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
  • 头像
  • 73昭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86
  • 财富8
  • 积分4277
  • 经验1132490
  • 文章8135
  • 注册2005-04-19
中山一院昨迎百年院庆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昭达[/U]发表的内容:[/B]

谢谢 我曾人更要护肾  请看我们会长博士讲话____今天的  广州日报   谢谢  另外我曾人千万别注射连霉素 又称咪鲜  庆大  卡那___严重至聋.   祝天下宗亲健康长寿![/QUOTE]
广州日报[URL=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0-10/10/content_1151301.htm]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0-10/10/content_1151301.htm[/URL]
[IMG]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10-10/10/A3/res07_attpic_brief.jpg[/IMG]
 
 
  本报讯 (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李绍斌)昨日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百年医魂,薪火相传”百年院庆庆典大会在广州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卫生部部长陈竺、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等发来贺信贺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蔡东士、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王志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强华、副省长雷于蓝、省政协副主席汤炳权,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厅长姚志彬,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庆强、副市长贡儿珍以及各界嘉宾出席活动。
  中山一院是中国最早的公医医院,其前身为广东公医医学专门学校附设公医院,始建于1910年。作为南中国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三甲医院之一,中山一院每天有近200例住院手术在进行,有近300名病人治愈出院;每天接待1.4万人次的门急诊量,进行上万次诊断检查或咨询,住院手术量以每年30%的速度攀升。
  三位名人昨日齐聚院庆现场
  各与中山一院有段深厚情缘
  本报讯 (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李绍斌)“香港医生告诉我只能延长三个礼拜寿命了,当时黄洁夫来找我,说带我回去虽不保证生还,但有最低希望。”昨日在中山一院百年庆典上,黄洁夫、曾宪梓、钟南山三位显赫人物因各自与医院的因缘而会聚一堂,就医改、治病等热门话题发表了精彩言论,曾宪梓先生更是拿自己15年病史“现身说法”,诙谐开朗的话语迎来阵阵掌声。
  医德医术一流硬件条件却差
  “我是中山一院曾经的一员,光阴似箭,我离开医院已经进入第10个年头,昨天在医院的见闻使我感慨万千。”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动情地说道,“我看到《广州日报》等报纸说,香港民意测评里,享誉最好的国内医院是中山一院。的确,这里的医术医德属一流水平,拥有五个国家重点学科,涌现了一大批中青年杰出人才,但是我也清醒地看到,医院的硬件和软件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差距。”
  他坦言,自己所看到的中山一院手术室,是他近年来看到的最差的手术室。“真希望国家、省市、大学和社会能关心支持百年老院的建设和发展。”
  黄洁夫表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医院就应具备忧患意识,不断强化内功。“经过百年的历史沉淀,在新时期厚积薄发,希望中山一院能打造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医院。”他说。
  “公立医院如何改革?全国医疗机构都面临着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尤其是中山一院这样的大型名牌老院,更应从新医疗改革的全局出发,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不是控制发展,而是加快发展。”
  中山一院让我多活了12年
  “我现在是个残疾人,今天带着感恩的心情来参加庆典。”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宪梓回忆说,“1998年,我换肾失败后,香港医生宣布了我的‘死亡’期限,告诉我最多只能活三个礼拜,我都写好了遗嘱。结果中央派黄洁夫来到香港,他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医院就要把你抢救回来。”
  “现在12年过去了,我还能在这讲话,非常感谢中山一院,恩情永远不能忘记。这得感谢中山一院培养了很好的护士,追随我15年两个月(从1995年起)。一个护士把15年贡献到我家里,这是非常大胆的。没有医生和护士长带,就一个人、一个电话,一旦发生问题就得立即处理,很不容易。”
  曾宪梓说:“中山一院的护士姑娘真的很好,陪护我到现在。我说要给点钱感谢你,她说:‘你别感谢我,要感谢就谢中山一院吧,把我派来你身边。’”他感激地说:“这位护士‘管护’得非常严格,她在挽救我生命的同时,还做了很多医疗保健工作。”曾宪梓笑着表示:“我今天也没带什么礼物,就带了两百万港币来,一百万元给医院,一百万元给肾科。”
  用药简单有效价廉安全就是医德
  “我的父亲是中山一院的教授,母亲也曾在中山一院工作,1958年被调离去筹办华南肿瘤医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所以我在这生活学习了30多年,之后从事了50年医务工作,早已深深打上了中山一院和中山医学院的烙印,这里有很多我学习的榜样。”钟南山昨日也表达了自己对中山一院的感情。
  “中山一院老教授开的处方里,低于10元的就有8万多张,口号是‘能够吃药不要打针、能够打针不要输液’,这和我父亲在世时的看病观点一脉相承。现在发烧两三天就不得了了,要输液。用药简单、有效,价廉、安全,就是医德的体现。”他说。
  他认为,医生的“敬业”就是求精图强。“中山一院老教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有很深印象。拿曾先生患的尿毒症来说,全国接近100万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但只有大概10万人能接受治疗,其他的人只能眼睁睁等待死亡。其实不一定要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效果就很好。中山一院早在1964年就开始搞腹膜透析,1978年已广泛推广。腹膜透析是很难的一项研究,中山一院已经做成了全国最大的腹膜透析研究中心。”
  钟南山还动情地回忆起父亲:“父亲钟世藩是中山一院的儿科专家,1977年他说想写本儿科诊断书供同行参考。父亲当时眼睛已是复视,写字看书要戴眼罩。就这样,他用一只眼写出了40多万字的书。”
家广东佛山。QQ328772539;邮箱:zhaoyan@zengshi.net  
[GLOW=255,RED,2]点击进入:[URL=http://blog.sina.com.cn/zeng163]昭演的博客[/URL][/GLOW]
宗旨:研究曾氏历史  弘扬宗圣公思想  团结曾氏族人!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