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998
    • 经验19325
    • 文章1717
    • 注册2009-03-20
    曾希圣
    曾希圣与淠史杭 [ALIGN=left]
     [/ALIGN]
      这是一页复杂而敏感的历史。这也是一页难以述说的历史。
      这又是一页不得不说,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历史。
      曾希圣的名字和淠史杭联系在一起,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
      尽管曾希圣曾身兼安徽、山东两省省委书记,驰名于中国政坛,尽管淠史杭是新中国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列为世界七大灌区之一,然而,随着历史风雨的磨蚀,曾希圣已经渐渐地被人们所忘记。今天,40岁以下的人很少知道曾希圣了,省外和水利行业之外的人,也很少有人知道安徽有个与四川都江堰同等规模的灌区淠史杭。宽容一点说,后人可以忘记曾希圣,局外人也可以不了解淠史杭,但是,作为安徽人特别是皖中皖西地区的人民,不能也不应该忘记曾希圣领导开发淠史杭的那一页历史。
    “乞丐之乡”的穷根在哪里
      从明清以来,安徽就一直被世人讥为“乞丐之乡”。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一个细节,江苏的巡抚官场失意,被异地安置到安徽,虽还是原来的级别,他却以为是遭到了重“贬”。就连他的夫人都说,到那个“叫化子乡”去当官,真是倒透了霉了其实,安徽被称为“叫化子乡”,不是外人强加的,而是当地人自己唱出来的,皖东的凤阳流传着一首在全国家喻户晓的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朱明王朝横征暴敛,搜刮民财,民不聊生,天怒人怨。由清而至建国前,江淮大地又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更为这块土地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这是历史的事实。
      不过,这只是人祸,安徽穷还穷在天灾上,淮河三五年发一次大水,这几乎成了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洪水一来,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房屋毁于一旦,人畜均遭受灭顶之灾。天灾人祸,闹得淮河两岸人民年年闹春荒,“身背花鼓走四方”,远走他乡去沿门乞讨。安徽“乞丐之乡”的帽子就是这样戴上的。
      共产党夺得天下之后,曾希圣就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有人便戏称他为“乞丐头子”。可是,他这个深得毛泽东和周恩来器重的一方“诸侯”,不仅耻于戴“乞丐头子”这顶不光彩的帽子,而且决心带领安徽人民扔掉“乞丐之乡”的帽子。
      对于安徽人民来说,淮河是一条害河。1950年夏,淮河再次泛滥成灾,两岸4000多万亩农田颗粒无收,1300万灾民流离失所,死伤无数。曾希圣把灾情如实地向毛泽东作了报告,毛泽东流着眼泪在报告上作出批示,请周恩来负责抓紧拟定治理淮河的方案。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1月15日,毛泽东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并亲笔题词。人民领袖一声令下,淮河流域苏鲁豫皖四省迅速掀起了治淮高潮。
      淮河是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系统治理的第一条大河,由水利部治淮委员会负责实施,四省分段施工。安徽位于淮河中游,自然成为治淮的前沿阵地,当然也得到了国家很多的支持。短短7年时间,仅皖西大别山区,就相继建成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四座大型水库,均是由国家投资的重点工程。大别山四大水库有效地遏制了下游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江淮地区人民的旱灾之患。
      江淮地区为大别山余脉,境内岗峦起伏,水资源为自然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丰水年份洼地洪涝成灾,枯水年份干旱成片。民谣唱道:“洼地洪水滚滚流,岗上滴水贵如油。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以皖西为例,史料记载,建国前的500年间平均二三年就有一次水旱之灾,其中旱重于涝,为害也更频更烈,从世代沿袭下来的地名便可见一斑,如“晒死鸡”、“晒网滩”、“死人堰”等,这些至今仍在的地名都与旱灾有关,闻之令人发怵。皖西各地更是明确记载着大旱之年的惨状:“赤地千里,杯水千钱”;“斗米千钱,人相食”。从皖西到皖东,江淮地区人民世世代代饱受旱魔的蹂躏,位于江淮丘陵中央地带的省城合肥,亦属严重缺水的地区。
