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
    • 经验135
    • 文章6
    • 注册2010-11-15
    大足石刻《古文孝经》1
    [ALIGN=center][B]大足石刻《古文孝经》[/B][/ALIGN][ALIGN=center][B]一、大足石刻《古文孝经》注译说明[/B][/ALIGN][ALIGN=center]曾长国[/ALIGN]
    大足石刻《古文孝经》刻于大足北山佛湾《赵懿简公神道碑》龛内龛外左右崖壁,分刻在六块石面上,通编为[FACE=Times New Roman]103[/FACE]号。据大足县志等有关文献记载:刻石面高[FACE=Times New Roman]280[/FACE]厘米,各石面宽[FACE=Times New Roman]130[/FACE]—[FACE=Times New Roman]155[/FACE]厘米不等。楷书文字竖刻[FACE=Times New Roman]66[/FACE]行,满行[FACE=Times New Roman]28[/FACE]字,字径[FACE=Times New Roman]8[/FACE]厘米,字距[FACE=Times New Roman]3[/FACE]厘米,行距[FACE=Times New Roman]6[/FACE]厘米,共计[FACE=Times New Roman]1819[/FACE]字。今碑漶蚀[FACE=Times New Roman]202[/FACE]字,校补[FACE=Times New Roman]143[/FACE]字,实存[FACE=Times New Roman]1617[/FACE]字(包括依稀可辩[FACE=Times New Roman]53[/FACE]字)。碑文首行前书“古文孝经”四字,末行署款“范祖禹敬书”五字。南宋孝宗之世([FACE=Times New Roman]1163[/FACE]—[FACE=Times New Roman]1194[/FACE]年)上石。民国三十四([FACE=Times New Roman]1945[/FACE])年,大足石刻考察团成员,著名金石学家马衡著有《大足石刻古文孝经校释》,称此刻始见于南宋王象之碑目,后人以为已佚。自王象之著录以后,湮没无闻者七百余年矣,乃世间罕有,学界称为“环宇间仅此一刻”。曾励侯先生根据马衡校释本,参照今文孝经对大足石刻《古文孝经》漶蚀文字再次进行校补,使之成为更臻完善的一部古文孝经,以飨读者,注释亦有可取之处,此次译文予以采用。大足石刻《古文孝经》未著分章字样,未列标题,未分段,亦未标点,各章之间只用“○”间开。曾励侯先生在校补和加注过程中除了标点断句、分段之外,还加上“某章”和小标题字样,以方便读者阅读。译文尊重原文,分章用“○”间开,改为横排,提行断开,并添加小标题,分段排版。由于资料缺乏,加之本人不才,差错在所难免,还请方家斧正。[ALIGN=center][B] [/B][/ALIGN][ALIGN=center][B]二、古 文 孝 经 注[/B][/ALIGN][ALIGN=center][B]曾[/B][B][FACE=Times New Roman] [/FACE][/B][B]励[/B][B][FACE=Times New Roman] [/FACE][/B][B]侯[/B][B][/B][/ALIGN][ALIGN=center][B][FACE=Times New Roman] [/FACE][/B][/ALIGN][ALIGN=center][B]第一章[/B][B][FACE=Times New Roman]  [/FACE][/B][B]开宗[/B][B][FACE=Times New Roman]1[/FACE][/B][B]明义[/B][FACE=Times New Roman][B]2[/B][B][/B][/FACE][/ALIGN]
    原文:[FACE=Times New Roman]  [/FACE]仲尼[FACE=Times New Roman][SIZE=3]3[/SIZE][/FACE]闲居[FACE=Times New Roman][SIZE=3]4[/SIZE][/FACE],曾子[FACE=Times New Roman][SIZE=3]5[/SIZE][/FACE]待坐[FACE=Times New Roman][SIZE=3]6[/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子曰:“参,先王[FACE=Times New Roman][SIZE=3]7[/SIZE][/FACE]有至德[FACE=Times New Roman][SIZE=3]8[/SIZE][/FACE]要道[FACE=Times New Roman][SIZE=3]9[/SIZE][/FACE],以[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0[/SIZE][/FACE]顺天下,民用[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1[/SIZE][/FACE]和睦,上下无怨。女[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2[/SIZE][/FACE]知之乎?”[FACE=Times New Roman]     [/FACE]曾子辟席[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3[/SIZE][/FACE],曰:“参不敏[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4[/SIZE][/FACE],何足以[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5[/SIZE][/FACE]知之。”子曰:“夫[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6[/SIZE][/FACE]孝,德之本,教之[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7[/SIZE][/FACE]所由生[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8[/SIZE][/FACE]。”复坐。吾语[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9[/SIZE][/FACE]女,身体发肤,受[FACE=Times New Roman][SIZE=3]20[/SIZE][/FACE]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FACE=Times New Roman][SIZE=3]21[/SIZE][/FACE],立身行道[FACE=Times New Roman][SIZE=3]22[/SIZE][/FACE],扬名于后世[FACE=Times New Roman][SIZE=3]23[/SIZE][/FACE],以显父母[FACE=Times New Roman][SIZE=3]24[/SIZE][/FACE],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FACE=Times New Roman][SIZE=3]25[/SIZE][/FACE],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FACE=Times New Roman][SIZE=3]27[/SIZE][/FACE]?聿[FACE=Times New Roman][SIZE=3]28[/SIZE][/FACE]修厥[FACE=Times New Roman][SIZE=3]29[/SIZE][/FACE]德。”[FACE=Times New Roman] [/FACE]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
      • 经验135
      • 文章6
      • 注册2010-11-15
      注解:
      ○1“开宗”,揭示该经宗旨——“以顺天下,民用和睦;”“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明义”,指出孝经的意义——“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3“仲尼”,孔丘,字仲尼,即孔子。○4“闲居”,无事闲坐。○5“曾子”,曾参,字舆,孔子的门徒。(个人见解,“名”和“字”,是相关的,常人读shen,应该can.“舆”是末子,与车有关的是“参乘。”)○6“待坐”,陪坐,可见曾子独其传。西汉,孔安国《古文孝经事》:“故夫子告其谊(通义)”,于是曾子喟然和孝之为大也,遂集而录之,名曰《孝经》。由此可见孝经的作者是曾参比较合适。○7“先王”,此指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8“至德”,最高尚的道德。○9“要道”,最重要的根本道理。○10“以”,其后省略之。(古文多这种用法)。○11 “用”,因此。○12“女”,通汝,你。○13“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站起来,离开坐位,表示恭敬。○14“敏”,聪明。○15“足以”,可以○16“夫”,发语词,引出议论。○17“教之”,教育。之是衬字,无意义。○18“所由生”,从此滋生的。○19“语”,告诉。“女”,同上。○20“受”,同授。“受之父母”,倒装父母授之。父母给的。○21“孝之始也”,行孝的初级阶段。“孝”,指本义。○22“立身行道”,成人立身处世。○23“扬名后世”,留下美名,流传后世。○24“以显父母”,以之使父母显贵。显是使动用法。○25“中于事君”,中年行孝,移孝为忠。这是广义的孝道。曾子说:“若事君不忠,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26“大雅”,指《诗经•大雅•文王》。○27“无念尔祖”,不想念你的祖先吗?○28“聿”yù ,不会造纸时用来写字的笔。作动词,用笔写。○29“厥”,其,指代祖先。

