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64
    • 经验44146
    • 文章638
    • 注册2009-04-25
    洪秀全被曾国藩"焚尸扬灰"
    [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P][P][P][ALIGN=center][B][/B][/ALIGN][/P][P][/P][P][/P][/TD][/TR][/TABLE][TABLE=transparent,0,0,96%,center,transparent,0,none][TR][TD][COLOR=#3563a2][/COLOR][/TD][/TR][/TABLE][TABLE=transparent,0,0,100%,center,transparent,0,none][TR][TD=1,1,#ffffff][COLOR=#3563a2][/COLOR][/TD][/TR][/TABLE][TABLE=transparent,0,0,94%,center,transparent,0,none][TR][TD][P][COLOR=#3563a2][/COLOR][/P][P][COLOR=#3563a2][/COLOR][/P][P][P][P][ALIGN=center][COLOR=#3563a2][/COLOR][/ALIGN][/P][P][/P][P][/P][P][P]  洪秀全被曾国藩“焚尸扬灰”[/P][P]  两个苦苦搏杀了11年的对手从未相见[/P][P][P][P][ALIGN=center][/ALIGN][/P][P][/P][P][/P][P][P][P][ALIGN=center][IMG=0,middle]http://www.chinanews.com/cr/2012/1009/2959300459.jpg[/IMG][/ALIGN][/P][P][/P][P][/P][P]  在中国,对于洪秀全是“民族英雄”还是“邪教教主”,是“农民领袖”还是“专制暴君”,至今论争不休,莫衷一是。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是一部对比解读中西方名人的拍案惊奇之作,更是一次令人深思浩叹的历史探险。书中提到在近代中国和日本,处于同一时代的洪秀全与西乡隆盛的成败得失,如一曲悲歌,余音难尽。他们都出生寒微却胸怀大志,以霹雳雷霆之手段,开创震古烁今之伟业;他们掀起惊天狂涛、几乎倒旋乾坤,却又都在辉煌的巅峰忽如大厦之倾,功败垂成,死于非命。该书揭秘洪秀全死后,与之交锋了11年的曾国藩对从未谋面的他采取了一种极为残酷的惩处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P][P]  一直到死洪秀全都保持神秘[/P][P]  1864年7月19日,天京(今南京)内外,黑云压城,火光冲天。正午时分,随着曾国藩弟弟曾国荃一声令下,“轰隆”一声惊天巨响凌空怒炸,太平门处的城墙被炸塌二十余丈,整个天京城地动山摇。数万眼睛血红狂狼暴兽般的湘军一齐呐喊如潮,挥舞着刀剑像龙卷风一样席卷向坍塌的城墙。守城的太平军再也抵挡不住洪水般呼啸而来的敌人。战至傍晚,九门皆破,天京失陷。湘军“见人即杀,见屋即烧”。他们无一例外都只想猎取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天王洪秀全。[/P][P]  然而湘军将整个天京城翻了个底朝天,也不见洪秀全的踪影。7月30日,湘军总兵熊登武得到一个太平军黄姓宫女告密,这才知道洪秀全已死十多天了。在她的指引下,曾国荃派人从天王府的大殿内挖出了洪秀全的尸体。[/P][P]  一直到死,洪秀全都保持着他固有的神秘感。临死前,他命人用十几层厚布,在死后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湘军掘开坟墓,将洪秀全浑身的厚布全部扯烂,扛到城南雨花台给曾国藩当面验看。[/P][P]  曾国藩用炮把其骨灰轰上天[/P][P]  曾国藩和洪秀全,两个苦苦搏杀了11年的对手,一直都只是相互耳闻,却从未谋面,想不到今天会以如此奇特的方式见面。曾国藩在日记中这样记述这位老对手:“胡须微白可数,头秃无发,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黄缎绣龙袍包裹。”刚刚验毕洪秀全的尸首,本来晴空万里的南京城,突然狂风骤起,暴雨袭来,约半时方歇。[/P][P]  8月1日,曾国藩断然下达了最严厉的惩处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洪秀全的尸体再次被拖了出来,被刀斧剁得粉碎。即使这样,还不罢休,曾国藩又命人把肉泥拌进火药,装入炮弹,然后接连发射出去——就是死了,也要让洪秀全灰飞烟灭,阴魂无归。[/P][P]  然而,如果说“焚尸扬灰”对于死后的洪秀全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报复,那么临死之前,他那走火入魔神秘荒谬的表现,则说明远在湘军的大炮把天京城墙轰塌之前,洪秀全的理想信念已经破灭,精神世界已经坍塌了。[/P][P]  围城数月[/P][P]  令人心理崩溃[/P][P]  当天京城被围数月,面临城破的巨大危险时,天京城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情绪,每个人的心理底线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全城弥漫着地狱般的恐怖气氛,一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以致于“人妖鬼妖互相为患,殊令眠不贴席也。