      建国后的第一场大水之后,曾希圣对安徽的省情就有了明确而清醒的认识,“乞丐之乡”穷就穷在“水”上,要想不当“乞丐头子”,要想带领江淮人民彻底走出生存困境,根本的出路也在“水”上。身兼省委书记和淮委副主任,曾希圣是安徽治淮工程的最高统帅,他在安徽的水利建设事业上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佛子岭水库建成以后,他就萌发了利用水库的尾水发展下游农田灌溉的设想。地处四大水库下游的皖西六安专区根据曾希圣的设想,于1953年编制了《淠右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设计灌溉面积108.9万亩,曾希圣同意开发,并应允拨给1.25亿公斤粮食作为省里的投资。但是,由于挖压土地阻力大,群众搬迁困难,加之技术力量不足、物质匮乏,淠右灌区的方案没能付诸实施。
    “全国之最”的规模是怎样形成的
      1956年,淮委遵照曾希圣的意见,再次提出开发淠右灌区,并抽调了一个控制测量队和四个地形测量队,进行实地勘测,然后于1957年11月正式编制出《淠右灌溉工程规划》,将六安专区于1953年设计的灌溉面积发展到了551万亩。
      出人意料的是,几年前就积极要开发淠右灌区的曾希圣却否定了这个方案。原因何在呢?
      继1956年批邓子恢“反冒进”之后,在路线问题上,党的一些高级干部宁“左”勿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向不折不扣执行毛泽东命令的曾希圣,正是从这时开始,在对安徽工作的指导上一个劲地向“左”看齐,一味地求大求快。出于这种心态,曾希圣对安徽的水利建设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比如,淮北实现河网化,根治涝灾,保证旱年有水利灌溉,大小河道要能行船。与此同时,他对皖西的淠右工程也形成了新奇而大胆的构想:在佛子岭、响洪甸两座水库下游的东西两淠河交汇处,拦河筑坝,再建一座水库,然后把水引向合肥,引到皖东。
      几年来,一直在积极筹划开发淠右灌区的六安地委一班人,尽管对水利工程是那么的“如饥似渴”,但对曾希圣的构想也是望而却步。曾希圣的构想是有远见卓识的,也是非常有魄力的,但若按这一构想实施,现在的霍山城就完全成为水乡泽国了,全县的粮食主产区全部淹没,移民数万人,付出的代价太大,人力财力物力也不堪重负。那么,曾希圣怎么会收回这一成命的呢淠史杭灌区现在的规模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原六安地委第一书记杜维佑回首40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就连一些数字都记得十分准确。他说,曾希圣当时提出建两河口水库,给了我们很大启发,说实话,我们没有力量承担这么大的工程。但是,曾希圣要求我们把水送到合肥送到皖东,是死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怎么办在广泛征求水利技术人员的意见后,地委经过慎重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折中的方案,就是将六安地区境内的史河、淠河、杭埠河沟通,建一个特大型灌区。
      地委形成决议之后,杜维佑和第二书记、专员赵子厚一道,专程赴合肥向曾希圣汇报这一方案。曾希圣听说六安的两个党政一把手来汇报淠史杭的方案,立即召见。开始,他不说话,听完汇报后说,你们不要光考虑六安地区如何,要为全省着想。我问你们,你们能调多少水到皖东能不能保证合肥董铺水库的供水杜维佑和赵子厚都不敢提相反意见,但他们对自己的方案研究得是成熟的,设想是周密的,按照曾希圣的思路,他们端出了有把握的对策:兴建龙河口、白莲岩两座水库,沟通史、淠、杭三河,水量不少于两河口水库,完全可以把水调到皖东,而且可以保证合肥地区的供水。这个方案实现了曾希圣送水到皖中皖东的目的,所以,他比较满意,也就不再坚持上两河口水库了。最后,他要求杜维佑和赵子厚,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这个方案进行论证,一定要站在全省的位置来规划灌区。
      六安地委根据曾希圣的指示,成立了由赵子厚挂帅的工程指挥部,并抽出三个常委加强领导力量。指挥部组织原淮委勘测设计院淮南组的25名工程师,在4个月时间里完成了工程的总体规划:由史河、淠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组成,纵横皖豫两省12个县市,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水域,覆盖13130平方公里土地,设计灌溉面积900万亩。这个规划便是现在的规模。工程最初的名称为“史淠杭沟通航灌工程”,是按三河由西至东的顺序命名的,后来,曾希圣提出按三个灌区的大小顺序命名,便正式改为“淠史杭沟通航灌综合利用工程”,简称“淠史杭”,1989年版的《辞海》里列有专条,并配有灌区全图。
      淠史杭的规划得到了曾希圣的认可。按照这个规划,大别山四大水库的水通过淠史杭灌区的渠道,可送向四面八方,西至河南固始,东至江淮屋脊八斗岭、淮南铁路以东的杜集,南至巢湖以南的庐江,北至淮河沿岸的霍邱、寿县。这无疑是我国水利史上一项伟业。
    工程是在什么条件下上马的?
