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559
    • 经验101520
    • 文章1209
    • 注册2009-03-31
    参公的孝道观
    儒家思想文化以政治伦理道德为核心,但孔、曾、孟、荀各有所侧重。孔子贵仁,曾参重孝,孟子主仁义,荀子隆礼。曾参以孝为一切道德的根本与总和,以孝统帅一切伦理道德。认为孝不只是个人行为和治理家庭的准绳,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纲领,是天经地义、永恒普遍的基本原则。 
     1、 孝的起源—为德之本,与生俱来
      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甲骨卜辞中就已出现了“孝”字。说明至少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就已有了孝的观念。这种观念首先直接来源于血缘亲情。这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自然感情。对于父母的生育培养,作为子女后代,自然要生出一种还报之心,孝顺之情,即人类学家通常所说的“反哺”现象。所以《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幼年奉侍父母,爱护父母给予的身体,这便是行孝的第一步;中年移孝作忠,奉文君王,服务社稷;老来顶天立地,扬名后世。这便是人生孝道的全过程。即使立身扬名,奉事君王也是为了显耀父母,还报养之恩。这与生俱来的孝道浸透了人生的全过程。或者说,人的一生行为都是恪守躬行并实现着至高至善的孝道。因此,孝为一切德行之本,是一切教化产生的根源。故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正是抓住孝悌这个纲,来构筑其仁学体系的。
      不论孝道思想再推衍,再庞大,总是以受之父母遗体为端倪,以父母遗训为准则:“是故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大戴礼记·解诂》)“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同上)难怪曾参临终时还让弟子“启予足,启予手”,掀开被子看一看他的手和脚都保全得很好,说明自己终身慎行,恪尽了孝道。
      正是基于人们对父母的自然恭敬之情,被儒家曾参学派以及后世统治者发现“孝亲”在家庭团结稳固、社会秩序安定中的决定意义,进而将孝道演变为一个充满政治内容的道德范畴。统治者的思想意志可以毫不费劲地顺着孝道的脉络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可以说,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利用人们孝敬父母的自然感情,演化树立一整套伦理道德信仰,为封建统治者以德治天下铺平了道路。
      2、忠孝合一,天下常道
      如果一个人在家庭中基于血缘亲情接受了“顺从父母”的家庭等级遗训,并认为这种绝对服从“合情合理”,那么,当他进入社会以后,就不难接受对君王的绝对服从的政治伦理要求。“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能取朋友,亦能取所予从政者矣。”(《曾子·立事》)将忠与孝扭在一起架起了一道必然联系的桥梁:“君子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孝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广扬名》)“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礼记·祭统》)事亲孝推于事君忠,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礼记·祭统》)事亲孝推于事君忠,由修身齐家推于治国为政,从狭义的孝父母扩展到广义的忠天子,在家为孝子,在朝为忠臣,尽孝是尽忠的前提,尽忠则是尽孝的结果。忠孝两全自然就是最完美的道德境界。这是封建家族伦理观念的扩充。这就在家国同构的君主宗法政体中,将孝于父母长辈的家庭宗亲伦理感情转化成忠于国家朝廷的政治道德观念,由家而国完成了情感转移,把各种可能出现的异端思想,消弭于无形。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乱臣贼子了。正如孔子所言:“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所以,求忠臣必由孝子之门。这便是儒家孝治派学说为君主统治立言设教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目的。
      其实,曾子的思想又远非事亲忠君所容。(《吕氏春秋·孝行》引曾参曰:“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笃,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行不遂,灾及手亲,敢不敬乎?”这说明,孝包括庄、敬、忠、信、勇各种德目。如上五者做不到,均会连累父母,当然算不得孝。不仅以孝统帅一切道德,而且认为孝是调整人伦社会关系的大经大法。“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礼记·祭义》)将“孝”推为贯通天地最伟大的常道,穿越覆盖一切时空。从空间上说,孝道树立起来可以充塞天地,横被四海;从时间上说,孝道穿行万世,人们一言一行、一朝一夕,莫能离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真理,涵盖万世人生,具有世界观的意义。
      3、孝道的实践与要求
