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60
    • 经验3297
    • 文章82
    • 注册2010-01-03
    吏部尚书曾同亨

    [TABLE][TR][TD]
        曾同享(1533—1605年),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盘谷镇泥田上曾家人,从小受到父亲的良好教育。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就中进士,历任刑部、礼部、吏部文选主事、吏部文选郎中、太理少聊、右副都御史、太常聊、工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等职。
        曾同亨初入仕途,只是在吏部任文选主事。曾同亨还没有上任,便有人找上门来送礼。对这种人,曾同亨总是晓之以理,耐心而又细致地劝说:“只要有报国之心,朝廷早晚会起用你们。”有少数人便在背后讥笑说:“不就是抄抄写写的芝麻官么,有什么了不起!”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却做了一件不是芝麻官能顶得住的事情。
        当朝宰相高拱想把一个肥缺安排给自己的一个亲戚,而这个亲戚却是白衣秀才出身,要改成进士出身才行。高拱便要手下的一个心腹到吏部去办理。这个心腹找到曾同亨说:“这是宰相交办的事,你将它(指档案)改一下。”曾同亨说:“这事我不能作主。”那人仗势不客气地说:“别说要你改一下,就是要你凭空造一个,你也得造。”曾同亨不吃这一套,说:“他是什么出身就是什么出身,要我凭空捏造,不要说是宰相,就是皇帝下旨也办不到。”来人听后便气急败坏地回去向高拱禀报去了。他的同僚们在背后担心地说:“当今朝廷谁敢得罪高拱?不要命啦!”可见其势力是相当的大。但也有人说:“曾同亨可以找他父亲的好友尚书吴鹏说说情。”曾同亨听了却说:“我尽心尽职为皇上秉公办事,还要找人去说情吗?这样的官我不当了。”本来,高拱要他辞官还乡,然而怕事情闹大,收场不了,加上心虚,也就只好暂时作罢。
        由于御吏刘台的推荐曾同亨升任为大理少卿。不久,皇帝命他以右副都御史头街,身带尚方宝剑,去巡抚相当难治理的贵州。
        贵州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庙会象过春节一样,场面盛大,热闹非凡。曾同亨一到贵阳正好赶上了一年中最盛大的庙会。为了体察民情,庙会的头天清早,他穿便服去参加庙会。他见庙会并不热闹,心里奇怪,为了摸清情况,曾同亨带着随从来到一家酒楼,刚坐下,就见一件怪事:一个中年汉子在每个酒桌旁边转一圈,手指三下天,脚顿三下地,口中“伊伊呀呀”叫着,不知他要说什么。人们议论纷纷,窃窃私语。曾同亨仔细听,只听清一句“‘罗哑子刀剪’太冤枉了”,其余的话就听不清楚了。追问,均摇头不语。曾同亨疑窦满腹,庙会冷清,哑巴大叫,里面一定大有文章。他把酒店老板带回官府,亲自询问,又着亲信四处打听情况,基本上把事情的原由搞清楚了。第二天,他升堂审问府尹,在“罗哑子刀剪”和其他证人的配合下,府尹见铁证如山,事实俱在,无法抵赖,只得招出了事实真相。
        原来是府尹大人为“钦差大臣”大办婚事,征收“花烛银”,逼得民不聊生。哑巴罗开刀剪店,颇有名气,人称“罗哑子刀剪”。他早年丧妻,只有一个女儿叫乔兰,芳龄二八,长得花容月貌,人称“刀剪西施”。钦差见色起心,指定纳她为妾。罗乔兰从在府衙当差的堂兄那里打听到“钦差”是一太监冒充的,娶妾作“摆设夫人”。但官命难抗,女子性烈,便悬梁自尽了。旁人不服,代哑巴写了状子告到知府衙门。衙门不但不受理,反而把代写状子的人打了五十大板,吓得再也无人敢申诉。哑巴指天顿地,意思是恨天怨地有冤难伸。
        曾同亨知道,宫廷规定太监私自离宫远行,可以先斩后奏。
        庙会的最后一天,人们知道巡抚为哑巴伸冤,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庙会人山人海,曾同享当众宣布:“所收‘花烛银’如数退还百姓,府尹为虎作伥,讹诈百姓,报刑部治罪。太监冒充钦差,私办婚事,逼死人命,该当死罪,当场斩首示众。”话声未落,万人沸腾,对着曾同亨作揖打拱。哑吧罗则跪在地上三叩九拜,磕头不止,直到曾同亨亲自把他扶起才罢休。