      淠史杭的规划虽然在曾希圣的工作日程上“立项”了,但并没有纳入国家计划,甚至在开工以后尚未在省水利厅立项。
      但是,六安的各级干部等不得了,六安的农民兄弟等不得了。1958年入夏以后,连续70多天无透雨,塘坝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死,500多万亩农田成灾,尚有152万亩不能下种,全区有200万人投入抗旱。
      1958年8月19日,淠史杭工程开工典礼在六安县苏埠镇南5公里的横排头隆重举行,这里曾是当年徐向前创造“苏家埠48天战役”大捷的地方,为了创造建设新中国的奇迹,皖西人民再一次在这里誓师,向大自然宣战。杜维佑为典礼剪彩,淠史杭指挥赵子厚发布开工命令,挥锹破土。
      工程立不上项,就得不到国家的投资,这就意味着,兴建淠史杭,皖西人民必须自力更生。开工初期,国家没给一分钱,地区财政也拿不出钱,所需物资基本上靠群众自筹。据统计,在一、二两个工期,群众自筹石料14.22万立方米,木材2.16万立方米,树材22万多棵,圆竹65万公斤,毛竹12万多根,旧钢铁437吨。开山炸石,没有炸药,就发动群众刮墙土熬硝,自制土炸药。没有水泥,就自建了三个水泥厂。木料不足,许多群众把家中盖房子的木头、门板都献出来了,有的甚至把给老人准备的棺材都拆散抬到工地。
      11条干渠全面铺开,最高上工人数达67.8万,民工们挑着粮食和铺盖,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工地。所谓工地,不是荒岗,就是沙滩,头上一片蓝天,四望满目荒凉。没有住房,民工们就披荆斩棘,用芦席和茅草搭起一座座工棚,一到秋天,八面来风,上下冰凉。每个民工一个工日补助0.25—0.5公斤口粮和一毛钱菜金,等于是尽义务。
      淠史杭工程完全是白手起家,没有现代化建筑材料,没有现代化运输工具,没有现代化施工机械,有的只是党心和民心形成的合力。然而,要建成一个全国最大的灌区,光靠精神力量只能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曾希圣起床以后,脸还没来得及洗,赵子厚就从六安赶到了他家。赵子厚简明扼要地汇报了工程的实施情况,提出了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核心问题还是投资。
      50年代的干部都知道,曾希圣脾气大,好熊人,可敬不可亲。不过,他对工作非常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每件事、每个问题都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些粗枝大叶、心中无数的干部到他那儿去汇报工作,若被他问得卡了壳,非挨训不可,甚至挨骂。
      听罢赵子厚的汇报,曾希圣询问了几个关键环节,问到哪,赵子厚答到哪,对答如流,胸有成竹。曾希圣满意地点点头,他对赵子厚这个工程指挥的工作很赞赏,高兴地说,你们尽管去干,有困难,我叫水利厅给你们支持。之后,他交待水利厅厅长张祚荫:“六安的淠史杭工程有困难,你要支持。”
      在曾希圣的亲自过问下,水利厅在淠史杭第一工期快要结束之际,下拨1100万元。这笔资金勉强只够横排头、红石嘴、龙河口三个渠首工程关键部位所必须的投资,但总算可以保证百年大计的重点建筑物的质量过关了。
      在丘陵上开挖河道,扒开土层便是坚硬的顽石,人工开石耗时费力,通水遥遥无期。龙河口水库梅岭进水闸施工时,民工在悬崖峭壁上用钢钎打石头,一溜几十根钢钎,号子喊得震天响,一齐下锤,一锤下去,迸几粒火星。一米多长的钢钎,用不了几天就只剩下几十公分了。赵子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找省水利厅请求支援开山机,水利厅说开山机调不出来。没办法,赵子厚只好去找曾希圣。曾希圣把张祚荫找来,三人当面,曾希圣说,六安有困难,你想办法调一些开山机支持人家一下呀。还是省委书记的话顶用,张祚荫很快给淠史杭工地调来十几台开山机。
