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顺德锦里房~75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2270
  • 经验83813
  • 文章2185
  • 注册2005-05-08
研究曾子的两本书
曾子校释(内付宗圣志清代版本,现代文加注标点)
 
[upload=14356,0]1.jpg[/upload]
 
 
[upload=14357,0]2.jpg[/upload]
 
 
[upload=14358,0]3.jpg[/upload]
 
 
[upload=14359,0]4.jpg[/upload]
 
 
[upload=14360,0]5.jpg[/upload]
 
 
[upload=14361,0]6.jpg[/upload]
 
曾子全书  
 
[upload=14362,0]9.jpg[/upload]
 
 
[upload=14363,0]7.jpg[/upload]
 
 
 
 
[upload=14364,0]8.jpg[/upload]
 
 
 
附加一本:
[upload=14365,0]10.jpg[/upload]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顺德锦里房~75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2270
  • 经验83813
  • 文章2185
  • 注册2005-05-08
[upload=14378,0]jqc.jpg[/upload]
 
贾庆超
1951年生。研究员。济宁市拔尖人才,文史专家,济宁社科领军人物。曾从事党政文秘、新闻通讯、文学创作,后致力于文史研究。社会阅历丰富,专业特点突出。2000年实施“名师工程”调入我院执教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多次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全省有关征文大奖。直接参与济宁历史文化名市和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论证建设。创立曾子研究所和邹鲁文化研究中心,组织发起多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35篇,文学作品50余篇。由中华书局、中国社会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9部,其中《曾子校释》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曾子研究专著;《武氏祠汉画石刻考评》填补了中华文化史研究的空白;《孔孟故里历史文化丛书》6卷本誉为济宁历史文化的“名片”;《论语新读》和《四书精华?儒家人生解读》成为深受海内外欢迎的德育读本;尤其中华书局《邹鲁文化研究》3卷本,许多报刊网络载发文章,李学勤、孟祥才等著名学者亲自撰文给予高度评价,称为我国历史文化领域的拓荒之作,奠基之作,构筑起完整的以东方邹鲁汶泗流域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文化理论框架。

来源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贾庆超《邹鲁文化研究》由中华书局出版
作者:贾传宇    新闻来源:济宁日报    点击数:1457    更新时间:2005-3-16
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字体:小 大】


 历时五年,辛勤探索,贾庆超与他的课题组成员最新推出重要史学著作《邹鲁文化研究》,已于 8 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分史前、三代、秦汉三卷, 共计 85 万字, 170 幅组合图片穿插其中。经 中华书局的精心编排和许多专家的热情指导,基本达到体系完整,结构严谨,装帧精美,图文并茂,成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重量级的历史文化研究专著。在立项与研究工程中,先后被列为山东省高校 2002 科研课题,华夏文化标志城基础理论课题,济宁市文化精品工程规划项目。德高望重的书界泰斗、北 师大 教授启功先生题签,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李学勤 先生和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 孟祥才 先生,分别写出热情而中肯的序言。

该书鲜明的特色和重大的价值意义是:

一、首先在选材建构上体大思精,独具匠心

  主体内容目标扼定两点:一是选定重要的地域部位,祖国东方文明的发祥地——汶泗流域的腹心地带——以今曲阜济宁为中心的古邹鲁地区;二是选取重要的历史时段——先秦两汉,也是中华文化的龙头部位,源头时代。据此而分史前、三代、秦汉三卷。由此透视并揭示中华文化形成时期的起源与流变。同时,不难发现作者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文物考古的发现与研究,将地下的文物考古资料与地上的文献资料相结合,将物证与推理相结合,将前人研究成果与进一步的分析判断相结合,将文字论说与图片图表相结合,实物有据,文献有征,鞭辟入理地揭示邹鲁地区文明的起源和演变轨迹,进而论证和展现丰富的社会文化形态。再者,依循文化史的框架选取重大题材和富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每一章节基本都是以相对独立的论文组成。既不拘泥史书体例,又有“史”的顺序和文化精神的脉承,着力突出重大事件和理论问题的探讨,尤其注重在纵向和横向的鉴别比较中,凸现其价值地位,寻找其历史的坐标。

二、继承前人,大胆创新,涉及并着力于史学领域的十大突破

1 、在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方面,论述了地理环境对早期人类文明的影响与决定作用;东西两大水系冲积扇的碰撞交融;农耕文明早发的基本要素。 2 、史前考古:北辛文化中的农耕文明因素;大汶口文化的社会性质以及向全国的传播,尤其对仰韶文化的冲击;龙山文化的先进地位与转换期的过渡,国家诞生的因素。 3 、史学综合:三皇五帝在汶泗流域的族系血缘和活动范围;东夷民族英雄蚩尤在鲁西南的史迹考证;邹鲁地区在夷夏文化的分野与整合中的中心主导地位。 4 、民俗文化:东方昊族的太阳崇拜;远古时代的龙文化因素;少昊鸟国与鸟图腾崇拜(凤文化)的历史渊源;祭祀、厚葬及其礼仪习俗的盛行与流变。 5 、商史研究:东方玄鸟氏族的文化根源;商民族在鲁西南的发迹、迁徙路线及其原因;商周之际的文化交融。 6 、东夷古国史研究:方国林立时代的产生与概貌;奄、徐、邾(邹)等方国的文化特色与交融。 7 、鲁史研究:鲁国的治国方略;鲁国强盛与衰败的历史原因;鲁文化赖以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要素;鲁文化的基本特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鲁文化与孔子儒学的关系;墨子的思想与科学成就。 8 、孔子研究:孔子思想的性质、特征与内在结构;孔子对道、仁、礼的论述和追求;孔子思想的历史价值和世界意义。 9 、经学研究:子学时代向经学时代转变的必然性;经学与原始儒学的区别,经学发育和传承的基本概貌与脉络钩沉;经学仕官人才与邹鲁好学之风的崛起。 10 、汉学研究:汉承秦制与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巩固;经学仕官制度与封建教育基础的奠定;汉代墓葬、石刻所反映的时代文化精神与审美观念。作者都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旁征博引的基础上作了精辟而独到的论述。

