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40
    • 经验603
    • 文章26
    • 注册2010-05-10
    游曾巩读书岩
    [FACE=Verdana][/FACE]
    [FACE=Verdana][/FACE]
    [FACE=Verdana]蜜橘飘香的金秋十月,我携一好友,重游了曾巩读书岩。[/FACE]
    [FACE=Verdana]     出南丰县琴城南门,步行走过横跨盱江上的铁索桥,右转近200米,就来到了位于盱水河畔半山腰的读书岩。读书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幼年刻苦攻读的地方,如今,这里已成文人墨客、莘莘学子常来观光的游览之地。[/FACE]
    [FACE=Verdana]     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北宋南丰县人,人称“南丰先生”,是古代杰出的散文家。曾巩小时候不仅聪慧过人,而且读书勤奋,记忆力惊人。他12岁时作《六论》,一挥而就,语言精炼,章法奇巧,气势雄伟,受到欧阳修的赞扬和重视,从此名闻四方。他16岁研究古人文章,发现有超群拔萃的,便撰文与其作比较,细心揣摩。为了增长见识,青年时代的曾巩多年在外游历,足迹遍及祖国的华中和东南部。曾巩一生著述丰富,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40卷、《外集》10卷都流行于世。另外,他还著有《卫道录》、《大学稽中传》、《礼经类编》、《杂职》、《宋朝政要策》、《诗经教考》等等。在南丰,曾巩在读书岩苦读的故事妇孺皆知,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FACE]
    [FACE=Verdana]     进入读书岩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水池,水池被一条石径小道一分为二,池内水不多,清水中游动的数十条小鱼清晰可见,池边石碑上刻有朱熹“墨池”手迹。相传,这里是曾巩幼年读书磨墨洗笔之处。从“墨池”左边拾级而上,便是读书岩了。读书岩深丈许,高八尺,宽丈余,为天然石室,内有石桌、石凳和小洞,岩前有一块石台,宽阔平坦,石台之上建有亭阁。石柱陶瓦、油漆彩绘、檐牙高矗,民族色彩浓厚。石壁上镌刻着南宋理学家朱熹手书的“书岩”二字。读书岩前景色秀丽、壮观,树掩亭台,红绿相间,亭前蜜橘飘香,盱水迤逦而下,倒影如画,美不胜收。[/FACE]
    [FACE=Verdana]     站在“墨池”、“书岩”前沉思,遥想曾巩当年苦读之境,我想,他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他幼年时在这里苦读是分不开的。曾巩一生主要成就在于其散文创作。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的散文平易简朴,别具一格,文字语言谨严明洁,论事说理,平实透辟。历代知名文人对曾巩的文章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说:“醉翁(欧阳修)门下土,杂逻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朱熹称道:“人之为言,必当如此。”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刘大槐、姚鼐和钱鲁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明史·王慎中传》载:“慎中为文,初主秦汉,谓东京之下无可取,已司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顺之初不服,久亦变而从之。”其弟曾肇说他的文章“一落纸,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唯恐得之晚也”。足见曾巩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FACE]
    [FACE=Verdana]     而鲜为人知的是,曾巩其实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也写得很好,有400余首传世。其诗或雄浑瑰伟,或委婉超逸,无不含义深刻,妙趣横生。特别是七言绝句,清新雅淡,不乏佳作。如《咏柳》诗:“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以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力,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别开生面。可惜只因曾巩的诗作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又为其文名所掩,故不为人们所注意,使得后人有了曾巩能文不能诗之说。[/FACE]