      1959年6月2日,曾希圣到龙河口水库工地视察,工地上人拉肩扛,号声震天,上十万民工与大自然进行着殊死较量。他被艰苦卓绝的劳动场面感动了。回到合肥就批拨平板车1000辆,汽车一辆。稍后不久,省长黄岩也到龙河口工地视察,又批拨了500辆胶轮车。当时物资紧张得买什么都要计划,就是小板车,有钱在市场上也买不到。有了这1500辆车子,又有了一部汽车,龙河口工地真算是鸟枪换炮了,生产力解放了,加快了整个工程的进展速度。
      古代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上帝,派神仙下凡搬走了太行、王屋二山。建设淠史杭的百万民工,不愧为当代愚公,他们不靠神仙,只靠双手,虽然没有感动上帝,因为上帝不存在,却感动了四面八方的兄弟姐妹。
      在淠河流域,合肥、长丰、肥东一市两县派来民工,支援肥西人民开发大潜山干渠和滁河干渠。
      在史河流域,河南固始县投入大批民工,援助金寨、霍邱两县人民重建红石嘴渠首工程滚水坝。
      在杭埠河流域,庐江县人民与舒城县人民联合开发舒庐干渠。
      这种省与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大规模团结治水,在淠史杭建设史上,是光彩夺目的一页。如果没有省委和曾希圣的支持,是难以办到的。这种上下左右的支持凝聚成一种精神,这就是牺牲自我,造福后人的精神。
    困难时刻为何没有半途而废?
      1959年的夏天,江淮地区再次遭受特大干旱。
      淠河总干渠开通,首次放水抗旱。时值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淠史杭在开工一周年之际发挥了它的效益,意义非同寻常。为了让社会了解淠史杭,关心淠史杭,支持淠史杭,指挥部自行设计制造了一条机帆船,曾希圣又从董铺水库调来一条游船,供群众乘船参观。两条汽艇游弋在淠河总干渠上,往来于横排头渠首与六安县城之间,水在岗上流,船在岭上行,这是开天辟地以来六安人没见过的奇迹。不用组织,没有号召,人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两只船一趟只能载100人左右,人人都想先睹为快,越发刺激参观者的好奇心。坐在船上穿行于荒岗之间,恍若在屋脊上观赏彩色的田野,天是新的,地也是新的,确实给人以新奇的感受。
      千年的梦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沿渠的男女老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大旱之际,城乡人民看到自己的辛勤劳动终于引来了清清的甘泉,兴奋之余,对掌握水利这一“农业的命脉”充满了信心。
      就在这一年的国庆之后,在曾希圣的关照下,省水利厅给了淠史杭一个特别代表的名额,由赵子厚参加全国水利水电施工会议。这是一次难得的宣传淠史杭的机会,赵子厚在会场上把灌区的全图挂在墙上,发表了一次生动感人的演讲,淠史杭沟通三河的精妙构思和宏大气魄令所有与会者叹服。当时,全国各地水利工程如雨后春笋,遍地破土,其热情之高,气势之大,跨度之广,在中国水利建设史上是空前的。毋庸讳言,为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有的水利工程匆忙上马,浪费巨大的财力物力,有的水利工程盲目跃进,建成之日便是报废之时,其损失无法估量。淠史杭以明显的优势赢得了国家的重视,水利部在会上便决定为淠史杭工程投资4500万元,钢材200吨,这是淠史杭工程所争取到的第一笔国家投资,并在国家计委立上了项目。
