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8
    • 经验361
    • 文章22
    • 注册2009-12-13
    曾参-年谱
    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曾参生于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是年,孔子四十七岁,少孔子四十六岁。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曾参十二岁。常随父学诗书,有“伏案苦读”之说。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曾参十四岁。“躬耕于泰山之下,遇大雨雪旬日不得归,因思父母,而作[URL=http://www.hudong.com/wiki/%E6%A2%81%E5%B1%B1][COLOR=#0268cd]梁山[/COLOR][/URL]之歌。”(见《淮南子》)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曾参十六岁。奉父命至楚,从学孔子。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曾参十八岁。随孔子离楚去卫。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曾参二十二岁。随孔子自卫返鲁。《孔子家语》记有,他“敝衣而耕,常日不举火”。[URL=http://www.hudong.com/wiki/%E9%B2%81%E5%9B%BD][COLOR=#0268cd]鲁国[/COLOR][/URL]君要赠其“食邑”,辞而不受。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曾参二十四岁。孔子的高才弟子颜回病故,曾参就成了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曾参二十六岁。孔子呼而告之,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孔子亲以《大学》授曾参。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曾参二十七岁。是年,孔子卒,终年七十三岁。孔子临终将其孙孔鲤之遗孤子思托付于曾参。曾参若父丧而无服,守孔子墓。
    鲁哀公十九年(公元前476年)曾参三十岁。三年守墓过后,孔门弟子[URL=http://www.hudong.com/wiki/%E5%AD%90%E5%A4%8F][COLOR=#0268cd]子夏[/COLOR][/URL]、[URL=http://www.hudong.com/wiki/%E5%AD%90%E6%B8%B8][COLOR=#0268cd]子游[/COLOR][/URL]、[URL=http://www.hudong.com/wiki/%E5%AD%90%E5%BC%A0][COLOR=#0268cd]子张[/COLOR][/URL]认为有若面貌很象孔子,要把有若当孔子来事奉,强叫曾参同意。曾参拒绝说:“这样做不可。老师的德行象长江的水洗过,象秋天的阳光晒过,清净洁白,无以复加,怎么只求面貌象似呢?”(见《孟子.滕文公上》)
    鲁哀公二十年(公元前475年)曾参三十一岁。父病故时,曾参“泪如涌泉,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以后“每读丧礼则泣下沾襟”(见《礼记》)
    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曾参三十八岁。武城大夫聘曾参为宾师,设教于[URL=http://www.hudong.com/wiki/%E6%AD%A6%E5%9F%8E][COLOR=#0268cd]武城[/COLOR][/URL](今山东平邑城南40公里曾子山下)
    鲁悼公元年(公元前466年)曾参四十岁。离鲁去卫。
    鲁悼公十一年(公元前456年)曾参五十岁。时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曾子皆不应命。
    鲁悼公十二年(公元前455年)曾参五十一岁。鲁悼公十三年(公元前454年)曾参五十二岁。
    鲁悼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46年)曾参六十岁。与子夏、段干木等设教于西河一带。
    鲁悼公三十一年(公元前436年)曾参七十岁。是年,曾参有病卧床不起,把弟子们叫到跟前说:你们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和手,都保全得很好吧!我一生正象《诗经》上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URL=http://www.hudong.com/wiki/%E5%A6%82%E5%B1%A5%E8%96%84%E5%86%B0][COLOR=#0268cd]如履薄冰[/COLOR][/URL]。”小心谨慎,以保其身。从今以后,我知道身体能够免于毁伤了。小子们,要记住啊!并且他自言自语地说,君子修养之道贵在三条:“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这三条我能做到吗?始终不忘修养功夫(《论语?泰伯》)
    鲁悼公三十二年(公元前435年)曾参七十一岁。一天夜里,病危中的曾参,突然想起身下铺着一领华美的席子,是鲁大夫季孙氏送给他的。他认为,自己一生没做到大夫,不应铺大夫的席子,于是就招呼儿子们把席子换下来。没等换上的席子铺好,他就死了,终年七十一岁。葬于嘉祥县南武山西南的玄武山下
    [ 此帖最后由曾广溯在2010-4-1 8:48:10从 曾氏族居 转移过来 ]
    宏扬先祖精神,光大曾家文化。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