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548
    • 经验44687
    • 文章527
    • 注册2005-06-19
    全民玩收藏:买的人不懂懂的人没钱
    [PP][IMGA]http://www.yt168.net/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IMGA]

    [B]全民玩收藏:买的人不懂 懂的人没钱 成都日报[/B]

    [ALIGN=center][IMGA]http://www.cnarts.net/cweb/news/2007-03/2007-03-04/05.jpg[/IMGA][/ALIGN][ALIGN=center]雷从云  资料图片 [/ALIGN][ALIGN=left]  成都日报专访雷从云    潘家园神话    200元买的梅瓶,转手卖了60万。    雷从云: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资深文物鉴赏专家。    记者(以下简称“记”):今天和您谈收藏,感觉是找到专家了,因为您不做市场。这两年的艺术品拍卖场场火爆,价格飞涨,以您看,是理性投资还是已经出现了泡沫?    雷从云(以下简称“雷”):总的看市场的发展是真实的,但是问题也不少。    记:现在艺术品的风头盖过了股票和楼市,为什么收藏市场这么热?    雷:主要是经济发展,民间收藏者大批涌入。特别是这几年股票风险出来了,房地产受调控影响,大家意识到古玩这个行业,只要东西是真的,品相还好,如果还具备一些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仅能保值,增值空间也很大。现在很多老百姓和民营企业的老板把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取向。    记:我前年看到一家企业6000多万拍下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页》,这个价已创下中国书画的最高价,还有增值空间吗?    雷:怎么没有?陆俨少的价值被再发现了。很长时间,我国艺术品的价值一直徘徊在低谷,与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是极不相符的。去年,在伦敦拍出一件中国元代青花瓷瓶《鬼谷下山》,超过2亿元人民币。这当然不是一般的玩家。但是也有老百姓几百元几千元买来的东西,价值被再发现,一转手就卖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    记:有没有这方面的例子?    雷:我一个院子的邻居,10年前在北京潘家园摆地摊,一天我下班回来,他拦住我问:你懂古玩吗?我说知道一些。他说你来看看我这两样东西怎么样?我一看,是清乾隆年的一对梅瓶,青花釉里红。他说,是今天一个老乡送来,他200元买下的。我看那东西很好,确实是清代的官窑瓷器,真品。我说,你发财了。他问值多少钱,我说,最高价120万,少了60万你不要卖啊。第三天他告诉我,60万元卖掉了(笑)。    记:在收藏界,这种事情毕竟很少。    雷:但每年都有,所以我说是潘家园神话。当然潘家园假货太多,有人叫“捡漏”,有的叫淘宝,或者叫再发现。问题在于你要有眼力,要有机遇,还要有一定的资金,所谓七分眼力,两分运气,一分财力,这几条缺一不可。还有一类是家传的,如央视的《鉴宝》。去年我去兰州鉴定,一对夫妻抱来一块6公斤的墨绿色石头,说这石头是他父亲20多年前在新疆工作时“捡”来的,拿来当枕头。我看了,是新疆碧玉,成色、透明度都非常高,成型很好,由于对新疆玉石开采程度大,现在这么大的碧玉已经找不到了。他们关心这块玉值多少钱,我说,按国际市场的价格,可以卖到30万元。如果加工出成型的作品,市场价值在300万左右。  全民收藏    收藏已成为一些企业的避税之道。    记:我也看了央视的《鉴宝》节目,开始问多少钱买的,最后说现在能卖多少钱,专家估价喜欢往高处说,给人感觉像托儿。    雷:现在的拍卖,成交价比估价甚至高几倍的事情经常出现,你看哪次拍卖会都是座无虚席,企业家成了拍卖会的主体,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目前国内的大买家主要是浙江、江苏和山东的,他们动不动就花几百万买一件东西或一批东西。不止在国内,现在这些人已经走向国外,他们到伦敦、纽约最好的拍场上去买东西,非常活跃。我给你一个数字:2003年纽约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13%的中国艺术品被内地的买家拍走,2005年的纽约佳士得秋拍,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25%,两年翻了一番。    记:这个市场最活跃的是些什么人?    雷: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家,还有IT富豪、演艺界名流。    