三、尤其对邹鲁文化本质特征的评价与认定,令人折服,叹为观止

1 、对邹鲁文化做出了总体性的概括。 他说, 邹鲁文化不是狭隘的区域文化,而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文化、母体文化、主流文化、主导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产生思想家的摇篮。就整体而言具有全国其他任何一个地区所无与伦比的研究价值和开发优势。中华文明千古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力于邹鲁文化的维系与支撑。因此,要了解中华文化,就必须了解邹鲁。从中解析和展现民族文化精神的构造与风貌。

2 、认为 邹鲁文化的标志性特征, 一是人文始祖的摇篮——太昊之裔;二是东夷昊族的中心——少昊之虚;三是国家文明的奠基——夏商之源;四是历史文化的殿堂——孔孟之乡;五是东方文明的圣地——礼仪之邦。

3 、认为邹鲁文化的主导性特征, 一是大汶口文化加速了母系制社会向父系制社会的转变;二是早期方国的形成加速了氏族社会向国家文明制的转变;三是德治人文思想的高扬加速了商周之际哲学思想的转变;四是儒学与诸子的崛起加速了奴隶制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五是汉代儒学复兴加速了子学时代向经学时代的转变。

4 、将邹鲁文化的本质性特征概括为六点: 第一,古老悠久,率先发育(即 原创性 )。距今 8000 年前的北辛文化标志着黄河下游的汶泗流域,率先进入平原定居的锄耕农业阶段,奠定了原始农耕文明的基础。第二,独成系统,谱系健全(即 独立性 )。一系列重大考古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建立起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连续相继、独立完整的考古学谱系。第三,一脉相承,接连不断(即 连续性 )。原始考古学文化直接与夏商周三代文化相衔接,几千年的历史跨度,即由原始时代、轴心时代直到大一统的汉代,代代承传,从无断层。在全国独一无二,在世界上极为罕见。第四,资料丰富,多方互证(即 优越性 )。地下文物与地上文献的一致结合与印证,远古风习与民俗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不仅表征着文化底蕴的深厚,而且说明该文化本身具备了可资研究开发的成熟与优越条件。第五,兼收并蓄,多元融合(即 丰富性 )。大汶口文化吸收了仰韶文化;龙山时期的平治水土融汇了周边地区的文化;鲁国的建立融汇了商周文化;春秋战国融汇了诸子百家的文化;汉代形成了以儒家为中心的大一统文化。展现了博大精深的内涵、气势与品格。第六,生生不息,持续发展(即 先进性 )。以儒家为核心的邹鲁文化精神,包括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修齐治平的政治伦理思想、以仁义道德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讲究社会秩序的礼制文明传统、以民本主义为指归的人文关怀、高扬民族主体意识的君子人格、积极有为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好学品格、富于创造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操,已经转化为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不难看出,作者的思考与开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意义是深远的,影响是巨大的。可称邹鲁文化研究领域中的集成之作,开发之作,填补空白之作,将为在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崛起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注入文化的导向和推动力量,提供精神文化的吸引、渗透与支撑。犹如一支民族的“东进序曲”,将直接昭示并呼唤着人们对这一东方母体文化的认可与开发,乃至包括整个汶泗流域(山东多半个省和苏北)的建设。同时,它又对丰富中华文明史的基础性研究,以及扩大中外联络和交流,让东方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东方,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与效应。

(作者:济宁日报总编辑贾传宇,见济宁日报 2004 、 10 、 1 )
[ 此贴最后由曾绍煊在2009-7-3 0:01:37编辑过 ]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七十六派 繁字辈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3
    • 财富2
    • 积分1334
    • 经验76072
    • 文章1316
    • 注册2008-11-1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绍煊[/U]发表的内容:[/B]

    jqc.jpg
     
    贾庆超
    1951年生。研究员。济宁市拔尖人才,文史专家,济宁社科领军人物。曾从事党政文秘、新闻通讯、文学创作,后致力于文史研究。社会阅历丰富,专业特点突出。2000年实施...[/QUOTE]
     
    贾先生的书法我好喜欢 呵呵 楼主的书吗?[EM07][EM07][EM07][EM07]
    湖南嘉禾太平坊武城曾氏后人

    崇德——澄修[41]——肃——知温——载阳——锐——与道——彦舆——谌——梓——沅和——光[51]——士中——茂材——砚——添麟——富英——思衡[57]——泳胜——应寿、应枻----广义——昭盛——宪智——庆德——繁星[76]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顺德锦里房~75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2270
    • 经验83813
    • 文章2185
    • 注册2005-05-08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满天[/U]发表的内容:[/B]

     
     
    贾先生的书法我好喜欢 呵呵 楼主的书吗?[/QUOTE]
     
    是,刚到手的书。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66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