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79德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7
    • 财富5
    • 积分5563
    • 经验52204
    • 文章6754
    • 注册2006-06-19
    全球华人家谱多宗“最”
    [PP][B]华人家谱多宗“最”[/B]

    [PP]

    [PP]如今,这部传世巨著距定稿仅一步之遥。

    [PP]

    [PP]上海图书馆汇总数据显示,《中国家谱总目》共收录了643个姓氏,其中家谱著录条目超过2000条的姓氏有陈、张、王、刘、李,超过1000条的姓氏有黄、杨、吴、周、林、徐。

    [PP]

    [PP]我国北宋编纂、流传最广的《百家姓》中共收录438个姓氏。此次《中国家谱总目》收录的姓氏,涵盖了《百家姓》中绝大部分姓氏,而且比《百家姓》多出205个姓氏。其中,不乏许多稀有姓氏的家谱,如“把”姓、“是”姓等家谱。

    [PP]

    [PP]此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家谱,如:黑龙江牡丹江[URL=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97.htm][IMGA]http://weather.qq.com/images/endnew/weather_icon.gif[/IMGA][/URL]梅和勒氏宗谱,辽宁沈阳[URL=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115.htm][IMGA]http://weather.qq.com/images/endnew/weather_icon.gif[/IMGA][/URL]铁氏族谱、脱氏宗谱,辽宁北票孛尔只斤氏宗谱,山东日照[URL=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147.htm][IMGA]http://weather.qq.com/images/endnew/weather_icon.gif[/IMGA][/URL]法氏宗谱等。就如这份已编纂好的目录片段:“黑龙江牡丹江梅和勒氏宗谱,一世祖方泰,祖居宁古塔西南延扎河畔,原属女真人那木达拉氏部落,明万历三十八年被清太祖努尔哈赤招附,有战功,赐姓梅和勒氏,其意为大力士。”

    [PP]

    [PP]华人家谱的多宗“最”也新鲜出炉。依据《中国家谱总目》,在所有存世家谱中,现存最早的家谱,是宋内府写本《仙源类谱》,这是一份宋朝皇家赵氏的家谱,赵匡胤的名字便在其上,至今已有1100多年。

    [PP]

    [PP]人口资料保存最完整、家族成员最多的是孔氏家谱。如一份1937年由孔德成等纂修的孔子家谱,足足有154册。

    [PP]

    [PP]同样,数据表明,上海是收藏中国家谱最多的地区,共18000种;其次是台湾和北京[URL=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125.htm][IMGA]http://weather.qq.com/images/endnew/weather_icon.gif[/IMGA][/URL]地区,分别为10234种和8102种。家谱数量最多的是陈氏家谱,共2752种;其次是王氏家谱,共2317种。

    [PP]

    [PP][B]满足更多华人的需求[/B]

    [PP]

    [PP]编纂《中国家谱总目》,首先是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人问祖寻根的需要。

    [PP]

    [PP]

    [PP]

    [PP]

    [PP]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的胡德当场找出6本厚厚的棉纸家谱,“这就是1987年船王包玉刚来寻找的家谱,他是浙江镇海人,有个印象说自己好像是包公的后代,可没法确认,就想请我们查一下。”

    [PP]

    [PP]在上海图书馆,人们果然找到了包玉刚和他父亲的名字,也确定了他是包拯的世系后代。后来,这6册家谱全部被船王复印带回了香港[URL=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1.htm][IMGA]http://weather.qq.com/images/endnew/weather_icon.gif[/IMGA][/URL]。

    [PP]

    [PP]1996年,上海图书馆正式将收藏的家谱向外界开放,并开办了大陆第一个中国家谱阅览室,深受读者欢迎。

    [PP]

    [PP]一位老先生19岁去台湾,70多岁时终于回来寻根问祖。依据他提供的祖籍和祠堂号,大概什么年份修过谱等,胡德陪他一起找。找到时,老先生一下就看到了自己父亲和爷爷的名字,顿时泪流满面,“总算是找到了。”

    [PP]

    [PP]许老先生托人在上海图书馆查到家谱后,专程坐火车从内蒙古赶来上海,亲眼看看、亲手摸摸,老泪纵横。另一位义乌的吴老先生,带了一家子人在上海专门呆了一个星期,最终在上海图书馆找到并复印了自己的家谱,回去后高兴得在家直放鞭炮。

    [PP]

    [PP]1997年5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到上海图书馆视察,图书馆为他准备了3本《荣氏家谱》,分别是清代同治年间编修本、宣统年间编修本和民国年间编修本。

    [PP]

    [PP]“我至今还记得,当荣老看到‘第31世毅仁’的名字时,兴奋不已!荣老记得自己家有家谱,可一直没看到过。”王鹤鸣回忆:“当我表示要把世系表复印一份给他,荣老高兴地连说三声‘好’!”

    [PP]

    [PP]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分析,查找家谱的热潮,一方面说明社会安定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家族观念等精神层次的需求随之增强;同时,当今社会人口流动比较剧烈,“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并不罕见,寻根问祖成为游子的普遍需求。

    [PP]

    [PP][B]传承五千年中华文化[/B]

    [PP]

    [PP]“编纂《中国家谱总目》,还将满足全世界各种学科对中国家谱资源开发整理的迫切要求。”王鹤鸣表示。

    [PP]

    [PP]无论数量、地域、品种,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收藏都在国内领先。但鲜为人知的是,上海图书馆现存的12000种、8万多册家谱,近2/3都是上世纪50年代从各地造纸厂抢救出来的。

    [PP]

    [PP]从科学角度分析,每一部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蕴藏这个家族很多独一无二的经济文化生活资料,是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民族学、教育学的丰富史料来源。

    [PP]

    [PP]编纂人员津津乐道于这样一个故事:中国最早参加世博会是在哪一年?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是1867年中国思想家、改良主义者王韬参加的巴黎世博会。但上海交通大学徐希曾教授翻找自家的北岭徐氏宗谱发现,其曾祖父徐荣村1851年带了自家生产的丝绸——荣记湖丝到伦敦参加当年的世博会,并夺得金奖和银奖。

    [PP]

    [PP]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家谱资料印证了这一点,这一下将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时间提前了16年。

    [PP]

    [PP]再如:研究曾兴盛至“无徽不成镇”的安徽徽商,就得依靠一部部徽商的家谱。他们哪年哪月离开,从皖南山区去了东南亚还是海外,在哪里开了什么店,这些第一手的徽商资料只能在家谱中找到。

    [PP]

    [PP]确实,按王鹤鸣的话来说,在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保存与传承中,中国家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编纂《中国家谱总目》,对中国家谱加以完整的整理,“是一项基础性、开拓性的工作,对于保存弘扬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

    [ 此帖最后由曾健峰在2007-5-12 19:39:10从 新闻发布 转移过来 ]
    湖南涟源,湘中皇管族曾氏。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00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