记:有没有国内收藏市场交易量的数字?    雷:报道上讲,去年通过拍卖的成交额突破100亿。还有私下交易,包括各地“潘家园”的,有人估计也有100亿。    记:我记得前几年这个数字是很低的。    雷:对。2003年,国内艺术品的拍卖成交25亿,2004年是57亿,去年100亿,这几年是年年翻番。    记:您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的常务理事长,有收藏者或投资者的数字吗?    雷:我们没法统计这个数字。有人估计,国内的收藏队伍有7000万人,还有说9000万人的。现在是全民收藏,人们物质生活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比如居民住房扩大了,有空间放置艺术品。还有,中产阶层起来了,开始进入文物古玩市场,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这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投资观念。这几年还出现画廊、艺术品网站和私人博物馆。我们现在已经是“十墓九空”了,那些东西哪去了?少量进入文管部门,多数流入市场,通过各种渠道进了百姓家。现在城市贫民也在收藏,连中学生也加入进来,如收藏邮票、钱币。    记:是高收益率吸引大家进入这个市场?    雷:经济收益肯定是最根本的因素。    记:这个市场平均的年收益率是多少?    雷:这个不好说(笑)。    记:比如我们拿10年做一个周期,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文物价格的增长幅度是多少?    雷:大体是1倍~10倍。有的甚至几十倍。    记:有那么高吗?    雷:美国有个最近10年各行业的投资年回报率,房地产不到5%、股票17%、收藏品24%,收藏品是最高的。    记:这个行业有意思,一方面市场持续火爆,一方面买家都很低调,婉拒媒体的采访。我听说山西的煤老板也参与收藏?    雷:一般人不愿露富(笑)。    记:但是有的企业搞了博物馆,有的声称进行“文化经营”。    雷: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很多老板不是拿来装点门面,是锁在保险柜里,他们以企业名义买下艺术品,所有的开销都摊入企业经营成本,企业不需要缴税。这些艺术品作为经营设施,年年折旧,最后合法转归个人。但其实艺术品是年年升值。现在艺术品收藏怎么不火爆?它已成为一些企业的合法避税之道。  赝品成堆    我看到很多人花上千万买来一堆赝品。    记:想和您谈谈这个市场。您觉得市场还有哪些方面不大正常?    雷:过分追捧,价格虚高。比如前些年出现的高估玉、高估瓷。我只举一例,现在清三代(康雍乾)的官窑瓷被捧到天价,宋代五大官窑瓷器的价格还不如清三代的。什么原因?中国收藏家队伍增加了很多企业家,因为清三代瓷在色彩、绘画、款题方面达到了新高峰,看起来很漂亮,这些人相对讲文化和欣赏水平并不是很高,他们喜欢漂亮的东西,这就是企业家的介入改变了市场走向(笑)。    记:您认为这个现象是很不理性的?    雷:是。为了获得拍品不理性地举牌出价。清三代瓷器距今也就三四百年,宋代五大官窑瓷距今1000年左右,从存世数量讲,宋代五大官窑瓷要少得多。过去有说法,“家有黄金千两,不如钧瓷一片。”另外从文化内涵讲,宋代官窑瓷的胎、釉、纹饰,包括密度,窑变,所达到的工艺水准,是中国古代的最高水平,连今天也无法企及。    记:我总觉得很多东西的价格是炒出来的,这个市场的盘子小,就意味着容易受操纵,只要有巨资介入。您看现在的市场是否已经有泡沫?    雷:泡沫的说法有争议。但我认为既然它是市场,就和其他市场的规律相同。现在主要问题还是造假突出,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记:您讲讲这方面的情况。    雷:我经常被请去看东西,这种事情看得太多。不说具体人,南方的某企业家,花4000万投资文物,用一层楼来陈列藏品。我进去一看就说,怎么博物馆的东西都到你这来了?当然这话有点刺激他,因为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器“四羊方尊”他这儿就有一件,还有“三羊垒”等等。我问他多少钱买的?他说20万。我说“四羊方尊”目前国内仅一件,你花多少钱都买不到。作为复制品,你也买贵了。后来看了他的瓷器、玉器、书画,绝大部分是赝品。他说已经请几个专家看过了,有人告诉他这些东西能值400万!我说,谁给40万你全部卖了,把这栋楼腾出来出租。    记:现在市场上的赝品太可怕,制假已达到相当的水准,而且古玩市场的规矩是,看走眼只能自认倒霉。    雷:是。我看到很多人上千万买来一堆赝品,高收益肯定伴随高风险。跟股市相比,这个市场的风险更大,现在是我国第四次古玩仿制高潮,专家也不敢说自己没看走过眼,但现在的“捡漏”就得益于当初的走眼,所以投资者一定要练好“眼力”,买大东西一定找几个专家来“掌眼”。    