门以内则见妖见鬼,时时哄闹;门以外则拘奸缚盗,救火驱鬼,时时鼎沸。”[/P][P]  而此时的洪秀全,已接近恍惚疯癫的状态了。长期的享乐生活已严重削弱了洪秀全的意志,损坏了他的智力。刚刚进入天京,洪秀全就派人拆掉了明朝的故宫,命令将那些巨柱和石料运到玄武湖边上,去构造一个新的宫殿。宫殿建成之后,洪秀全整天把自己锁在金碧辉煌的天王府中,谁也不见。他一方面杂乱无章地思考着一些哲学和神学问题,幻想着如何把王权跟宗教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超级的奴隶王朝,让臣民同时成为自己的教民,无私地贡献所有的一切;另一方面,他像历史上所有的帝王一样,苦练房中术,想在两性交媾中得到极乐,也摸索一种解脱之道。他的所有努力都失败了。到了后来,离群索居让他心灰意懒,及时行乐成了惟一的安慰。[/P][P]  中国历代皇帝都讲“天命”,造反者也讲“天道”。但没有谁像洪秀全那样一味靠“天”。他听不得一点不同意见,听不得任何理性劝谏的声音。脱离群众使他更加高高在上,迷狂虚妄,甚至扬言“朕睡紧都做得王,坐得江山”。与其说这是恶性自我膨胀,不如说是狂热的自我迷信。他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除了玩弄点权术,根本没有多少应对复杂现实的办法。只能再三强调“认实天情”,既稳住别人的信心,也借以从纷繁的现实中自我摆脱。[/P][P]  “上帝之子”因失德而失控[/P][P]  惊心动魄的天京事变不仅使洪秀全丧失了自己的道德权力,领导集团内部的残暴也暴露无遗。人们对洪秀全“上帝之子”的身份开始表示怀疑,对他后宫生活的纯洁性也提出质疑。一个高高在上、疑神疑鬼、缺乏能力的天王,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军心民心分崩离析,天国神话逐渐破灭。[/P][P]  随着天京的最后一道屏障、长江上游的重镇安庆失守,和各地太平军节节败退的消息传来,洪秀全愈加颓废消沉,麻木自欺。当形势急转直下,李秀成一再劝他率众突围、“让城别走”时,洪秀全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训斥道:“朕承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做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尔欲外去,欲在京,任由于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此时天京城总共才剩三万人,仅有一万多人是太平军,真正能战斗的不过三四千人,李秀成问:天京城内兵微将少,怎么办?洪秀全答道:“尔说无兵,朕的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者乎?尔怕死,便是会死,政事不与尔干。”[/P][P]  拒绝了李秀成“让城别走”的建议,剩下的结果只能坐以待毙。在天京被围困的最后关头,洪秀全眼见城池守不住了,精神彻底地崩溃。他整天嘴中念念有词,不断呼唤神灵,乞求上天让地下长出食物,让自己的天兵天将饱餐杀敌。然而粮食毕竟无法从天而降,许多人饥饿而死。全城男女腹饥难耐,日夜围着忠王府哭求救命。李秀成不得已将自己家中仅剩的米谷发放救济穷人,但他所辖的官兵又没有粮食,不得已又将他的母亲以及妇女首饰金银作为军资。然而这点接济又怎能解决根本问题。随后李秀成奏请天王,允许饥民出城逃生。天王对此大为不悦。洪姓家族又趁火打劫,将出城逃生之人所带财物搜刮掠净,闹得满城风雨,日夜不宁。到4月全城粮食已尽,洪秀全命人将苔藓野草之类东西“取来做好”,美其名曰“甜露”。李秀成奏“此物不能食”,洪秀全说:“取来做好,朕先食之!”颇有与民众同甘共苦之志,可不久他就因食“甜露”过多而病倒了。但洪秀全拒不服药,导致病情日趋严重,终于一命归西。临终前,洪秀全发布了最后一道诏书:“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P][P]  纵观洪秀全的最后时刻,死得悲惨,死得悲哀。他整个虎头蛇尾的人生,留给后人太多的遗憾与感叹。随着他的死亡,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将近代史最沉重的一页翻了过去。(王龙)[/P][P]  人物链接[/P][P]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汉族客家人,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福源水村。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南京,称天京。同治二年(1863)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的建议,固守天京。同治三年四月病卒。[/P][P]  曾国藩——(1811-1872年)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官居一品。他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是近代中国史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P][P]来源:深圳晚报[/P][P][/P][P][/P][/TD][/TR][/TABLE]
    [ 此帖最后由曾昭演在2012-10-11 16:02:02从 谱牒研究 转移过来 ]
    祖籍广西岑溪,参公72派孙。
       
    恭慎为本,学行为先,讯爱亲贤,忠信为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