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609
    • 经验6097
    • 文章331
    • 注册2010-01-21
    潇湘晨报·湖湘地理、凤凰网转载摄制组文章《走读曾国藩》之一
        由摄制组李超平撰写的文章《走读曾国藩》已登载于前天的《潇湘晨报·湖湘地理》,此后,凤凰网再次转载:  [URL=http://biz.ifeng.com/city/changsha/chengshirenwen/detail_2011_03/15/9143_0.shtml]http://biz.ifeng.com/city/changsha/chengshirenwen/detail_2011_03/15/9143_0.shtml[/URL]
     
    [URL=http://cs.house.ifeng.com/][COLOR=#ff6600]凤凰网长沙站[/COLOR][/URL][COLOR=#ff6600] > [/COLOR][URL=http://biz.ifeng.com/city/changsha/chengshirenwen/list_0/0.shtml][COLOR=#ff6600]城市人文[/COLOR][/URL][COLOR=#ff6600] > 正文[/COLOR] [ALIGN=center][B][SIZE=5]曾国藩 137年前归葬长沙坪塘[/SIZE][/B][/ALIGN]
     [ALIGN=center]2011年03月15日 11:52潇湘晨报【[URL=javascript:zoomDoc(16);]大[/URL] [URL=javascript:zoomDoc(14);]中[/URL] [URL=javascript:zoomDoc(12);]小[/URL]】 【[URL=#]打印[/URL]】 [URL=javascript:void(0);]共有评论0条[/URL][/ALIGN]
    [IMG]http://res.biz.ifeng.com/b9d27038a72d34c2/2011/0315/rdn_4d7ede1c25db7.jpg[/IMG]3月5日,长沙市岳麓区坪塘[IMG]http://res.biz.ifeng.com/b9d27038a72d34c2/2011/0315/rdn_4d7ede1c6d81f.jpg[/IMG]镇伏龙山狮子峰,曾国藩墓。[IMG]http://res.biz.ifeng.com/b9d27038a72d34c2/2011/0315/rdn_4d7ede1b80325.jpg[/IMG]曾国藩(1811-1872)
        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荷叶塘白杨坪(今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兄妹九人,他为长子。28岁考中同进士后,他一路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
    □撰文/李超平 摄影/曾海波
        据朋友荣挺进在国家图书馆所查,所有写曾国藩、或由曾国藩撰写的书籍,从清末光绪年间到现在共有700多种。套用西方人一句老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曾国藩。 2011年3月5日,大型电视纪录片“走读曾国藩”摄制组一行从长沙出发,沿长江而下,穿越赣、皖、苏、沪、浙等省市,追寻曾国藩与湘军的足迹,探求他们深刻影响近代中国的真正内因。
        1872年浅葬长沙金盆岭,曾纪泽日记显示每月祭拜两次
     [ALIGN=center][SIZE=4][B][首站长沙 拜灵启程][/B][/SIZE][/ALIGN]
        曾国藩是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1872.3.12)猝然去世的,终年62岁。据其生前流露出的“叶落归根”心愿,其弟曾国潢,子曾纪泽、曾纪鸿等从南京扶柩回湘,五月下旬才抵达长沙。因为天气开始变热,遂在六月下旬选址浅葬于长沙南门外金盆岭。
        《曾纪泽日记》上册第215页记载:“同治十一年六月初七日 卯初起。饭后至九叔父(曾国荃)宅,偕刘训阁军门往金盆岭,看浅葬之地。山环水抱,藏风聚气,洵不易得,虽永安先灵可也。”
    这场“浅葬”几乎花了曾家人一个月的时间。《曾纪泽日记》上册记载,“七月初六日,至金盆岭,祭告筑毕”,“七月十九日,至金盆岭谒墓”。日记显示,曾纪泽后来两年里几乎保持了每逢初一、十五日必定出城往金盆岭拜谒曾国藩墓地的习惯。
        2011年3月5日,我们摄制组前往拜谒的地方,却不是在金盆岭,而是在长沙市岳麓区坪塘镇伏龙山狮子峰。
        1873-1874年本想归葬家乡,但紫竹林墓地“皆嫰石”,“不可用”
    浅葬,即表示曾家人此时并未完全确定曾国藩就注定安葬于长沙,固然有日后与欧阳夫人合葬的考虑,也有再次选择墓地的意图。曾国藩曾想葬回老家湘乡曾家祖坟,但上好的位置已经用完,他亦拒绝了移动父母的坟地。后来他想起了早年办团练时长沙郊外的一处地方,这或是曾国藩初葬于长沙金盆岭的原因之一。
        同治十二年十月初一(1873),曾纪泽的岳父、湘军集团的重要成员、原陕西巡抚刘蓉在其家原湘乡县去世。次年二月(1874),刘蓉正式安葬前夕,刘、曾的共同好友、原广东巡抚郭嵩焘,由长沙出发走水路12天到湘乡(郭在日记中写道:途中“守雨竟日,推蓬兀坐,昏不见人。平生舟行留滞,亦未有若此次之苦闷者也”),他此行专程前往刘家选定的墓地勘察,并顺便查勘曾家为曾国藩物色的一处离老家不远的墓地。
        据郭嵩焘日记,这块由曾国藩弟弟曾国荃看中的墓地叫紫竹林,是湘乡与湘潭县交界处的铜梁山的一个山峰,在山顶,可“见曾宫保(曾国荃)所治田庄,塅势之敞,水口之紧,真壮观也”。但郭嵩焘并不看好这里的风水,他在日记中接着写道,“此行于霞兄(刘蓉,字霞仙)葬地尚为慰心,于文正公此地耿耿”,虽然他认为“劼刚(曾纪泽)负强用气,吾言必不足征信”,但还是觉得应当“一尽言之”。
    紫竹林墓地还是动工了。据曾纪泽写于祖宅富厚堂的日记,“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一日 寅初起,饭后偕彭琴堂起行,辰正抵紫竹林,画定山穴”。直到次年二月二十五日(1874),挖掘过程中,发现“穴心,视之亦皆嫰石”,才认可“此地不可用矣”。
        曾纪泽由此否决了将其父改葬于家乡的计划,而最终选择了今长沙市岳麓区坪塘镇伏龙山之阳的狮子峰。狮子峰这处墓地,据说是清廷出费用,派堪舆大师寻访得来的风水宝地。不过在曾纪泽日记中,并未见到只字片语。
        1874年迁葬长沙岳麓区坪塘镇狮子峰,“但求土质洁燥,可安体魄”
        同治十三年(1874)八月十三日,曾国藩原配欧阳夫人去世,曾国藩的最终归葬之地已经尘埃落定,长沙坪塘伏龙山。曾纪泽十月初六日记记录了迁葬过程:“午初三刻(11点45分)至坪塘伏龙山,在山寺小坐,陪青泉入山,定向址,钉桩志之,未正(下午2点)始毕……夜至金盆岭谒墓。”
        接下来,“十月三十日,……至金盆岭,监各夫役启阡(起棺)。”“十一月初一日,阴,微雨。率夫役安置文正公灵柩于大舆上,行六里,至南湖港,登舟,行安柩礼。旋解缆顺流下,泊大西门……”“十一月初三日,晴。辰初出殡,由大西门,遇路祭者三起。巳初二刻登舟,安置先太夫人灵柩,与先文正公并列。城中文武各官,自中丞以下,咸来祭奠……”“十一月初四日,晴。奉迁文正公、欧阳太夫人灵柩升舆登山。辰二刻离船,巳正二刻到山,安柩坎傍,诸客行礼,酬答良久……”
        他在日记坦言,“与伯固及诸友议论方向、上下之位良久”,也表达了对风水家言的“茫然不解”,认为“勘舆家无真实可据之理”,但“以葬亲不敢不慎,聊从俗一拣择之”,他认为“究之五患之外,但求土质洁燥,可安体魄而已,其余皆臆说耳,何是据哉”?
        曾纪泽的这番话,颇有乃父之风:可以不认同,但不要排斥,体现的是一种有容乃大的胸怀,也不枉文正公深陷安徽祁门绝地还不忘以书信谆谆教诲“纪泽儿”。
    2011年墓地周围,30年来不许任何拆建、砍伐或建桥修路
        曾国藩现在的墓地,距坪塘镇中心区约4公里,距离长沙市城区潇湘大道、绕城高速、岳麓大道三干线主匝道约为2公里。曾墓原先建筑规模很大,占地面积约300 平方米,分为墓冢、墓围、拜台、平台、神道、牌坊、墓庐、碑亭8大部分。距墓约60米处立有“太傅大学士毅勇侯曾文正公神道碑”,系大学士李鸿章撰、翰林黄自元书,叙述曾国藩生平功绩。
        我们在曾文正公的墓前肃立、鸣炮和鞠躬。只能说,青山有幸埋忠骨。我们随后访问了当地的村民。一方面,狮峰村的人非常以文正公安息于此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又有些许埋怨,因为三十年来,一直不允许在划定的区域内有任何拆建,包括砍伐一草一木,也包括建桥修路。不过说到底,还是认同了曾文正这个儒家人。所以,我们选择到文正公墓地致敬、禀告,祈求先贤护佑我们寻访曾国藩足迹的道路一帆风顺。
     
