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7
    • 经验74
    • 文章10
    • 注册2012-02-02
    曾氏家乡
    [FACE=宋体][COLOR=#464646][SIZE=10pt][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53250ebf0102dzhs&url=http://s11.sinaimg.cn/orignal/53250ebfgb7be01ef1daa][FACE=Arial] [/FACE][FACE=Arial]                         [/FACE][FACE=Arial]  [/FACE][FACE=Arial] [/FACE][/COLOR][/SIZE][/FACE][/URL]
    [FACE=Arial]
     [/FACE][B][FACE=Arial][COLOR=#464646][SIZE=8pt]《故乡之眷恋》之二[/FACE][/COLOR][/SIZE][/B][FACE=宋体][COLOR=#464646][SIZE=3] [/FACE][/COLOR][/SIZE][P][P][ALIGN=left][FACE=宋体][COLOR=#464646][SIZE=10pt][/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464646][SIZE=10pt]自从油画传到中国以来,出现了许多表现地域特色的好风景作品,成功的有表现西北黄土高原的作品,也有表现巴山蜀水的油画,也有江南水乡的杰作,唯独很少见到表现东北荒山秃岭的油画,二十多年前,我有幸和各县区的文化馆长们多次到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去考查,所到之处,都是中国最有名气的旅游胜地,对中国的山河壮丽之有所了解,然而,这些美景固然可赏,却仅仅是走马观花而已,留下印象不多。回到家乡,我仍然是对画家乡的山山水水感兴趣,这里贫瘠的土地好象没有多少美感,我却是觉得这里永远是那样的亲切,不仅仅是这里埋葬着我曾氏家族十几代的祖先,沧桑岁月也在诉说着他们几百年前从山东济宁来到这里,从搭窝棚、开荒一直生活到了今天的故事。现在,在一个叫做东新堡的村子里面,曾氏家族所存的老祖坟已是高大如山丘了,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工作中,有些老人向我讲述了大清顺治年间,辽阳东部山区的大批农民从山东挑着儿女徒步来到这里谋生的史实,清史有没有清楚的记载我并不了解,只觉得这个壮举很是悲壮,九十六岁去世的爷爷也曾说过这个故事,如今,我的祖先在这个小山坳中一直居住到了今天,从搭窝棚到盖草房,再到砖瓦房,竟然经历了数百年之久。记得我二十几岁回老家探亲时,爷爷的住房仍然是那座草房,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这里仍然是那样的穷困,看不到电视节目中别处农村那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路过大跃进年代兴修水利时留下的度槽才有些时代气息,它横跨两山之间,颇为壮观。文革中有许多宣传画表现过这个题材,有一幅专门描绘农民引水上山的画后来竟拍卖了几百万人民币,山坡上的梯田还在利用着,只是缺少了后面那愚公移山、农业学大寨的标语,再看不到当年的铁姑娘队,铜小伙队的旗帜了,当年那轰轰烈烈的公社社员战天斗地的热闹场面也不会出现了,可是,这的确是中国农民的一段历史,“以粮为纲”这句话是那样的重要,当年出差没带粮票就吃不到饭的日子仍然是那样刻骨铭心,居安思危这句话对年青人来说好像没多大意思,我却是对这些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仍是刻骨铭心,浪费粮食可耻是永远不能抛弃的美德,以至于每次招待客人时,总要把剩菜打包带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正因为如此,我总是在表现家乡风景的油画上下工夫,用一种亲切的感情和轻松的笔调,描绘自己心目的家乡之美丽。[/FACE][/COLOR][/SIZE][FACE=宋体][COLOR=#464646][SIZE=12pt] [/FACE][/COLOR][/SIZE][/ALIGN][/P][P][/P][FACE=宋体][COLOR=#464646][SIZE=10pt][/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464646][SIZE=10pt]到了二十一世纪,城市的面貌变化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常常令我在很熟悉的大城市中找不到北,而边远山区却又仍然是如此的贫穷,而这正是这样很普通的土地,养育了我勤劳的祖先,我画它的景致是因为它是曾经养活了我十几代祖先的地方,深秋的山村小路上,人们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山路仍然是那样崎岖,却又那样充满了阳光和希望,我仍然怀着对家乡的无比眷恋,画出了它苍老的容颜,与自己父辈同样纯朴和老实的容颜,发上新作《故乡的眷恋》,以殆画友。[/FACE][/COLOR][/SIZE]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2
      • 积分2383
      • 经验214402
      • 文章2809
      • 注册2007-08-03
      朴实无华!学习了
      个性使然语言直率,唯真、唯善、唯美!!!弘扬祖德,敦亲睦族,传承曾子思想。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46 seconds wi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