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43
    • 经验21533
    • 文章490
    • 注册2007-01-07
    【注释】
      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疏箔,把帘子挂起[COLOR=#000000]。【疏箔】用芦苇或柱子编成的帘子,有缝隙可通风
    [/COLOR]【简析】
      这是一幅海上风雨图,气势磅礴。钱钟书先生称曾巩的绝句“有王安石的风致”,从这首诗就可以看得出来。
      开头两句写海上的风浪,首句写海浪,用“如云”的明喻;二句写风声,用“数声雷”之暗喻,惟妙惟肖地将海上的风浪描绘出来:潮头如云,去而复回,北风呼啸,震耳欲聋,惊涛拍岸,声如雷鸣。诗人抓住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描绘出一幅极其壮美的“惊涛拍岸”油画,极富震撼人心的作用。谢榛的“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似乎少了点儿气势,苏东坡的“天外黑风吹海立”,似乎缺了点儿动感,许浑的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似乎缺了点儿声势。也许可以这么说,将他们三人的的诗句加起来,就熔化成这两句。
      第三句将帘子挂起这一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只有垂帘,哪有挂帘呢?但这恰恰是真情的流露,诗人想“卧看千山急雨来”,已经到了痴情的地步,因而能够使人思而生奇趣。这和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张先的“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李白的“铲却君山好,平铺江水流”等一样,“愈无理而愈妙”(《词筌》)。
        最后一句写诗人的雍容气度和一腔豪情,关键字眼在于“卧看”。杜牧有“卧看牵牛织女星”,陈与义有“卧看满天云不动”,这些“卧看”都写出了外表安详,而内心激动的神态,并把读者的目光引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还为画面添上主人公的形象。不过,杜牧之“卧看”显得深沉哀婉,而陈与义的“卧看”显得潇洒俊逸。这一句虽没有高尔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那种外露的激动,但要深沉得多,含蓄得多。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塑造了诗人将“疏箔”(窗帘)高高挂起,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的胸襟开阔、内心豪迈的形象。
    [ 此贴最后由曾国荣万县在2009-11-1 8:57:26编辑过 ]
    宗圣公77派孙.略公>巩公>憇公>孟永公>卓公.
    入川祖训:话到口边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
    邮件:wzzxzgr@163.com    QQ:249296749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