      淠史杭一下子便“高山打鼓--鸣名声在外”了。它的巨大效益和远景规划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可,当工程需要人力物力支援的时候,省委一声令下,四方响应。
      然而,与此同时,一场特大的悲剧正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悄悄地酝酿着。1959年夏的“庐山会议”,由于彭德怀的问题,形势急转直下,纠“左”变成了“反右倾”。“浮夸风”、“高指标”在各地更加变本加厉,毛泽东于1958年来安徽视察,对曾希圣及安徽的工作给予高度的赞扬:“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是有大希望的。”不过,毛泽东在肯定成绩之后,特别提醒曾希圣“不要骄傲”,而曾希圣恰恰在这一点上疏忽了,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滋长了骄傲情绪,安徽的“五风”刮得尤其厉害。
      1960年的初春,江淮地区开始被浓重的阴影所笼罩,潜伏已久的灾难终于降临。食堂办不下去了,农村家家户户断粮,有的连铁锅都砸掉“炼钢”了。淠史杭第二期工程正进入关键阶段,工地上的民工因饥饿所迫已不堪重负。兼任山东省委书记的曾希圣,从山东调来1万民工,以工代赈,承担大潜山干渠的土方施工,直到第二期工程基本完成才返回山东。粮荒在继续加剧,“饿病逃荒死”的惨象开始在农村蔓延,工地上,死人的事不断发生。淠史杭工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中央为了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许多“半拉子工程”被一刀切下来,半途而废。六安也有舆论,说修淠史杭死了很多人,现在不该修淠史杭……中央调查组到了安徽,民政部的调查组也来到六安。一时间,从上到下,各级领导干部人心惶惶。
      一次,黄岩省长到六安来,找赵子厚谈话,非常关切地说,老赵呀,形势严峻,不能干了,还是停吧。赵子厚说,修淠史杭,群众作出了巨大牺牲,现在渠道一段通,一段不通,停工多可惜呀。赵子厚的压力很大,曾希圣的压力更大,但是,在坚持施工,不能让工程半途而废这一点上,他们却有着惊人的共识。在六安,杜维佑为赵子厚分担了巨大的压力,根据赵子厚的建议,地委正式研究决定:面上的工程暂时停工,民工全部撤回;重点渠道和重点工程不停。赵子厚专程到合肥向曾希圣汇报了地委的这一决定,曾希圣认为这个办法很好,争取主动,不误工,不浪费,保住了重点工程,淠史杭就不会半途而废。
      不久,曾希圣来六安检查工作,先看六安县淠东的小麦,由于得淠史杭灌溉之利,长势良好,一派丰收景象,再看紧邻的肥西县的农作物,因缺水而相形见绌。曾希圣对杜维佑和赵子厚说,淠史杭不但不能停,还要尽快送水过肥西,一定要把水送到合肥和皖东地区。劳力不足,我给你们调。
      6月初,省委从合肥15所大专院校和17家工厂调集师生职工1.27万人,到大潜山干渠参加义务劳动。从六安的青龙堰通到肥西的红旗沟,又延伸到官亭,全长26公里,一个半月小断面通水。
      8月中旬,省水利电力厅管教一、三支队也奉调到淠史杭工地,承担深切岭、高填方等工程,不受季节限制,常年施工。一直干到1972年,各干渠基本建成通水,才相继撤出。
      在这段日子里,每逢星期天,曾希圣总是想法摆脱一般性事务,带上自己的夫人和孩子,到淠史杭工地上参加义务劳动。不打招呼,不惊官动府,更不要新闻记者陪同。他的劳动如果以土方计算,或许不能跟任何一个民工相比,但是,淠史杭的工程却注入了他的心血。没有他的心血,很难想象,会不会有今天的淠史杭。笔者在采访期间亲耳所闻,老一辈的淠史杭建设者众口一词:没有曾希圣,就没有淠史杭
    功过是非后人如何评说?
