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8
    • 经验287
    • 文章25
    • 注册2009-09-13
    [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TABLE=transparent,0,5,572,left,transparent,0,none][tr][TD][B][LINE-HEIGHT=30px][FACE=黑体][SIZE=23px]内乡县衙的对联 [/SIZE][/FACE][/LINE-HEIGHT][/B]
    [LINE-HEIGHT=30px][SIZE=14px][/SIZE][/LINE-HEIGHT]
    [SIZE=12px][/SIZE][/td][/tr][/TABLE][/td][/tr][tr][td][/td][/tr][tr][td][TABLE=transparent,0,0,572,left,transparent,0,none][tr][TD][P][P]  河南内乡县,有座被称为“全国县衙惟一的历史标本”,又被称为“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内乡县衙”。它和北京故宫、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代官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县衙内张挂在各个建筑物上的对联。 [/P][P]  最著名的一副是悬挂在三堂的楹联:[/P][P]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P][P]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P][P]  多么好的对联啊!上联讲为官之道,告诫地方官员要把自己的荣辱得失即官的升迁,看得淡一些,要为地方造福;下联说以百姓为天,爱民如身。这副对联最核心的是上联的“勿说一官无用”及下联的“莫道百姓可欺”,提醒当官的要为百姓谋利益,不要欺压百姓。 [/P][P]  1995年6月8日,时为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视察内乡县衙时,高度评价了这副对联中阐述的官与民的辩证关系。2002年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河南南阳市视察得知这副对联时,也给予了极高评价,并指示中央办公厅负责查考此联出自何时何地何人之手。经考证,这是高以永撰写的对联。康熙十九年(1680年),高以永任内乡知县时,“在事数年,温厚和平为治务,慈祥之声传闻遐迩”。《内乡通考》说,高以永善诗,曾写过许多体察民情的诗文。升迁离任后,百姓立“德政”“去思”二碑于仪门前。 [/P][P]  内乡县衙中“爱民”的对联不少,在今天极有现实意义。这类对联有以下六副。 [/P][P]  之一: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大门对联) [/P][P]  菊潭,郦,古指内乡;天、地、柱分指天子、百姓、地方官。上联是说,治理菊潭的地方官,上受皇命的重托,下系百姓安乐,重任在肩就如同一柱擎天一样;下联是说,地方官要爱民如身,脚踏实地勤政为民。 [/P][P]  之二: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大堂对联) [/P][P]  之三: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县丞衙大门对联) [/P][P]  之四: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主簿衙大门对联) [/P][P]  之五: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吏无私民意安。(典吏衙大厅对联) [/P][P]  之六:报国当存清政志;为民可效廉明臣。(典吏衙正厅对联) [/P][P]  内乡县衙对联的另一内容是讲执政和执法之道,“爱民”是总的思想和基础,而执政和执法则是当官的主要职责。先看执政的一副对联。 [/P][P]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P][P]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P][P]  1995年4月,著名历史学家胡绳来内乡视察就摘录这联中的两句组成一联,即“为政不在言多,当官务持大体”。 [/P][P]  执法的对联有以下四副: [/P][P]  之一:按律量刑昭天理;依法治罪摒私情。(刑房) [/P][P]  之二: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二堂) [/P][P]  之三: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吏无私民意安。(典吏衙大门) [/P][P]  之四:报国当存清政志;为民可效廉明臣。(典吏衙正厅) [/P][P]  另外,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工房也各有体现以上思想的对联。 [/P][/P][/td][/tr][/TABLE][/td][/tr][/TABLE]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