      点评:
      第一章就是第一部分,是书的总纲,以爱惜自身,幼年孝亲,中年孝君,晚年扬名显亲来概括孝的内容;以“德之本”,“教之所由生”来突出其意义。

      第二章  天子之孝

      原文:
      子曰○1:“爱亲者○2,不敢○3恶○4于人○5;敬亲者○6,不敢慢○7于人。爱敬尽○8于事亲○9,而○10德教○11加○12于百姓,刑○13于四海○14,盖○15天子之孝。”
      《甫刑○16》云:“一人○17有庆○18,兆民○19懒○20之。”

      注释:
      ○1“子曰”,孔子说。○2“爱亲者”,指爱自己父母的天子。○3“不敢”,孝是正大而庄严的,还有礼法制约,故言不敢。○4“恶”,恶恨,厌恶。○5“人”,三人称,泛指代词。他人,别人。其后省略了“的双亲”。 ○6“敬亲者”,指敬重自己父母的天子。○7“慢”,怠慢。○8“爱敬尽”,亲爱和敬重做到了完全彻底。○9“于事亲”,于,介词,介对象。事亲,指侍奉自己和他人的父母。○10“而”,连接上下句。○11“德教”,以德教化。○12“加”,使之加增。使动用法。○13“刑”,通型,典型,榜样。○14“四海”,国内。○15“盖”,前文所述不完全,译为大概。○16“甫刑”,篇名。作者吕侯,改封甫侯,故将《吕刑》改为《甫刑》。○17“一人”,一国仅此一人,乃天子。○18“庆”,天子孝顺他人的父母值得庆幸。○19“兆民”,指百姓。百万为兆。○20“懒”,靠他过好日子。

      点评:
      《孝经》以“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来点明天子之孝就是“要人爱,必先爱人;要人敬,必先敬人。如果天子对父老乡亲做到了爱和敬,天子也必然会收到爱和敬的回报。”

      第三章  诸侯○1之孝

      原文:
      子曰:“在上○2不骄○3,高而不危;制节○4谨度○5,满○6而不溢○7。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8;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9。富贵不离其身○10,然后保其社稷○11而和○12其民人○13。盖诸侯之孝。”
      《诗○14》云○15:“战战兢兢○16,如履○17薄冰。”

      注释:
      ○1“诸侯”,西周,春秋时,天子分封的各诸国的国君。不管国之大小,一律统称诸侯。有世代掌管封疆的权利,也有向天子国服役、交税、纳赋的义务。权位仅次于天子。○2“在上”,在万人之上。○3“不骄”,敬上爱下,谓不骄。不骄是不危的前提,因有不骄,所以不危。○4“制节”,节制开支,反对铺张。○5“谨度”,小心谨慎地奉行天子法度。 ○6“满”,自以为才高。○7“不溢”,水不往外流。比喻不炫耀自己,不小视别人。○8“长守贵”,长期守住自己显贵的权位。○9“富”,财产。○10“富贵不离身”,保持富贵。○11“保其社稷”,保住自己的国家。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权祭社稷,因而社稷成了国家的代称。○12“和”,使动用法,使民人和睦。○13“民人”,人民。○14“诗”,即《诗经》。汉代以前诗经只称为诗。汉武帝尊崇儒学,加上经字,才称《诗经》。○15“云”,说。○16“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怕出差错的样子。○17“履”,践踏,踩。

      点评:
          诸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具有这种权位的人,最容易犯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和尽情享乐,挥霍无度两大弊病。任居其一,都能导至身败名裂,国破家亡。由此看来,官高必险。故孔子特地劝其戒之。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
        • 经验135
        • 文章6
        • 注册2010-11-15
        第四章  卿大夫之孝

        原文:
        子曰:“非先王○1之法,服不敢服○2;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3;非先王德,行不敢行○4。是故○5非法不言○6,非道不行○7;口无择○8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过错○9,行满天下无怨恶○10。三者备○11矣,然后能守其宗庙○12。盖卿大夫○13之孝也。”
        《诗》云:“夙○14夜匪○15懈○16,以事一人○17。”

