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积分2253
    • 经验97190
    • 文章2251
    • 注册2014-11-14
              我们一切的需求,就是求作佛也能成佛,都是根据‘万法唯心‘这个原理。六祖大师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览,感无不通‘。
        六祖大师讲‘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心地。‘从心而觅,感悟不通。要到哪里求呢!从心地里面去求。
        学佛肯定要从起信开始,信就是相信佛的智慧,如果心里都不相信,怎么会去发心’学呢?每个人的善根不同,每个人的智慧不同,所以对佛法的理解也有深有浅,应该理解。不用非要大家在同一水平线上,只要具足信,愿,行,接照佛说的去做就可以了。智慧不相同,见解也会不一样。
            佛教不是悲观,而是中观。所谓中观就是如实的观照世间的实相,真诚地面对,不自欺,不逃避。佛教不谈放弃,而是放下。所谓放下,是指放下内心的执着,并不排斥现实中正当的努力。
          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仅是空口谈愿,却不实际行动表现,永远都无法满‘愿‘。
         《华严经》里面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是究竞圆满的享受,内外皆得大圆满。如果没有这些殊胜的果报,就不会有人学佛了。
         学佛不是消极,而是非常现实。’’’’’’’’’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