记:听说上海一次拍卖,拍出一幅某已故名家的画,宣称是已被多位专家鉴定的真品,但最后被画家家属看破。据说拍卖方不承担法律责任。    雷:因为《拍卖法》规定,拍品的真伪瑕疵由买家自行鉴别。    记:这不合理,就像客户去银行提款,银行总不能说钞票的真伪要由客户自行鉴定。    雷:所以国家应成立权威的艺术品鉴定机构,拍卖公司也要加强对鉴定、评估专业人才的培养。拍卖公司是经国家一定手续审核批准成立的,它既是经济实体,也是文化单位,它有责任帮助客户鉴别艺术品的真伪和优劣。另外,现在很多拍品叫“无底价”拍卖,愿卖东西的往那一放,愿买的去竞拍。这样会助长投机和侥幸心理,会把拍卖场变成高级地摊。  培育成熟买家    买的人不懂,懂的人没钱。    记:我听说国外某些拍卖行拒拍中国古董。他们担心,中国古董的道法太深,稍有不慎,不仅客户遭殃,拍卖行名声也受损。    雷:国内的造假之风不及时制止,肯定将导致中国古玩的价值遭贬。我知道国外一些大拍卖公司,对待文物的态度是极其严肃的。他们的每件拍品都有档案,有的文物档案从十六、十七世纪就开始了。    记:在国内,投资者要鉴别藏品的真伪需要找什么人?    雷:一般是各大博物馆的专业人员,但这类人员缺少服务意识。我国收藏品服务市场刚刚起步,中介、经纪人、鉴定机构、保养维护等相关服务行业还很少有人问津。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收藏品中介市场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中介公司可以提供从投资分析报告、艺术品鉴定,到代理交易、藏品保养等高水平的一条龙服务。可以说是一个高技术、高利润、风险小的行业。    记:其实您谈的这类服务市场是一个商机。    雷:是,你们呼吁一下(笑)。    记:这个行业的利润水平大致是多少?    雷:看不同的项目,在国外服务费一般是藏品价格的10%~20%左右。    记:您很看重培育中介市场?    雷:培育中介市场就是培育成熟的买家。虽然我们有几千万收藏爱好者,但国内收藏市场的发展只有10多年时间,艺术品拍卖也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崛起的,大家都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民间资金火爆介入的表面,掩盖了买家鉴赏能力的先天不足。现在纯粹为了利润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艺术品拍卖的现状是买的人不懂,懂的人没钱,这就危险了。现在一些有眼光的拍卖行开始做文化培育买家了,所以我说培育成熟的收藏队伍是这个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    记:我感觉一些人把收藏当成“一夜暴富”的事情,有点当年邮市上的疯狂。您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雷:最需要的是平和的心态,收藏市场不是一个浮躁的大“钱场”,应该让大家明白,收藏是有风险的。我搞了一辈子文物,觉得字画古玩收藏最难,需要较深的艺术修养和鉴赏知识,也是高端消费。其实收藏是一件很个性化很有乐趣的事情,与钱并无太大的关系,我建议一般人收藏先做自己熟悉的,奉行“便宜就好”的原则。    记者观察    60多岁的雷先生客居北京,一口浓厚的四川话,知名的古玩鉴赏家。可是他对我说,中国的藏品浩如烟海,时间才是最好的鉴赏家。    他说的北京潘家园我去过一次。那里人气太盛,每逢周末,商客云集,万头攒动。正像北京人戏说的,京城有两个地方最热闹,一个是天安门广场的人扬头看升国旗,另一个是潘家园旧货市场的人低头寻国宝。这里有卖字画的,卖唐卡的,卖古玩杂项仿古雕塑的,卖文革用品的,民俗、民间的旧货特别多,想到的、没想到的这里都有,光顾的老外之多,出乎我意料。据说,韩国汉城古玩街80%的货来自潘家园,当年克林顿也让夫人专门去逛了一回。    我只是不懂行,不敢来“捡漏”。之前朋友提醒,这里的古董99%是假的。市场内的大喇叭也不时传出管理人员的忠告:“千万别信有人跟你说手中有珍贵古董……”我有点奇怪的是,一个赝品充斥的旧货市场,人气居然这么旺?这个现象是经济学里“柠檬市场”的理论解释不了的。如果人造钻石做得完全乱真,鉴定专家也难以分辨,真的钻石还会有收藏的价值吗?这种交易持续下去,大家还会把真货拿到市场上来吗?最后这个市场就会关闭。可事实是,潘家园反而越开越红火。    其实潘家园的红火自有道理。这里流传着许多暴富的神话,逛潘家园的人肯定比去拍卖行的人多。但是采访了雷先生,我忽然感到国内的收藏市场也似一个大潘家园。前不久一业内朋友向我感叹:一场拍卖有多少真品?可怕的还有假拍、人为炒作、价格飞涨、盲目追捧,那些希望“捡漏”的企业家,已把收藏当成“一夜暴富”的提款机。这位朋友说,不是我危言耸听,现在的市场真有点像1997年的邮市。    1997年的投资者至今还未“解套”,现在又是全民收藏热。还是雷先生说得好,应该让大家明白,收藏是有风险的。中国的股市、邮市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能再忽悠平头百姓了,否则又要套住大批的上当者。(信息来源:成都日报)[/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