        注释:
        ○1“先王”,指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2“服不敢服”,不合法的衣服不敢穿。后“服”是动词。○3“言不敢道”,不合法的语言不敢说。○4“行不敢行”,不合道德的行为,不敢去做。○5“是故”,所以,因此。 ○6“非法不言”,不合礼法的话就不说出口。言必守法。○7“非道不行”,不合道德的事就不去做。行必守道。○8“择”,或者这样,或者那样。“无择”,就是只能这样,不能那样。○9“无过错”,语言没有过失。○10“无怨恶”,因守道,所以,其行为没有使人埋怨和厌恶的地方。○11“三者备”,服、言、行全遵守规定。○12“宗庙”,祭祀祖先的家庙。○13“卿大夫”,即上大夫。比大夫略高。诸侯国的卿大夫比周王朝的卿大夫低一级。天子和诸侯他都要侍奉好。○14“夙”,早晨○15“匪”,通非,不。○16“懈”,懈怠○17“一人”,指周天子。

        点评:
        此章讲卿大夫之孝。“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强调了卿大夫言必从法,行必守道的专一性,其中两个“不”字和两个“无择”,可作每个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文中的“服、言、德”,体现出当时的法。法是用来约束人的,与民主、自由相反相成的。使用民主,应在集中指导下实行民主;正确的自由是不妨碍他人自由而自由。

        第五章  士○1官之孝

        原文:
        资于事父以事母○2,而爱同○3;资于事父以事君○4,而敬同○5。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6,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7;以敬事长则顺○8。忠顺不失以事其上○9,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10。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11。”

        注释:
        ○1“士”,此指低级官员。如乡士、方士、朝士、都士、家士。○2“资于事父以事母”,以同量的物资事父母。○3“而爱同”,对父母的爱是同等的。○4“资于事父以事君”,同量的物资事父亲和国君。○5“而敬同”,对父亲和国君的敬意是同等的。 ○6“兼之者,父也”,能同时得到爱意和敬意,只有父亲。○7“以孝事君则忠”,士官将孝移到国君身上,便是对国尽忠。○8“以敬事长则顺”,士官将敬移到长辈、长官身上,便是顺从。○9“忠顺不失以事其上”,保持尽忠和顺从,又用它来事奉国君、诸侯、卿大夫。○10“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然后能持久享受俸禄和统治一方宗族的地位。○11“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早起晚睡,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千万不要因不忠不顺羞辱了父母。

        点评:
        从第二章到第五章,从不同的政权级别特征,制订了统治阶级四种人的孝道。四种人的孝道,有交互性,如天子应博爱,人人都应博爱。即是说各级都可以行规定天子行的孝道,天子也可行规定各级行的孝道。这就扩大了孝的意义和作用。
        本章说明士官应当遵循的孝道,士官是下级官,朝廷征收赋、税。加派兵役、劳役,都要经过他们去完成,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当受罚。因此,士官应当“以孝事君”,“以敬事长”, “忠顺不失”,方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第六章  庶人○1之孝

        原文:
        子曰:“因○2天之道○3,因地之利○4,谨身节用○5,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天子以下至庶人,孝无终始○6,而患不及者○7,未之有也○8。
        曾子曰:“甚哉○9,孝之大也○10!”

        注释:
        ○1“庶人”,无官位的平民百姓,奴婢不在之列。○2“因”,根据。○3“天之道”,天的变化规律。如寒、热;阴、晴;旱、涝;风、雨;雷、电等等。○4“地之利”,根据土质肥瘦、盐碱、松紧,保墒湿度,地势高低等等,因地制宜,获得好收成。○5“谨身节用,以养父母”,细心盘算,省吃俭用,将节省下来的钱,孝养父母。○6“孝无始终”,始终,是偏意复词。行孝是有始无终的,只要父母在世就要尽孝,死后要安葬,要祭祀,总之儿子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报不完的。○7“而患不及者”,而担心做不到终身行孝的人。○8“未之有也”,未有之也。之,指代担心做不到终身行孝的人。○9“甚哉”,从句中提出来,独立成句,表示突出其感叹之情。○10“孝之大也”,孝道的意义确实非常博大精深。有承上启下作用。

        点评:
        第二章到第六章,合称为五孝。是第二部分。第六章讲的是孝的本意,即庶人之孝。庶人就是平民、老百姓。当儿女的要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奉养父母。父母为子女受了许多辛苦,又给子女许多恩惠。子女尽孝、报恩是天经地义的。

        第七章  孝通三才○1

        原文:
        子曰:“夫孝○2,天之经○3,地之义○4,民之行○5。天地之经○6,而民是则之○7,则天之明○8,因地之义○9以顺天下○10,是以○11其教○12不肃而成○13,其政不严而治○14。”

        注释:
        ○1“三才”,指天、地、人。古人认为天与地和人一样,同是有作为有才干的,故称三才。○2“夫孝”,引出有孝的议论。○3“天之经”,天道。风雨、雷电、阴晴……季节变化的规律。○4“地之义”,地道。地分盐醎,山分高下,水分流塞,土分肥瘦。它们对人都作出了无私的奉献,这就是地的义举。○5“民之行”,孝是人的最为根本的品行。○6“天地之经”,天道地道。天地规律。○7“民是则之”,百姓因此将它作为准则。“是”,因此。实际是说孝道合乎天道。资料: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水为冬,金为秋,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诸父(每人之父)所为,其子皆奉承而续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尽为人之道……由此观之,父授予受之,乃天之道也。○8“则天之明”,则,效法。天,指三光。明,光明磊落品行。日月经天,顺轨运行,不生祸于人;它的身影,众目昭彰,无论圆缺,都公之于众;阳光是生命之宝,它无私奉献于人和自然,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安,这怎能不使人颂扬。故过去家家的神龛上供奉“天地君亲师”。○9“因地之义”,沿袭地的正大行为。○10“以顺天下”,以正大义举来顺服天下人。○11“是以”,是,此。以,因。因此。○12“其教”,指孝经之教。○13“不肃而成”,不必做出老气横秋的样子,就把百姓教育好。○14“其政不严而治”,曾子主张以孝治天下。统治者可以不露声色就能把天下治好。

        点评:
        此章讲《孝经》意义和作用。孝道通天道、地道、民道。因孝道顺了民心,百姓必然顺乎王道。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
          • 经验135
          • 文章6
          • 注册2010-11-15
          第八章  以孝化民

