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8
    • 经验377
    • 文章67
    • 注册2005-12-22
    [原创]四川资中曾令骐(曾训骐)注译老祖宗曾子《大学》(7)
    [SIZE=3]原文11[/SIZE][SIZE=3]】[/SIZE]《康诰》曰:[SIZE=3][COLOR=#0000ff]“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SIZE][/COLOR]

     

    【注释】

    1.《康诰》  《尚书[SIZE=3]·周书·康诰》。[/SIZE]

    2.《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楚书》,楚昭王时史书。楚昭王派王孙圉出使晋国。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珍宝美玉现在怎么样了。王孙圉答道:楚国从来没有把美玉当作珍宝,只是把善人如观射父(人名)这样的大臣看作珍宝。事见《国语[SIZE=3]·楚语》。汉代刘向的《新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SIZE]

    3.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舅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狐偃,字子犯。亡人,流亡的人,指重耳。晋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因受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重耳避难逃亡在外。在狄国时,晋献公逝世。秦穆公派人劝重耳归国掌政。重耳将此事告子犯,子犯以为不可,对重耳说了这几句话。事见《礼记[SIZE=3]·檀弓下》。[/SIZE]

    4.《秦誓》  《尚书[SIZE=3]·周书》中的一篇。[/SIZE]

     

    【题解】

    德行是儒学反复记述、强调的中心问题之一。把德与财对举起来进行比较,提出[SIZE=3]“德本财末”的思想,尽管从儒学的全部治国方略来看,也有“先富后教”(《论语·子路》)、“有恒产者有恒心”(《孟子·滕文公上》)等强调经济基础的思想,但总的说来,重精神而轻物质,崇德而抑财的倾向仍是非常突出的。[/SIZE]

     

    正因为[SIZE=3]“德本财末”,因为德行对于治国平天下有第一位的重要作用,所以就牵涉到一个用人的问题。而在用人的问题上,同样是品德第一,才能第二。对于这一点,《大学》不厌其烦地引述了《尚书·秦誓》里的一大段话,说明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才能,但只要心胸宽广能容人,“宰相肚里能撑船”,便可以重用。相反,即使你非常有才能,但如果你嫉贤妒能,容不得人,也是危害无穷,不能任用的。所以,“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当政治国的人必须要有识别人才的本领。[/SIZE]

     

    【译文】

    《康浩》说:[SIZE=3]“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 [/SIZE]

    [SIZE=3][/SIZE]

    《秦誓》说:[SIZE=3]“如果有这样一位大臣,忠诚老实,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人的肚量,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口头上表示,而是打心眼里赞赏。用这种人,是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的,是可以为他们造福的啊!相反,如果别人有本领,他就妒嫉、厌恶;别人德才兼备,他便想方设法压制,排挤,无论如何容忍不得。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而且可以说是危险得很!”因此,有仁德的人会把这种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四夷之地去,不让他们同住在国中。这说明, 有德的人爱憎分明,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做[/SIZE]国君的人有正确的途径:忠诚信义,便会获得一切;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

     

    【原文[SIZE=3]12】[/SIZE]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SIZE=3][COLOR=#0000ff]“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SIZE][/COLOR]

     

    【注释】

    1.孟献子  鲁国大夫,姓仲孙,名蔑。

    2.伐冰之家  指丧祭时能用冰保存遗体的人家。是卿大夫类大官的待遇。

    3.百乘之家  拥有一百辆战车的人家,指有封地的诸侯。乘,音剩。

     

    【题解】

    与[SIZE=3]“德本财末 ”密切相关的另一对范畴便是“利”与“义”的问题。[/SIZE]

     

    为了阐迷[SIZE=3]“利”与“义”的关系问题,《大学》提出了“生财有大道”的看法,即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是一段很富于经济学色彩的论述,浅显易懂而勿庸置疑。值得我们注意的倒是下面的两句话:“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以财发身”的人把财产看作身外之物,所以能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就像著名的列夫·托尔斯泰那样,解散农奴,实行自身禁欲,以实现良心与道德的自我完善,“以身发财”的人爱财如命,奉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原则,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或贪赃枉法,铤而走险,或贪婪吝啬如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等。都是“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第一回·[/SIZE]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好了歌》)

     

    【译文】

    生产财富也有正确的途径。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足。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孟献子说:[SIZE=3]“养了四匹马拉车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养鸡养猪;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养牛养羊;拥有一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养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不如有偷盗东西的家臣。”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做了[/SIZE]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出版《周恩来诗歌赏析》,散文集《梦游历史》、《破碎的星空》,发表文章近800篇。《朱德诗词赏析》即将出版。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66
      • 经验1779
      • 文章70
      • 注册2007-06-10
      骐叔公辛苦了![em35]
      广西桂平人,现在广东湛江市。维字辈。QQ:391068939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73派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235
        • 经验27708
        • 文章1465
        • 注册2005-10-23
        古文,太让人头痛了.特别是那些没标点符号的.
        广东河源大湖田。34派圭公,35派宽公,36派荘公,37派庆公,38派伟公,39派辉公,40派崇邺,41派霸修,42派匡诏, 43派纹祈,44派敏事,45派章献,46派录公,47派唯公,48派义敏,49派存畈,50派延茂,51派颢公。(51派颢公於南宋度宗咸淳元年由庐陵吉阳乡徒粤河源大湖田)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8
          • 经验377
          • 文章67
          • 注册2005-12-22
          谢谢鼓励!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出版《周恩来诗歌赏析》,散文集《梦游历史》、《破碎的星空》,发表文章近800篇。《朱德诗词赏析》即将出版。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顺德锦里房~75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2270
          • 经验83813
          • 文章2185
          • 注册2005-05-08
          博学!努力.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980
            • 经验109275
            • 文章4631
            • 注册2006-04-0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令骐[/U]发表的内容:[/B]

            原文11】《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QUOTE]


            [URL=http://www.chinapage.com/confucius/daxue/daxue-big5.html]http://www.chinapage.com/confucius/daxue/daxue-big5.html[/URL]

            曾子曰:吾日一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