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79 德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3
    • 财富4
    • 积分2887
    • 经验328728
    • 文章3103
    • 注册2005-12-06
    儿时故乡的美丽春节
        笔者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在湘西的一个小山村,那儿离闻名全国的桃花源不远。在儿子出生之前,我每年都回家乡跟父母一起过年,对家乡的过年习俗感到特别亲切而有趣。
      小时候,从学校放寒假开始,就急切地盼着春节快点来到,长大些之后知道那就叫“望眼欲穿”、“度日如年”。
      与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年饭不同,我们那儿是在凌晨。除夕前一天的下午,母亲把第二天要用的熏肉熏鱼等刷洗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码在木盘里;三十凌晨,似乎隐约可听到零星的鞭炮声,父母亲便早早起床,生火之后把前一天准备好的荤菜放在大锅里煮熟,此时父母便会唤我起床,或许刚刚还在睡梦之中的我顿时睡意全无,因为我知道要有鞭炮玩了。待父母在堂屋敬神之时,我便点燃那长串的鞭炮,闪到一旁看它劈劈拍拍炸个不停,火药的香味顿时飘散开来。母亲把菜一一切好之后,由平时从不做饭的父亲操持炒菜,半个小时左右的时光,一席一年之中最丰盛的饭菜便摆满了桌子,妹妹早已被鞭炮声吵醒,和我一起看着桌子上的美味佳肴而口水欲滴;但此时我们还不能上座,要等父母恭请故去的祖先“吃”完之后,才能开始大快朵颐。我小的时候,农村的条件还非常艰苦,平时难得见到荤腥,所以年饭总是吃得很饱,肠胃的消化功能一时还无法适应,往往随后几天都要拉肚子。既然是年饭,就要吃得既慢且长,一两个小时不为多,吃完年饭打开大门,天色刚刚微明。有的家庭主人性子急,吃完饭以后要等上个把小时才天明呢。天明之后,各家的小孩子都出来了,东奔西跑找没有点着的、或是掏出特意留下的鞭炮,快活地炸个没完。
      比我们那里更为神奇的是,附近几个乡镇竟然是中午“过年”。一到午间12点,方才熙熙攘攘的闹市顿时不见一个人影。听老辈人讲,之所以吃年饭不在除夕夜晚,其中还有一个故事,是跟李自成有关的。据说闯王的一支军队,在除夕晚上吃年饭时被敌军偷袭,损伤惨重,自此,这支军队的后辈们就改变了吃年饭的时间。
      年饭令人期待,除夕夜同样让人盼望,因为守岁时会得到一份“压岁钱”,小时候是五毛、一两块,上初中后得过五块。拿到压岁钱时真是高兴之极,我会把它小心收好,平时根本舍不得用,有几年除夕得到的压岁钱,来年过年时仍然没有花光。为此,我可没少得到父母及邻居长辈们的赞扬,因为懂事的我把钱“借给”父母用了。
      进入正月以后,父母便带着我们给亲戚们拜年。70年代时,农村没有公共汽车,家里也没有自行车,拜年都是步行。可是非常奇怪,那时小小的我即使走上十里八里路也不觉得累,现在想来,一定是急切见到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好跟他们一起玩的心情冲淡了劳累。
      上大学之后,农村的生活条件普遍好转,做年饭也没原先起得那么早了,菜式反而减少。年龄增长,烦恼也随之增多,过年拜年的心情也起了微妙的变化。如今每到春节,想起小时候过年的那份惬意,心中便充满了温馨的思念。
    曾辉, 湖南怀化麻阳人,德字辈     
     55子集公-56芝公-57室公-60盟鎣公-65贞植公-70传振公-72广重公                                QQ415098910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