          原文:
          子曰:“先王○1见教○2之可以化民○3也,是故先○4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5;陈○6之以德义,而○7民兴行○8;先之以敬让○9,而民不争○10;导之以礼○11乐○12,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13,而民知禁○14。”
          《诗○15》云:“赫赫○16师○17尹○18,民具○19尔○20瞻○21。”

          注释:
          ○1“先王”,指尧、舜、周文王、周武王。○2“见教”,教,指七章中的“其教”实际指孝。○3“可以化民”,可以教化百姓。指七章中的“不肃而成”。○4“先”,首先施行,带头去做。“先之以博爱”与“晓之以礼,动之以情”的句式同。○5“民莫遗其亲”,百姓就没有遗弃自己的亲人。○6“陈”,陈述,此指教育。“陈之以德义”与“先之以博爱”句式相同。○7“而”,顺接连词。○8“民兴行”,百姓就兴起德义的品行。○9“敬让”,敬,尊敬、敬重。让,谦让、忍受。○10“不争”,不争名利。○11“礼”,主要指周礼。由王朝掌握有五礼:祭祀的吉礼、冠婚的嘉礼、待客的家的宾礼、军旅的军礼、丧葬的凶礼。在民间有六礼:冠、婚、乡、祭、乡饮酒、相见之礼。○12“乐”,乐是通过幽美弦律表现感情的高雅艺术。不同国藉,不同种族,不分阶级都可享受其美。音乐可以增进个人修养,也可联络众多情谊,还可鼓舞势气。故儒家认为礼乐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13“示之以好恶”,以好恶示之。把该爱什么,厌恶什么都向百姓明示。○14“知禁”,应承前句而解,故此句有省略。补出省略意,此句应为百姓便知提倡什么禁止什么。○15“诗”,指《诗经•小雅•节南山》。这是一首执政者的诗,孝经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16“赫赫”,声威显赫,很有气派。○17“师”,指太师,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首,是周朝最高的官职。○18“尹”,太师的姓。○19“具”同俱,都。○20“尔”,你。○21“瞻”,仰望。(尔是代词,代词作宾语,“以置于动词之前”。)

          点评:
          本章强调实施教化,以孝化民的重要性。教育是立国之本。故圣明的国君以博爱、德义、敬让、礼乐、好恶对民教育。获得了“民莫遗其亲、民兴行、不争、和睦、知禁”等效果。由此可见,推动社会前进要靠教育。

          第九章  明王孝治

          原文:
          子曰:“昔者○1明王○2之以孝治天下○3也,不敢遗○4小国之臣○5,而况于公、侯、伯、子、男○6乎。故得万国○7之欢心○8,以事其先王;”
          “治国者○9,不敢侮○10于鳏寡○11,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12;”
          “治家○13者,不敢失于臣○14妾○15,而况于妻子○16乎。故得人○17之欢心,以事其亲○18。”
          “夫○19然○20,故生则亲安之○21,祭则鬼享之○22,是以天下和平,灾害○23不生○24,祸○25乱○26不作○27,故○28明王之以孝治天下○29如此。”
          《诗○30》云:“有觉○31德行,四国顺之○32。”

          注释:
          ○1“昔者”,者在时间词之后,无意义。从前,过去。○2“明王”,圣明的君王。是从称颂的角度称呼之。○3“以孝治天下”,指出章旨。○4“遗”,遗弃,轻视。○5“臣”,小国的使臣。《群书治要》:“古者,诸侯岁遣大夫聘问天子无恙。天子待之以礼,此不遗小国之臣也。”○6“公、侯、伯、子、男”,周天子分封诸侯的五等爵位。○7“万国”,指全国的诸侯国。○8“欢心”,使心欢,高兴。○9“治国者”,指天子或诸侯。○10“侮”,轻视、凌辱。○11“鳏寡”,老而无妻称鳏夫,老而无夫称寡妇。○12“先君”,天子或诸侯的祖先。○13“家”,指卿大夫受封的采邑。“治家者”,则指卿大夫。○14“臣”,古代官与民,皆称臣。○15“妾”,小妻。偏房。○16“妻子”,妻子和儿子。○17“人”,全家人。○18“亲”,卿大夫的双亲。○19“夫”发语词,引出议论。○20“然”,承顺连词,前后的意思都是实有其事,译为是这样的。○21“生则亲安之”,父母活着,过上安适生活。○22“祭则鬼享之”,父母死后也能享受子女的祭品。○23“灾害”,自然灾害。○24“生”,发生。○25“祸”指人为的祸事。○26“乱”,指造反。○27“作”,发作,发生。○28“故”,所以。○29“明王之以孝治天下”,照映开头“明王以孝治天下。”突出章旨。○30《诗》,指《诗经•大雅•抑》。○31“觉”,通秸。高大,大。○32“四国顺之”,四方各国,都来归顺有大德之君。

          点评:
          本章重点突出明王以孝治天下,获得各诸侯国的欢心,实现了“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的目标。“治国者,治家者”,是明王的下属,受其影响而施以孝治,“得百姓之欢心”,“得人之欢心”,是作明王孝治成果的延伸。如果将“明王,治国者,治家者”的成果并列,就混乱了文章的意脉。

          第十章  孝伦圣德○1

          原文:
          曾子曰:“敢问○2,圣人之德其○3无以○4加于孝乎○5?”
          子曰:“天地之性○6,人为贵○7,人之行○8,莫大于孝○9,孝莫大于严父,严父○10莫大于配天○11,则周公其人也○12。”
          昔者○13,周公郊祀○14后稷○15以配天○16,宗祀○17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18。是以四海之内○19,各以其职来助祭○20。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21?
          故亲生之膝下○22,以○23养父母日严○24。圣人因严以教敬○25,因亲以教爱○26。圣人之教不肃而成○27,其政不严而治○28,其所因者,本也○29。