     [ALIGN=center][SIZE=5][B]走读曾国藩[/B][/SIZE][/ALIGN][ALIGN=center][SIZE=4][B][壹·长沙][/B][/SIZE][/ALIGN]
    [SIZE=4][/SIZE]
        为什么从长江开始?曾国藩三任两江总督,恰是这条经济大通道的治理者
        1860 年代,长江,这条排名世界第三的亚洲大河,把“老大”非洲尼罗河与“老二”南美洲亚马逊河远远地甩在了经济排行榜的后头。东亚的经济中心,从十三行时代的广州,北移到了十六口通商时代的上海。是两次工业革命后,英、美、法、俄等西方国家潮水般外溢的商品,造成了这样大跨度的位移。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五口”,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十六口”,长江沿岸增加了宁波、上海、镇江、南京、九江、汉口六个通商口岸。蒸汽船、航向标、机织布、煤气灯、照相术、自行车、消防队,这些闻所未闻的洋玩意儿从入海口溯流而上,经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直达面积广阔、物产丰富的中上游地区。
        曾国藩三任两江总督,恰恰是这条经济大通道的治理者。跨国公司、外资银行、地产泡沫、金融危机等,在他的那个时代已经发生。无论对于他个人,还是那个大清国,这些都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他不是没有抵抗过,曾经对洋枪不以为然,对洋医将信将疑,对洋布敬而远之,但是在人生最后的12年里(1861-1872),对手逼迫他行动起来:建安庆内军械所——第一座兵工厂,铸黄鹄号——第一艘蒸汽船,建江南制造局——亚洲最大的造船厂,铸恬吉号 ——第一艘军舰,“商战”一词独家造,轮船招商拍板办,幼童留美破天荒……当我们从尘封已久的档案里抬起头来,不得不承认当年他的行动,不仅改变了他的时代,还在潜移默化我们的今天。
        这就是“走读曾国藩”从长江开始的原因。
     
    文/曾海波
    请支持中国第一部曾国藩题材的纪录片《洋务大臣曾国藩》(10集)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