    [FACE=Verdana]     从读书岩右边石径继续往上走10余米,便是曾巩纪念馆了。馆内展示了曾巩生平的主要成就,展品以图片为主,有全国各地搜集的有关曾巩的拓片、报刊、评介、诗词、散文出版物或复印件等,并按年谱顺序介绍了曾巩不平凡的一生。通过参观图文并茂的纪念馆,我们从中又可发现曾巩性情耿直、清廉刚正的另一人生闪光点。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曾巩中进士后,历任越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后来又较长时间担任地方官,曾任越州通判,先后到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地任职。他从政以仁为本,兴利除弊,抑强扶弱,政绩赫然。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除其奸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他任越州通判时,碰上荒年,他谕示属县富户,拿出余粮,以比官价略高的价钱卖给贫民,又由政府出谷5万石贷给农民作种子。在齐州时,他为地方除去不少恶霸。在襄州时,他亲自调查审问案狱,开释无辜良民100余人。由于曾巩关心民间疾苦,所以深受人民爱戴。当他离开齐州时,老百姓堵住桥头,关上城门,恳切挽留。宋朝皇帝神宗对曾巩也很赏识,多次召见与其讨论国家大计,并特别赞扬他提出的“节用为理财之要”的方略。元丰四年,神宗又委任他为史馆参撰,编篡五朝史纲。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为朝廷起草命令文告的官)。六年(1908年)四月丙辰日,曾巩65岁终于江陵府,次年葬于南丰源头崇觉寺右。[/FACE]
    [FACE=Verdana]     出曾巩纪念馆,登上最高处的凉亭,放眼四周,今日橘都南丰新貌尽收眼底。远处新城,高楼拨地而起,鳞次栉比,欣欣向荣;近处盱江,如一缕飘带,逶迤前行;而山下四处,南丰蜜橘满山遍野,橘香阵阵,美不胜收。在此抚今追昔,不由得不使人感慨万端。曾巩虽是早已逝去的一位古人,然而他那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识其微,故能“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的求索精神;他那为官守正不阿,清正廉洁,亲民为民,深得群众爱戴的人格品德,不正是我们后人应该继承的最好财富吗?“南丰先生”曾巩,不就是我们做人、求学、为官的最好榜样吗?[/FACE]
    [ 此帖最后由曾昭演在2010-5-10 21:18:04从 历史文物 转移过来 ]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048
      • 经验77770
      • 文章2052
      • 注册2009-01-23
      下面引用由[B]曾永耕 [/B]发表的内容:
      “……在此抚今追昔,不由得不使人感慨万端。曾巩虽是早已逝去的一位古人,然而他那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识其微,故能“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的求索精神;他那为官守正不阿,清正廉洁,亲民为民,深得群众爱戴的人格品德,不正是我们后人应该继承的最好财富吗?“南丰先生”曾巩,不就是我们做人、求学、为官的最好榜样吗?”
      [SIZE=4]好一篇[COLOR=red]曾巩读书岩[/SIZE]游记,[EM41]顶起![/COLOR]
       QQ:1710909686 其中1个电话号码 17093606054 自称李明老师 骗了我的钱,然后拉黑了我。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43
        • 经验21533
        • 文章490
        • 注册2007-01-07
                                                抚州曾巩读书岩[ALIGN=center][/ALIGN]
            位于南丰县琴城南门,盱水河畔的半山腰。曾巩,江西南丰人,幼年攻读于“读书岩”,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诗人和散文家。读书岩深丈许,高八尺,宽丈余,天然石室,内有石桌、石凳和小洞,岩前有一块石台,宽阔平坦,石台之上建有亭阁。石柱陶瓦、油漆彩绘、檐牙高矗,民族色彩浓厚。石壁上镌刻着南宋理学家朱熹手书的“书岩”二字。池边石碑上刻着朱熹“墨池”手迹。读书岩前景色秀丽、状观,树掩亭台,红绿相间,盱水西来,倒影如画,美不胜收。1983年值曾巩逝世900周年,在读书岩旁兴建曾巩纪念馆,馆内展示了曾巩生平及主要成就,展品以图片为主,图文并茂,以年谱顺序介绍曾巩一生性情耿介、清廉刚正。有全国各地搜集的有关曾巩拓片、报刊、评介、诗词、散文出版物或复印件等。为纪念这位唐宋八大家人,中国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书写“读书岩”金饰横匾悬挂于正中。
        [upload=17495,0]200651816271507.jpg[/upload]
        [upload=17496,0]W020090423385246845625.jpg[/upload]
        宗圣公77派孙.略公>巩公>憇公>孟永公>卓公.
        入川祖训:话到口边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
        邮件:wzzxzgr@163.com    QQ:249296749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