          注释:
          ○1“孝伦圣德”,孝与圣德相等。○2“敢问”,要问而不敢问,表委婉语气。含冒昧、大胆之意。○3“其”,它。复指圣人之德。○4“无以”,是否可以。○5“加于孝乎?”,比孝更高尚吗?○6“天地之性”,天地之间的道理。○7“人为贵”,人是最宝贵的。○8“行”,各种品行。○9“莫大于孝”,没有比孝更高尚的。(注意,不可理解为人的各种品行低于孝。)○10“严父”,尊严的父亲。○11“配天”,天帝的配神。○12“则周公其人也”,就是周公这样的人。周公,姬姓,名旦,周武王之弟。曾助武王推翻商朝,创建周朝。武王薨,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削平叛乱,稳定了周初政权。他的著作很多,是西周的大政治家。○13“昔者”,曾经、过去。○14“郊祀”,在京郊祭天。○15“后稷”,名弃,周人的始祖。○16“后稷以配天”,以配天祭后稷。○17“宗祀”,姬氏的宗族祭祀。○18“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在朝堂以配上帝的名义祭周文王(姓姬名昌,周公之父)○19“四海之内”周天子的国内。○20“各以其职来助祭”,诸侯皆依照公、侯、伯、子、男的职位纳贡,资助祭祀完成。○21“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前后呼应,回答了问句。“乎”,译为呢?○22“膝下”,指子女。○23“以”,因此。○24“日严”,日益尊严。○25“因严以教敬”,根据子女对父母的尊重而进行尊敬父母的教育。○26“因亲以教爱”,根据血亲关系,而教育子女敬爱父母。○27“不肃而成”,不需用严厉的措施,就收到了成效。○28“不严而治”,无需严厉的法令,就治好了国家。○29“其所因者,本也”,周公所依靠的是道德的根本道德,——孝道。

          点评:
          第七、八、九、十章.是第三部份。论述孝之意义和作用。
          第七章,论述孝的意义,贯通天地人。
          第八、九两章写先王,明王以孝治国及其效果,第十章写圣人周公以孝治国及其成效。这三章讲到的内容,既是希望明王和贤臣严于律己,也是希望明王和贤臣作百姓的典范。
          无论孔子的仁治,曾子的孝治;还是先王明王的王治,周公圣人的圣治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十一章  天性关系

          原文:
          子曰:“父子之道○1,天性;君臣之义○2。父母生之○3,续○4莫大○5焉;君亲○6临○7之,厚莫重焉○8。”

          注释:
          ○1“父子之道,天性”,父严子孝的父子关系是天然行成的。○2“君臣之义”,根据前句推断此句后省略“亦天性”二字。句意君爱臣,臣忠君也是天然行成的。(未生一个天子先生五百诸侯。)“义”,其正行为,指君爱臣,臣忠君。○3“之”,代词,指父母之子。○4“续”,继续,传宗接代,没有断香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5“大”,重要。“莫大焉”,没有比传宗接代更重要。○6“君亲”,国君、父亲。○7“临”,统治,管理,养育。○8“厚莫重焉”,没有比这更厚重的了。

          点评:
          第十一章,讲父子君臣是天性关系。说明子当尽孝,臣当尽忠的道理。

          第十二章  善恶对举

          原文:
          子曰:“不爱其亲○1,而爱他人者○2,谓之悖德○3;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4,谓之悖礼○5。”
          “以顺则逆○6,民无则焉○7。不在于善○8,皆在于凶德○9,虽得之○10,君子所不贵。”
          “君子则不然○11,言斯可道○12,行斯可乐○13,德义可遵○14,作事可法○15,容止可观○16,进退可度○17,以临其民○18。是以○19其民畏而爱之○20,则而象之○21,故能成其德教,而行政令○22。”
          《诗○23》曰:“淑人○24君子,其仪不忒○25。”

          注释:
          ○1“不爱其亲”,若不爱自己的双亲。○2“而爱他人者”,从前句看出此句有省略。补上则为“而爱他人之亲者,”○3“悖德”,违背道德。○4“而敬他人者”,却敬重他人的双亲。而是转折连词。○5“悖礼”,违背《周礼》。○6“以顺则逆”,“以顺”,以之顺。之,代“悖德、悖礼”。“顺”,使之顺从。句意,以悖德礼之政使人顺从,人就要造反。○7“民无则焉”,百姓就失去了准则。○8“不在于善”,不在乎行善。○9“凶德”,行凶之德。以强凌弱也。○10“虽得之”,用强夺的手段,即使得到了财产、权位。○11“君子所不贵”,贵,以之为贵。句意,在有道之人的眼里不以之为贵。认为是下贱之物。○12“言斯可道”,“斯”,乃,是。说话是有道理的。○13“行斯可乐”,品行是合乎礼乐的。○14“德义可遵”,其人之道德,义气是应该遵从的。○15“作事可法”,其人作事是可以效法的。○16“容止可观”,容颜端庄,举上风雅,令人欣赏。○17“进退可度”,进取和谦让是有分寸的。○18“以临其民”,以之(言、行、德义、作事、容止、进退)接触百姓。“其”,衬字,无意义。“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歌词中的“那个”,就是这个“其”字。○19“是以”,是,此,这。以,因,因此。○20“畏而爱之”,既怕他,又爱他。○21“则而象之”,以他作准则,象同像,于百姓都像他了。包含官司也敬畏百姓之意。○22“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所以能以德教化百姓,又能推行政策法令。○23《诗》,《诗经•曹风•鸤鸠》。○24“淑人”,美好,善良,有德行的人。○25“其仪不忒”,他的仪表是无差错的。

          点评:
          第十二章先以反面论述,悖德悖礼,得其恶果;后从正面论述,得其效果;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德政而行政令。对比之下,自然会择其善者。