    [/ALIGN]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武城曾氏族谱研究会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8
    • 财富1
    • 积分3337
    • 经验816293
    • 文章3664
    • 注册2006-09-10
    [em11]
    中美公33代裔孙—仕行公28传裔孙—唯道公21世裔孙。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E-mail:zengrizhao@163.com
    QQ:420978114
    点击:[URL=http://blog.sina.com.cn/zeng5051012]和大人的博客[/URL]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职务区版主
    • 声望+3
    • 积分1336
    • 经验132381
    • 文章1367
    • 注册2007-02-02
    呵呵![em11][em11]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79德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7
      • 财富5
      • 积分5563
      • 经验52204
      • 文章6754
      • 注册2006-06-19
      我既没有钱,也不懂这个东西!但是我很感兴趣![em01]
      湖南涟源,湘中皇管族曾氏。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76繁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696
        • 经验10283
        • 文章1672
        • 注册2006-05-06
        [em11]
        湖南怀化,繁字辈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1175
        • 经验54463
        • 文章1239
        • 注册2007-01-29
        高风险,不懂就别玩。

        辽宁凤城人,64派闻明公始定居辽宁省凤城市。本论坛上不多见的12嘉-13顼-14玉-15仁公传人。
        E-mail:zxb111000@sina.com  QQ:605095824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12
          • 经验12600
          • 文章260
          • 注册2006-04-26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祥斌凤城[/U]发表的内容:[/B]

          高风险,不懂就别玩。[/QUOTE]
          赞同!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64
            • 经验5402
            • 文章263
            • 注册2007-06-19
            [em11][em11][em11][em11]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655
              • 经验37854
              • 文章658
              • 注册2005-04-24
              其实光懂也不行,还要加名气,我一个亲戚懂古董,他买了件古玩花了三千,马未都三万从他手里买走,另一个人三十万从马未都手里买走,还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呢。

              曾太太爱喝玫瑰茶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4
                • 经验608
                • 文章47
                • 注册2007-04-13
                [em11]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