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372
    • 经验5428
    • 文章383
    • 注册2007-01-25
    [原创]《中国印之简介》
    [ALIGN=center][COLOR=#ff0000][B]《中国印之简介》[/B][/COLOR][/ALIGN][ALIGN=left][SIZE=3]    印章始于遂古,盛于晚周,至汉而极。六朝渐衰,唐宋时期则更趋日下。元代之赵孟頫出,乃极力提倡,于是刻印一艺,跻而上之文史之林,与书画并驾齐驱。说文解字注解:《印,执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卩,(卩,古之节字)音jie,会意。爪手也,手持节,以表诚信也》。段注:《凡有官守者,皆曰执政,其所持之节信曰印。古上下通为玺》。古有玉节,玉为之;角节,犀角、牛角;人节龙节,金为之;符节,竹为之。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玺节》。(玺节者,既今之印章也)。
        我国古之印材颇众,凡金、银、铜、铁、玉、翠、玛瑙、象牙、犀角、木、根、瓜蒂皆可为之。然弊出,金银且贵;铜铁宜铸难凿,翠玉玛瑙坚,牙、角绵不宜奏刀。皆由匠琢、铸、凿、刻为之。传元代王冕用青田花乳石治印,石之质地软硬适中易于刻之,乃文人刻印之先驱矣。随明、清二代文人刻印风之盛行,名家辈出,或研朱弄石穷年兀兀,搜聚鉴玩殚精竭力。印材亦日益考究。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行于天下,种类繁。不仅实用,且本身亦是高贵之艺术品。惜随时之推移,众之滥采,近至枯竭。近数十年巴林石取而代之,名声噪起,石种亦种。现印章已成为文人墨客不可缺少之物,今中国印文化已倍受世人之青睐。喜之众矣![/SIZE][/ALIGN]
    [url=http://www.worldewriter.com/GQBBS/Boards.asp][color=red]国际网络作家协会论坛[/color][/url]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372
      • 经验5428
      • 文章383
      • 注册2007-01-25
      这是为北京京华印社礼品《中国印》所写的,文言文写得不好,还请各位圣裔指正。
      [url=http://www.worldewriter.com/GQBBS/Boards.asp][color=red]国际网络作家协会论坛[/color][/url]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1207
      • 经验53847
      • 文章1214
      • 注册2005-06-14
      有点曲高和寡!
      世袭:巽申-如璋-瀚-子先(迁上杭)-饷-晴-胜-逵益-纹海-赐高-隆安(迁长汀)-宏默-闻富-贞贵-尚达-衍富-兴禄、字志沂-69派毓光(号达一,1716年迁内江梁家坝制糖,成就甜城)-传桢-纪辉-广祚(迁中山斑竹湾)-昭极-宪孚-庆衢-繁葵-祥亮;长篇《歪嘴川军》在“云中书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257
        • 经验4872
        • 文章241
        • 注册2006-10-23
        历史悠久又随处可见的艺术。
        垂字辈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372
          • 经验5428
          • 文章383
          • 注册2007-01-25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令)伦[/U]发表的内容:[/B]

          有点曲高和寡![/QUOTE]
          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url=http://www.worldewriter.com/GQBBS/Boards.asp][color=red]国际网络作家协会论坛[/color][/url]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
            • 经验720
            • 文章16
            • 注册2007-07-14
                闲暇之余也喜欢治印,也爱好书画,曾受湖南李立大师指点一二,可惜悟性不高,终上不了层面。不过我对印石还是情有独钟,有些自己的见解:

                印石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就有偶用滑石制印,由于滑石石质粗劣,多用于殉葬印。古代玺印是以实用为主,因而多采用质坚耐久的铜、玉为印材。

            元末,著名画家王冕偶然发现花乳石可制印,这可说是石材跻身艺术之林的开始。到了明代中叶,文彭在南京于意外中得到四筐用来制作妇女首饰的青田冻石,试着自刻印章,效果很好,从此就在文人中兴起了篆刻艺术。这时印石的欣赏方位,还侧重于篆刻的“印面”(刻印文的一面),后来推及到边款,至于印石除石质(如冻石)外,其它纹理、色彩等等,都还未特别列为欣赏的方位。

            后来随着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等印石的大量开采,人们在印石的欣赏上视野才渐渐扩大,清代陈克恕在《篆刻针度》里就写了许多印石的特点,如:青田石,理细腻,温润,通体明莹;鱼脑冻,色白如鱼脑;宁波大松石,间有洒墨黑斑,文采流动;寿山石,色分五彩,质细为玉;昌化石有五色,纯鸡血红为最。像寿山田黄和昌化鸡血更被用于宫廷内皇帝的御用之物,而朝野之官吏、雅士、文人也争相收藏和赏玩,历史悠远的书画艺术造就了一批众多的篆刻名家:文彭、丁敬、邓石如、奚冈、赵之谦、徐三庚、黄牧甫、吴昌硕、齐白石、邓散木等。
                我的老师王见(现广州美院教授、美术馆馆长)对篆刻有一个概括:小门道、大学问。
                今天才注册,本想发图片,可是经验值太少
                [em10]
                希望同好的宗亲,能互相交流一些心得,让我从中受益,在此也感谢楼主。
            湖南新化人,(德)字辈,目前在广州工作。QQ:37832488   电子邮件:chinazenghui@163.com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