        最后太监侍候的娘娘在皇帝面前告御状,说曾同亨藐视皇上,私斩太监,理应问罪。皇帝心想,你背着我放太监出去惹事生非,岂不欺君?曾同亨持尚方宝剑代我行刑,又是按《大明律》办事,有何罪责?于是就采取不了了之的态度。但是娘娘对此事却耿耿于怀,事隔不久,刘台得罪了宰相张居正被贬职,因曾同亨是刘台的姐夫,娘娘要张居正以曾同亨有病为借口,逼他请病假回乡。
        他为官清廉,十分注意节约开支。任工部右侍郎时,督建太后寿宫,节约开支30多万两银子。任工部尚书时,曾同亨管理财务,监督建造,极力节约经费,对于不正当的开支,不论皇亲国戚、太后王妃,一概坚决拒绝支付。
        汝安王妃私觐皇帝,要求增加赋税,拨出大批银两,给她大兴土木,建筑豪华的王储。皇帝欣然同意王妃的要求,下令要工部拨银兴建。曾同亨向皇帝奏本,认为国库空虚,财政紧张,不应挥霍巨款兴建浩大的王府。皇帝不理睬曾同亨的意见,仍然按王妃的要求,拨款动土开工,后规模越来越大,兴建王府的泥木工匠,到隆庆初年竟增至5800多人,曾同亨觉得工匠太多,花费太大,劳民伤财,下令压缩建筑规模,精减工匠2500人。可是政令行不通,中官依仗汝王的势力从中作梗,工地工匠人员仍滥增不减。曾同亨焦急不安,夫人知道他为此事忧虑,劝他说:“开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上有皇帝,下有汝王和王妃,你若要管,有如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曾同亨持正不挠,坚决将此事奏明皇上。皇帝看了曾同亨“精简工匠”的奏本,觉得有理,立即下旨。可是中官不卖帐,买通太监,私自进寝宫向皇帝奏本。皇帝听了中官编造的谎言,觉得也有道理。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给事中杨其休出来说公道话,上奏辩理,指出中官滥增工匠,扩大建筑规模,一是盲目奉承汝王妃,想往上爬;二是企图从中谋利,以饱私囊。而曾同亨的精简措施则利国利民,而且严正指出“皇上护忠良乎?庇小人乎?”杨其休的据理力争,有力地支持了曾同亨,这样皇帝才采纲了曾同亨的意见,实施了裁简工匠人员的举措,为朝廷节省了一大笔银两。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曾同亨告老还乡,两年后病逝,享年75岁,赠少保,溢“恭端(转自井冈廉政网)[/TD][/TR][/TABLE]
    略。。。洪立-延铎-仁敷-建-艮-坚-安国-邦宁-知和-昌权-天赐-榘-作则-闻学-嵩-震-华。。。。红斌72(佛山禅城工作)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4
      • 积分974
      • 经验62980
      • 文章1140
      • 注册2009-08-19
      江西庐陵,真是出官贵的地方啊!

      53派佑孙-54派广渊-55派褓甫-56派子崙-57派(陆丰西山开基祖)祖义-58派木艮-59派廷清-60派伯绶-61派少崖--62派念庄-63派九万-64派学州-65派嵩伍
      .....................74派学思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70
      • 经验70277
      • 文章444
      • 注册2009-01-29
      [em41][em41][em41][em41]
      按宗圣公排我是73派  家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 工作在东莞石排  从事装饰工程多年  自营<<吉祥装修工程公司>>  请各位宗亲多关照!
      愿我们曾氏家族 繁荣昌盛!       愿我们曾氏家庭 吉祥如意!
      愿我们曾氏族人 事业有成!
      我的QQ:47595491   微信号:13416933079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积分153
        • 经验11672
        • 文章157
        • 注册2010-02-13
        吏部尚书曾同亨,我有好就上传。
        [em05]不要乱相信人。
               祠 宗 大 氏 曾
         家三第木桥今古  天下斯文宗一贯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00 seconds wi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