      既然孝是贯彻上下左右自始至终的常道,那么,从天子至于庶人都是责无旁贷,莫能离之的。但由于阶级地位的不同,孝也是分为等级的,行孝的内容又不尽相同。《曾子·本孝》说:“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王者之孝也)任善不敢臣之德。”“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以顺天下,民用和睦”,这是天子之孝,是大孝;居上不骄,谨虚谨慎,“保其社稷和其人民”,这是诸候之孝;言行遵循先王之道,口无不善的言语,身无不善的行为,保其宗庙,这是卿大夫之孝;忠顺以事上”,“保其禄位,守其祭礼”,这是士之孝;至于庶人之孝,就是按天时地利,勤劳耕作,“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养身与养志,又贵在养志。何谓养志呢?曾参说:“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府第,洁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言色,悦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吕氏春秋·孝行览》)有人问曾参:“夫子可谓孝乎?”曾参曰:“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他又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烹熟鲜膻,尝而进之,非孝也,养也。”“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大戴礼记·解诂》)。
      由此看来,孝的基本内容可以说有两个方面:养身与养志,一是肉体方面,一是精神方面。所谓敬、安、久、卒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孝,即“养志”。包括娱亲、顺亲、敬亲、永志、慎行等内容,是最难能可贵的。因为思想、意志、道德、感情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需要感情的照临。肉体之孝必须升华到精神之孝才能成为全面的真正的孝。否则如《论语》所言:“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虽然在理论的叙说上有先后轻重之分,但在实际生活中,二者又是不可分割,浑然一体的。并不是说先去养,养了之后再求敬和安,而是一旦说养,便是敬之养,敬安久卒之养。否则不是人之子养,而是犬马之养了。由此便引申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后矣”的政治主张。只要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追念先祖恩德,就会人心所向,众志成城,“天下可运于掌”(《孟子》),“近者说则亲,远者说则附,亲近而附远,孝子之道也”(《荀子·大略》)。
      4、曾参的行孝表现
      孔子虽然极力提倡“孝”,但他只是为了叫别人去孝敬父母,而他自己是没有表现机会的(因为其父母早亡)。曾参则不然,他不仅口头上宣扬孝道,而且他身体力行。这方面记载很多,仅举几例。以见一斑。
      《新语》中说:“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料。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而曾参就“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战国策·燕策》)。多次辞官不就,专心致力于孝敬父母,他曾经说:“父母死了不可再活,寿命到了不可再加,所以,孝子要养父母,而父母不能等啊!用大牛祭坟墓,不如在父母活着时用鸡猪一类食物好好奉养。”他曾经在齐国做过小官,俸禄很少,但非常欢喜,是因为能养父母。父母死后,曾到楚国得  做大官,九仞高堂,百辆大车,犹北向而泣,是因为无父母可养(《韩诗外传》)。一生一世都是围绕着父母的影子而转移。
      “曾子耘瓜 ”的故事更是流传甚广。曾参误伤瓜苗而附首贴耳地任凭父痛打,直到休克苏醒过来以后,还去问父亲因怒打伤坏身体没有。继而操琴唱歌,以向父亲表示自己如以前一样身心健康,不再让父亲伤心。《孔子家语》记载:“曾参对他的后母也非常孝顺,一夜常起五次,“视被之厚薄,枕之高低”。后母虽“遇之无恩”,而曾参“仍供养不衰”。
      《礼记》还说曾皙卒时,曾参“泪如滴泉,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以后“每读丧礼,则泣下沾襟”。还有很多古书都曾记载:“孔子不饮“盗泉”之水,曾参不入“胜母”之闾。以表示自己德行的高洁和对母亲的敬重。总之,在曾参的思想和行为中,孝行占着最突出的地位。曾参被后世列入《二十四孝》是当之无愧的                           摘自肥城文化论坛
    [ 此帖最后由曾昭演在2009-6-18 17:34:28从 宗亲闲读 转移过来 ]
     Explore the family history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048
      • 经验77770
      • 文章2052
      • 注册2009-01-23


      嗯,整理归纳,并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很好!学习了……
       QQ:1710909686 其中1个电话号码 17093606054 自称李明老师 骗了我的钱,然后拉黑了我。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43
        • 经验21533
        • 文章490
        • 注册2007-01-0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静克[/U]发表的内容:[/B]

        儒家思想文化以政治伦理道德为核心,但孔、曾、孟、荀各有所侧重。孔子贵仁,曾参重孝,孟子主仁义,荀子隆礼。曾参以孝为一切道德的根本与总和,以孝统帅一切伦理道德。认为孝不只是个人行为和治理家庭的准绳,也是...[/QUOTE]
        [SIZE=4]"近者说则亲,远者说则附,亲近而附远,孝子之道也”[/SIZE]
        宗圣公77派孙.略公>巩公>憇公>孟永公>卓公.
        入川祖训:话到口边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
        邮件:wzzxzgr@163.com    QQ:249296749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7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