          第十三章  五备三戒

          原文:
          子曰:“孝子之事亲,居○1则○2致○3其○4敬○5,○6养○7则致其乐○8,○9病则致其忧○10,丧则致其哀○11,祭则致其严○12。五者备矣○13,然后能事亲○14。”
          “事亲者,居上不骄○15,为下不乱○16,在丑不争○17。居上而骄则亡○18,为下而乱则刑○19,在丑而争则兵○20。此三者○21不除,虽日用三牲○22之养,○23犹为不孝○24也。”

          注释:
          ○1“居”,居家,住在家中。○2“则”,就。○3“致”,尽,尽力。○4“其”,他俩,指父母。○5“敬”,用恭敬的态度。○6“居则致其敬”,父母在家中时,要以恭敬的态度尽力侍奉他们。○7“养”,瞻养,指送茶,饭。○8“乐”,和颜悦色。○9“养则致其乐”,送茶水和瞻仰要尽量做到和颜悦色。○10“病则致其忧”,父母生病时要高度的担心和忧虑。○11“丧则至其哀”,料理父母丧事时,要有极度的哀痛。○12“祭则致其严”,在三年的服丧期满后,祭祀亡父亡母要尽量做到庄重严肃。○13“五者备矣”,居、养、病、丧、祭五者全做到了。○14“然后能事亲”,之后才能称得上事亲孝了。○15“居上不骄”,身居高位不骄傲自满。○16“为下不乱”,在弱人之下,不作乱。即是俯首贴耳地服从上级。○17“在丑不争”,“丑”,众也,平凡也。处于平凡地位,不与他人争高下。○18“则亡”,就会招来杀身之祸。○19“则刑”,就会触犯刑法。○20“则兵”,就会兵戈相见。○21“三者”,在上骄,在下乱,在丑争。○22“三牲”,指猪、牛、羊。后来猪、鸡、鱼也称三牲。○23“虽日用三牲之养”,即便天天用肉供养父母。○24“犹为不孝”,仍然是不孝之徒。

          点评:
          第十三章,提出孝行必须做到五备三戒,实际上也是正反对举,指出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

          第十四章  不孝恶极

          原文:
          子曰:“五刑○1属○2三千○3,而罪○4莫大于不孝○5。要君○6者,无上○7;非圣○8人者,无法○9;非孝○10者,无亲○11,此○12大乱之道也○13。”

          注释:
          ○1“五刑”,《尚书》记载,刑法有墨刑、劓刑、剕刑、大辟五种刑法。简称五刑。○2“属”,隶属。○3“三千”,共三千条罪行(处以刺墨的一千条,割鼻的一千条,断足的五百条,破坏男人生殖器和女人的生殖机能的三百条,死刑二百条,共三千条。)○4“罪”,三千条所属之罪。○5“莫大于不孝”,没有大过不孝的罪恶。○6“要君”,要挟威胁国君。○7“无上”,目无皇上。○8“非圣”,非通诽,诽谤。诽谤圣人。○9“无法”,目无王法。○10“非孝”,诽谤孝子。○11“无亲”,否定行孝,就反映出他的心中也无父母。○12“此”,指无上,无法,无亲。○13“大乱之道也”,是酿成大乱的根源。

          点评:
          此章指出,不孝是罪大恶极,又提出一个三戒。十一至十四章是第四部分,先以君臣、父子的关系领起,说明子尽孝,臣尽忠则为天职;十二、十三章都以善恶对举的写法,告诉读者要做到五备、三戒。最后指出不孝是罪大恶极,“无上,无法,无亲”是绝对不能犯的。为移孝至忠,打下基础。

          第十五章  敬者悦礼

          原文:
          子曰:“教民○1亲爱○2,莫善于孝○3;教民礼顺○4,莫善于弟○5;移风易俗○6,莫善于乐○7;安上治民,莫善于礼○8。”
          “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9,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10,则臣○11悦。敬一人○12而千万人悦,所○13敬者寡○14而悦者众○15,此谓之要道○16。”

          注释:
          ○1“教民”,以孝道教育百姓。○2“亲爱”,相亲相爱。○3“莫善于孝”,没有比孝更好。(形容词之后的“于”表比较。)○4“礼顺”,指长幼、尊卑、贵贱的等级顺序。○5“弟”,通悌。本义是敬兄长,引申为顺从长上。○6“移风易俗”,移和易,都是变更之意。改变旧风俗。○7“乐”,音乐。儒家认为爱好音乐,是人的本性,对陶冶个人情操,净化社会风气,激励人奋斗都有积极作用。○8“礼”,礼制、礼教。儒家认为礼的作用是“正君臣父子之别,明男女长幼之序。”这里说“礼者,敬而已矣”,即是说对人恭敬就是礼。○9“敬其父,则子悦”,做了尊敬父亲的事,儿子就会感到快乐。○10“君”,天子,国君。○11“臣”,臣子与百姓。○12“一人”,指天子或国君。○13“所”,表被动。○14“所敬者寡”,被尊敬的人少。○15“众”,多。○16“要道”,本指孝道,此指敬君之乐。

          点评:
          扩大孝的范围讲孝道,发扬光大孝道精神。此章顶接第一章“先王有至德要道”,作深述。


          第十六章  教人三敬

          原文:
          子曰:“君子○1之○2教以孝也○3,非○4家至○5而日见之○6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7;教以弟○8,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教以臣○9,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10。”
          《诗○11》云:“岂弟○12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13其○14孰能○15顺民如此其大者乎○16?”

          注释:
          ○1“君子”,有德的人。○2“之”,无意义。○3“教以孝也”,用孝道教育人。○4“非”,不是。○5“家至”,到别人家中。○6“日见之”,每天当面教育。含有未尽之意,只要自己以身作则,自然会感化别人(重视身教)。○7“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这是倒装句,因为要敬天下各别的父亲,所以要教以孝。○8“弟”,同悌。敬兄长,顺从长上。○9“臣”,天子在祭祀时,要向皇尸(活人扮的受祭者)行臣子礼。○10“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因为要使民敬奉历代的国君,所以要教育国君像臣子那样谦逊谨慎。○11《诗》,《诗经•大雅•泂酌》。○12“岂弟”,与恺弟、恺悌、凯弟同。意祥和,平易近人的样子。○13“非至德”,如果没有最高的道德。○14“其”,无意义。○15“孰能”,谁能。○16“顺民如此其大者乎”,使民极端顺从,作用会有如此大呢?