      淠史杭没有半途而废,确实是不幸中的大幸。甘肃的引洮工程与淠史杭同时上马,正是在1961年停工,至今也没有建成,造成了民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其损失再也无法挽回。淠史杭干成了,是因为曾希圣敢担担子,在当时那种形势下,没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没有牺牲自我造福后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不敢逆“风”而上的。在三年困难时期坚持兴建淠史杭,皖西人民确确实实作出了无可估量的牺牲,许多人甚至献出了生命。对此,曾希圣应负一定责任。但是,扔下半拉子工程不管,上百万民工干了三年,工程毁于一旦,物质、血汗、生命全部付诸东流,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罪过
      对于淠史杭这样一座全国最大的灌区来说,若论牺牲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惟有检验其效益,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
      1974年,淠史杭灌区建设成就以图片、模型和实物的形式,在广州春秋两季交易会连续展出,在国内国际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日本代表团团长在60平方米的展厅里流连忘返,看罢展览,他竖起大拇指,连声赞叹:“了不起只用16年赶上了两千年前的都江堰,真是了不起?”
      是的,淠史杭工程确实了不起。灌区内渠道如“藤”,一千多个反调节水库、20多万个塘坝似“瓜”,渠道纵横交织,库塘星罗棋布,构成“长藤结瓜”的水利网络。在干渠下游,建有39座补给站,如遇特大干旱,可提河湖之水,补灌区水源之不足。地跨1.3万多平方公里的水利工程,自流灌溉达80%,提水灌溉占20%,完全解除了人工灌溉之苦。历经几十年的验证,淠史杭工程规划设计科学,布局合理,是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改造自然的杰作,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过去,这个“命脉”完全由老天操纵,有了淠史杭,灌区人民才真正操纵了水利的“命脉”。截止1995年,灌区累计灌溉面积不含河南境内面积24524万亩,增产粮食206亿公斤。灌区内再也没有闹过饥荒,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百业兴旺。“淠史杭水滚滚流,流来幸福流去愁;流来幸福满河面,流去苦难不回头。”这首民谣在灌区内广为流传,表达了灌区人民爱淠史杭、赞淠史杭的真情实感。
      1982年,国务院在批复水利电力部报告中指出:“淠史杭灌溉工程经过多次干旱考验,证明是效益好的工程。”从这一年起,淠史杭灌区被国务院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要继续建设好安徽淠史杭灌区等商品粮基地。”
      淠史杭是一座综合利用工程,灌区内40余座发电站年发电量4000万度;可供水产养殖的水面达80万亩;通航干渠长度为142公里。更为重要的一项效益是,为沿渠城镇村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生产用水,合肥市四大自来水厂,目前就数淠史杭这一条水源最为可靠,水质污染最轻。
      面对灌区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许多人对当年皖西人民白手起家兴建淠史杭感到不可思议。确实令人不可思议:截止1987年,淠史杭的总投资为8.17亿元,国家投资4.19亿元,而群众投工投料折款却高达3.98亿元,这后一个数字几乎全部是群众的无偿奉献。照此投资数额及其投资比例,我们今天还能再建一个淠史杭吗
      回过头去再来回味一下“没有曾希圣,就没有淠史杭”这句话,更深一层地感受到了它的份量。
      令人遗憾的是,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曾希圣被中央罢了官。曾希圣向刘少奇提出,他还回安徽工作,不能干大的,就干小的,就是到淠史杭当最后一名副指挥也行。他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是毛主席给我下的命令,我得完成。“安徽还很穷,人称是‘乞丐之乡’,称我是‘乞丐头子’,这顶帽子还没有彻底甩掉。我要回安徽,拼老命把‘乞丐之乡’这顶帽子彻底甩掉。”但是,曾希圣的这个愿望没能实现。他从此离开了安徽。在上海工作期间,曾希圣还念念不忘皖西的淠史杭,不止一次地托人捎话回来,什么事不干,都要把淠史杭工程干好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曾希圣支持关怀淠史杭,是顺民心,合民意,利党利国利民之举。
      淠史杭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江淮大地上铸造的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它将永远向后人昭示:造福于民者与天地长存。
    闽南泉州龙山派曾氏三十九世。

    鲁国名贤裔  龙山鼎甲家

    穆公裔孙  俅公房系
    QQ328705678    电话15860328885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3438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