及自卫队近1000人,占领百花洞村周围高地。11日拂晓,日伪军进至百花洞村,遭游击队突然打击,仓皇占领村东北高地顽抗。第3大队第2、第3中队在自卫队配合下,迂回至百花洞村以西大环一带山地,切断日伪军退路,形成包围。同时,第1中队向被包围的日伪军发起攻击。战至15时许,日伪军两次施放烟幕掩护突围,均被击退。入夜,日伪军原地固守待援。游击队派出小分队不断袭扰、杀伤日伪军。12日,日军以飞机支援,空投粮弹,并由广州、石龙出动日伪军1000余人增援。第3大队及自卫队主动撤出战斗。此次战斗,击毙日军长濑大队长等50余人。广州日军首脑哀叹:“这是进攻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

                      营救在港文化名人

                      1938年,曾生率领在香港组成的60多人的队伍回到惠阳,抵抗进犯家乡的日军,组织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任总队长,部队发展到500余人。1940年所部遭敌围攻,损失严重,仅余100余人。曾生率部突围后重返东惠宝地区,与王作尧(1955年授衔少将)部合并,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5大队,1941年,曾生、王作尧部发展至1500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曾生参与组织港 (香港)九(九龙)人民抗日游击队,发动港九人民参加抗日游击战争。同年12月25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香港。遵照党中央要不惜任何代价,尽快把困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的文化界知名人士抢救出来的指示,我们党在香港的各个组织和抗日游击队,展开了一场秘密大营救的斗争。

                      当时聚居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大多是1941年由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而到香港去的。营救工作艰巨而复杂。

                      1942年元旦前后,曾生和“虎门队”住在坪山东南的石桥坑,准备迎接廖承志等同志到来。元月三日中午,终于接到了廖承志、连贯、乔冠华等第一批从香港回来的领导同志。送走廖承志等同志后,曾生马不停蹄地赶到设在宝安白石龙村的总部机关。根据安排,曾生留在白石龙负责接待工作。

                      元月十三日傍晚,交通员带到的第一批脱险的文化界人士来到白石龙教堂,他们就是邹韬奋、茅盾等,同一天到达的共有五六十人,把那间小教堂都塞满了。曾生高兴地接待了这些历经艰险归来的同志和朋友。开饭了,曾生招呼大家说:“真抱歉,山沟里搞不到好菜,只有狗肉和青菜,不知道诸位吃不吃狗肉?”多数客人叫好,也有的笑而不答。勤务员把几大盆红烧狗肉端上桌,他们尝试之后,这才一致叫好。

                      茅盾说:“这顿饭吃得真痛快,虽然只有一荤一素,我觉比什么八大八小山珍海味更好,永远也忘记不了。”在庆贺座谈会上,茅盾称赞这次的营救工作:“是抗战以来(简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行动。”茅盾等住了五六天,提出要走,曾生派了向导和短枪队护送他们到惠宝边田心村。惠宝边田心村又有别的同志和部队接应。邹韬奋在离开白石龙前,为曾生题词留念——

                      保卫祖国 为民先锋

                      曾生大队长,以文士奋起,领导爱国青年组成游击队,保卫祖国,驻军东江。韬从文化游击队自港转移阵地,承蒙卫护,不胜感奋,敬书此奉赠,藉表谢忱。

                      韬奋 一九四二年一月廿日

                      邹韬奋的题词对曾生的东江游击队高度的评价,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曾生、王作尧两部抢救出困留香港的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800人,国际友人100人,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1942年,曾生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副总队长。1943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改称东江纵队,曾生任司令员,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接连收复失地,威震南粤。东江纵队八年抗战,歼敌9000余人,部队发展到11000人,曾生成为我党在华南抗日战场上的一面旗帜。1945年8月15日,曾生被朱德总司令指定为华南抗日纵队代表,接受在广东的日军投降。曾生为东江纵队和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为发展华南敌后抗战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建设广东鞠躬尽瘁

                      1946年,按照军调部的协议,曾生率东江纵队2583人乘美国军舰至烟台。曾生部到达烟台后,编成一个团,曾生率大部分干部去华东军政大学学习,曾生任副校长。

                      1947年,曾生率所部编入渤海军区,任副司令员。同年,成立两广纵队,曾生任司令员,全纵4000余人。为什么叫“两广纵队”?因为该纵是由曾生部的广东人和在莱芜战役国民党军广西籍的俘虏和山东翻身农民组成。两广纵队参加了华东战场的豫东、济南和淮海等重要战役,出色完成了各项作战任务。1949年,两广纵队转隶四野指挥,曾生将现有部队编为一个师,另派出一个师的干部架子,接受北京和平解放时起义的国民党何宝松师6000人。

                      曾生在赴京汇报的路上,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问:“你就是在广东打教育厅那个曾生吗?”曾生答:“是。”毛泽东赞赏说:“打得好!”毛泽东鼓励曾生:“你这回又增加了部队,要为解放华南再立新功!” 毛泽东考问曾生:“你知道你们广东是什么时候开化的吗?”曾生一时语塞。毛泽东说:“你们广东开化很早,秦始皇时代,广东就是秦朝管辖的地方。河北人赵佗在广东做官,他对地方治理不错,秦朝末年,天下大乱,他乘机扩占了粤西、海南岛等地方,自立为王。汉高祖平定天下后,派人去见他,他表示臣服,接受汉朝的管理。”

                      1949年9月曾生和雷经天、尹林平同志一起,指挥由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和粤中纵队组成的解放广东战役的南路军,胜利完成了解放广东战役一翼的任务,对解放广东全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广州解放后,曾生先后担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珠江军分区司令员、政委,中共珠江地委书记、华南分局委员。1952年上半年任华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中南军区赴朝实习团团长,率团参加抗美援朝,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副军长。1952年,叶剑英调回北京工作,黄永胜任华南军区司令员,叶剑英知道曾生与黄永胜不和,于是将曾生推荐给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萧劲光安排曾生到军事学院海军系学习。

                      1955年曾生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7月,曾生从军事学院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党委委员、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第二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兼广州市长、广州军分区第一政委、广州警备区第一政委等职务,为南海国防建设和广东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生遭受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67年,黄永胜派人将曾生押至北京,关在京郊一个部队里,1968年关入秦城监狱。曾生当时有两个罪名,一是“东江纵队是叛徒、特务、土匪部队”,二是编造曾生1966年访问日本时玩日妓而出卖海军情报。1973年曾生的女儿写信给周总理,1974年曾生始得出狱,因长期关押与世隔绝,思维和语言迟钝,以致见了亲人连话都无法说出,经过相当长时间才得以恢复。

                      1974年平反后,曾生先后任交通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顾问等职务。198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任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兼任香港招商局董事长。1981年,曾生71岁时退居二线。曾生晚年虽然体弱多病,仍时刻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他坚决拥护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95年11月20日,曾生病逝于广州,骨灰安放在深圳烈士陵园,生前著有《曾生回忆录》。曾生为广东的解放和建设发展以及人民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深圳人民的骄傲。

                      1945年8月15日,曾生被朱德总司令指定为华南抗日纵队代表,接受在广东的日军投降。曾生为东江纵队和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为发展华南敌后抗战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53派佑孙-54派广渊-55派褓甫-56派子崙-57派(陆丰西山开基祖)祖义-58派木艮-59派廷清-60派伯绶-61派少崖--62派念庄-63派九万-64派学州-65派嵩伍
                    .....................74派学思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1250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