          点评:
          本章提出发扬光大孝悌精神,做到三敬。三敬就是敬天下人之父,敬天下人之兄,敬天下人之君。
          三敬就是要道。

          第十七章  无所不通

          原文:
          子曰:“昔者○1明王,事父教○2,故事天明○3;事母孝,故事地察○4;长幼顺○5,故上下治;天地明察○6,神明彰○7矣。”
          “故○8虽天子,必有尊○9也,言有父也○10;必有先○11也,言有兄也○12。宗庙致敬○13,不忘亲也○14;修身慎行○15,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16矣。孝悌之至○17,通于神明○18,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诗○19》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20,无思不服。”

          注释:
          ○1“昔者”,从前,过去。○2“事父教”,一面侍奉父亲,一面听父教诲。(省略“因”)○3“故事天明”,所以侍奉到天亮。○4“察”,擦黑,黄昏。○5“长幼顺,故天下治”,因长幼和顺,所以上上下下都治理好了。○6“明察”,察看明白。○7“彰”,表彰,施福。注意:这段用了四个因果句。○8“故”,所以。前面有“事父教”,所以说“必有尊。”○9“尊”,指天子尊敬的人。○10“言有父也”,讲到先父的功勋。○11“先”,形容词用如名词。指先诞生的人。○12“言有兄也”,表示谦让,夸耀兄长。○13“宗庙致敬”,在家庙祭祀祖先。○14“不忘亲也”,不忘记亲人。○15“修身慎行,巩辱先也”,加强修养,谨慎行事,生怕羞辱了祖先。○16“著”,知著,使之著。使鬼神彻底明白。○17“孝悌之至”将孝敬父母,顺从长上做到了家。○18“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既能通神,又能在国内国外发扬光大,真是通达无阻。○19《诗》,《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20“自西自东,自南自北”,从西到东,从南到北。○21“无思不服”,没有不归顺的。“思”,语助词,无意义。“服”,服从,归顺。

          点评:
          本章极力称道,孝通天地,也通鬼神;既通中国,也通世界;既通天子,也通臣民。它无所不通,作用颇大哉!

          第十八章  三移流名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1,故忠可移于君○2;事兄悌○3,故顺○4可移于长○5;居家理○6,故治○7可移于官○8。是故○9,行成于内○10,而名立于后矣○11。”

          注释:
          ○1“君子之事亲孝”,指十七章“事父教,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这是对父母之忠心。○2“故忠可移于君”,所以可将忠于父之忠心移向国君。“故忠”,指原来的对父母的忠心,所以称故忠。意为将对父母的忠心移向国君。这是《古文孝经》得天子、诸侯、卿大夫青眼常垂及竭力推崇之精华。○3“事兄悌”,以悌事兄,用敬、爱对待兄长。○4“故顺”,指原来对兄长的顺从态度。○5“移于长”,由顺从兄长移向顺从长上。○6“居家理”,居家理事,整治家政。○7“故治”,指原来怎样治理好家的。○8“移于官”,意译,将治家的方法移向治国。○9“是故”,以为(认为)是,所以说。○10“行成于内”,行成,今为形成。指德、才成熟。○11“名立于后矣”,名声就能向后世流传。

          点评:
          扬名显亲,是一生之孝的最高境界和追求。本章重在阐明移孝道于忠君治国,达到扬名显亲的道理。
          十五至十八章,是第五部分。先讲三敬使人悦,故当三敬;孝无所不通,故当三移:移孝至忠,移悌至长,移治家于国。移孝至忠,最受欢迎。

          第十九章  闺门之礼

          原文:
          子曰:“闺门○1之内,具礼矣乎○2?严父严兄○3,妻子臣妾○4,犹百姓之役也○5。”

          注释:
          ○1“闺门”,此指家门。○2“具礼矣乎”,具备了礼吗?○3“严父严兄”,有严父严兄的教管。《礼纬含文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4“妻子臣妾”,妻子、儿子、臣子、小老婆。这些人都在“三纲”束缚之中。说明闺门之中也有礼教。○5“犹百姓之役也”,好像是百姓中的役夫。“役夫”,是对人的贱称。

          点评:
          本章反映家庭之中也有礼教,虽不反对,但批判其过严,反映出曾子尊重人权的进步思想。

          第二十章  不争不孝

          原文:
          曾子○1曰:“若夫○2慈爱○3恭敬,安亲○4扬名,参○5闻命○6矣。敢问○7,从父子令○8,可谓孝乎○9?”
          子曰:“是何言与○10,是何言与?昔者○11,天子有争臣○12七人○13,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14,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15,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16,则身不离令名○17;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18。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弗争于父,臣不可以弗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焉得为孝乎?”

          注释:
          ○1“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的高徒。○2“若夫”,如果说。夫,仍起引出下文的作用。○3“慈爱”,指子女对父母之爱,即指夫子讲的孝道。○4“安亲”,使父母安身。○5“参”,指曾子。○6“闻命”,听从老师的教诲,并且从命而行。○7“敢问”,岂敢问,不敢问。谦词,使语气委婉。○8“从父之令”,儿子不管是与非,无条件地服从父亲的命令。○9 “可谓孝乎?”可以说得上孝吗?○10“是何言与”,与同欤,吗,呢,这成话吗?○11“昔者”,从前,过去。○12“争臣”,争同诤。直言规劝的臣子。○13“七人”三公四辅七种人。“三公”,指太师、太保、太傅。“四辅”,指左辅、右弼、前疑、后丞。○14“五人”指诸侯的辅政大臣。即司马、司空、司徒、内史、外史。○15“三人”,卿大夫的家臣。即家相、宗老、侧室。○16“争友”,士官中能直言规劝自己的朋友。○17“不失令名”,不失官职。令,官也,如县令。○18“不义”将亲人陷于危险、受辱、作出非人之行为皆属不义。荀子认为,凡不义之事,皆必谏。

