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84
    • 经验13274
    • 文章258
    • 注册2008-04-04
    因为我姓曾
          家父给我取名省三,用祖宗曾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取名来要求我。我是宗圣公裔,要牢记祖先的家教。           可是经常有人把我名字‘省’叫错成‘sheng’。有个朋友喊我“东三省”(意思是东北三省)。有个台湾人见我就叫“国民党”,因原来国军有个中将跟我同名。还有一位老总(文化不高),把我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父亲连在一起。(我想老总有可能见我能进出中纪委、中南海的原由)。真是哭笑不得。          也好有许多人知道我的名字取自“吾日三省吾身。”有学问的人还能说起圣人曾子的书和事。         遇到这些问题,对我是好是坏,骂我笑我,都要宽恕人,反省自己。[ALIGN=center]我姓曾,我自豪。[/ALIGN]
    [ 此帖最后由曾昭演在2008-6-3 20:42:17从 曾氏族居 转移过来 ]
    “道继尼山溯源东鲁,派承沂水庆衍南湘。务须慎终追远,以血脉而传道脉。”家父教导。宗圣公裔七十五代孙曾省三北京,原籍湖南。电子邮箱:bjgkl@163.com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84
      • 经验13274
      • 文章258
      • 注册2008-04-04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伟标沙港[/U]发表的内容:[/B]

      吾日三省吾身
      我们都应该做的[/QUOTE]
       
      [FACE=楷体_GB2312][SIZE=4]是的,圣人的后代要做到更好.
      [/SIZE][/FACE]
      “道继尼山溯源东鲁,派承沂水庆衍南湘。务须慎终追远,以血脉而传道脉。”家父教导。宗圣公裔七十五代孙曾省三北京,原籍湖南。电子邮箱:bjgkl@163.com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84
        • 经验13274
        • 文章258
        • 注册2008-04-04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玉安(维)[/U]发表的内容:[/B]

        好名字!原来“是国民党”,难怪挺熟悉的名字,难怪可以进出中南海。呵呵。 [/QUOTE]     [SIZE=6] 蒋经国“太子系”心腹有大将蔡省三,秘书马英九……[/SIZE][FACE=黑体][SIZE=6][/SIZE][/FACE] [SIZE=6]       我是‘五柳先生’[/SIZE]
         
        “道继尼山溯源东鲁,派承沂水庆衍南湘。务须慎终追远,以血脉而传道脉。”家父教导。宗圣公裔七十五代孙曾省三北京,原籍湖南。电子邮箱:bjgkl@163.com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84
          • 经验13274
          • 文章258
          • 注册2008-04-04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鉴容[/U]发表的内容:[/B]

           
           
          什么是五柳先生[/QUOTE]
          [FACE=楷体_GB2312][SIZE=3]转载文章答宗亲[B][U]鉴容.[/U][/B][/FACE][/SIZE]
          [TABLE][TR][TD][ALIGN=center][B][COLOR=#ff0000]“五柳先生”教我淡泊名利[/COLOR][/B][/ALIGN][/TD][/TR][TR][TD][/TD][/TR][TR][TD][/TD][/TR][TR][TD][/TD][/TR][TR][TD][/TD][/TR][TR][TD][ALIGN=center]崔之健 发布时间: 2006-11-04 06:18 光明日报[/ALIGN][/TD][/TR][TR][TD][ALIGN=center][/ALIGN][/TD][/TR][TR][TD]
            我始知五柳先生,始读《五柳先生传》,那是60年前的事了。
            我是在私塾受的启蒙教育。那年正月十五,村里玩龙灯,可灯笼上是“五柳堂”三个字,我很不解,便请教私塾先生。先生说,据说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是陶姓的老祖宗,他曾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后来“五柳”便成了陶姓的堂名。
            这一问, [TABLE][TR][TD][/TD][/TR][/TABLE]我才知道了“五柳先生”,进而读《五柳先生传》。好在文章短,词句又不深,读起来顺口易记,就这么半懂不懂地熟读成诵了。
            读私塾一年半后,便上了本地的县第二国民小学,直接插入4年级。一天,国文老师教我们读朱自清的《荷塘夜色》时,问我“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是什么意思,我答,晚上睡觉不可少,白天睡一会儿也可以。老师批评我理解不准确,我却用“好读书,不求甚解”予以掩饰,顿时引起哄堂大笑。
            不过,传中的一些词句,随着反复的吟诵,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地浸润到我的血脉里,于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成了我的性格,“好读书”、“性嗜酒”成了我的癖好,“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成了我毕生追求的志趣了。
            难忘那十年动乱。由于历史的原因,我被打入另册,离开讲坛,长期被“监督劳动”,政治上备受歧视,生活上艰难度日。每当极度困窘时,便诵起“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聊以自安自慰。每当看到那些不学无术,靠“自来红”活跃在政治舞台上,而自己兀兀穷年做学问,深受学生欢迎,反而连“臭老九”都不够资格,岂不痛心吗?此时,只得求助于五柳先生,用他那“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阿Q式地宽慰自己。
            历史开新篇。1998年退休,因自己已是中学高级教师,任教高中评议,这时民办中学兴起,像我们这样身体健康又能胜任高中语文教学的人不多,便先后受到几处聘请,报酬也较丰厚;同时,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老年教育也应运而生,县老教委又几番找上门来,要我用“常著文章”一技去为老年人服务。这是市场经济时代,何去何从,彷徨之际,我想到了传中赞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反复“味其言”,毅然选择了后者。
            “五柳先生”高洁的人格熏陶着我,教我淡泊名利,不计得失。我这么做了,付出赢得了回报:今年7月,我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编辑出版的《春华秋实——芜湖老干部风采录》,我的名字和事迹有幸忝列其中。[/TD][/TR][TR][TD][ALIGN=center][/ALIGN][/TD][/TR][/TABLE]
          “道继尼山溯源东鲁,派承沂水庆衍南湘。务须慎终追远,以血脉而传道脉。”家父教导。宗圣公裔七十五代孙曾省三北京,原籍湖南。电子邮箱:bjgkl@163.com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30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