          点评:
          第二十章,强调直言规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父、友。规劝者即使所谏有偏,其动机也是好的。却招至亡命受贬,多不应该啊。 此章还表明应以理为准,不应以人为准。
          十九、二十皆有纠偏之意,可划为第六部分。

          第二十一章  君子事上

          原文:
          子曰:“君子事上○1,进○2思尽忠,退○3思补过○4,将顺其美○5,匡救其恶○6。故上下能相亲○7。”
          《诗○8》云:“心乎爱矣○9,遐不谓矣○10;心中藏之○11,何日忘之○12。”

          注释:
          ○1“事上”,此指侍奉皇上。○2“进”,升迁,入朝做官。○3“退”,被贬离朝,或作地方官,或为民。○4“补过”,出为地方官人员中,有的是犯错而下放,故补过。○5“将顺其美”,将我美德去顺从他的美政。○6“匡救其恶”,纠正补救他的错误。○7“故上下相亲”,唐玄宗注:下以忠事上,上以义接下,君臣同德,故相亲。○8《诗》,《诗经•小雅•隰原》。○9“心乎爱矣”,对那位君子,我心中非常爱也。○10“遐不谓矣”,因路程太远,没法告诉。○11“心中藏之”,只好将爱心藏在心里。○12“何日忘之”,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借琪诗表达文中君子之爱。

          点评:
          宋朝范仲淹吸取精华“进思尽忠,退思补过”,道出了天下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章所讲,何其相似乃尔。

          第二十二章  终孝子事

          原文:
          子曰:“孝子之丧亲,哭不偯○1,礼不容○2,言不文○3;服美不安○4,闻乐不乐○5,食旨不甘○6,此哀戚○7之情。”
          “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8,不灭性○9。此圣人之政○10;丧不过三年○11,示民有终○12。”
          “为之棺、椁○13、衣、衾○14而举之○15;陈其簠稂○16而哀戚之;擗踊○17哭泣哀以送○18之;卜○19其宅○20兆而安厝○21之;为之宗庙○22,以鬼享之○23;春秋祭祀,以时○24思之。”
          “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25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终矣○26。”

          注释:
          ○1“哭不偯”,哭丧不能像孩子哭泣。应该像唱歌那,拖声遥遥,并有抑扬顿挫。注意:“偯”,读yi,哭有余声。“哀”,读ai,悲伤。音意不通,不可作通假字看待。○2“礼不容”,在服丧期间,不可修饰打扮。○3“言不文”,说话不之乎者也的。“文”,文彩。○4“服美不安”,“服”穿衣服。在丧期如果孝子穿了华丽的衣应感到不自在。○5“闻乐不乐”,听到乐音,也不快乐。○6“食旨不甘”,“旨”,美味之食物。吃到味美的食物,也不觉香甜。○7“戚”,忧愁。○8“生毁”,活鲜鲜的人被忧愁毁坏了。○9“不灭性”,性,性命。不可造成生命之忧。○10“政”,法令,规定。○11“三年”,小孩三岁才离开父母的怀抱,故以服丧三年报恩。○12“示民有终”,表示服丧结束。○13“为之棺、椁”,造好内棺和外棺。○14“衣、衾”,穿好寿衣,盖上被子。○15“举之”,出行。《周礼•地官•师氏》:“王举则从。”○16“簠稂”,盛食的方形器皿和圆形器皿。○17“擗踊”,悲痛时捶胸顿脚。○18“送”,送葬。○19“卜”,占卜。烧龟壳测吉凶。○20“宅”,指墓地、墓园。○21“安厝”,安放、安埋。○22“为之宗庙”,修建宗族庙。○23 “以鬼享之”,使亡灵享受后人的祭品。○24“以时”,按照时间。○25“生民之本”,活着的人,该尽的孝道。○26“终矣”,做完了。

          点评:
          讲父母死了,作为孝子要深感伤心悲痛,隆重办理丧事沉痛悼念,四时祭祀、寄托哀思,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孝子。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
            • 经验135
            • 文章6
            • 注册2010-11-15
            三、大足石刻《古文孝经》译文
            曾长国
            ○开宗明义章一
            孔子无事闲坐,曾子一旁陪坐。
            孔子说:“曾参,古时候的圣君如尧,舜、禹等有最高的道德准绳和品行,用来归顺天下的百姓,使百姓和睦。你知道是什么吗?”
            曾子站起来,恭敬地对孔子说:“学生不聪明,生性愚钝,怎么能知道这么重要的道理呢?”
            孔子说:“那就是孝啊!孝是道德的根本,教化就是由此产生的。你坐吧,我讲给你听。一个人的身体,四肢,头发,皮肤都是父母给的,不能随便损坏和伤残,这是孝的开始;建立功业,立身处事,扬名后世,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才是孝的最高境界。所以,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做起,然后是为 君王,为国家效力,最终是成就自己的事业,光宗耀祖,扬名后世。”
            《诗经•大雅》里说:“怎么能不想念自己的祖宗呢?要发扬光大祖先的美德啊!”
            ○天子章二
            孔子说:“热爱自己父母的人(天子),对于别人的父母就不会厌恶;孝敬自己父母的人(天子),就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能够用爱心孝心去待奉父母双亲,用道德去教育感化天下的百姓,使自己成为天下百姓学习效法的榜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子的孝道啊!”
            《尚书•甫刑》里说:“只要一个人(天子)有善行,天下的百姓就会信赖和拥护他。”
            ○诸候章三
            孔子说:“处在高位上不骄傲,官再大、职位再高也不会有危险。要节制自身的操守、行为,遵守天子的法度;权位高了,不要自满,这样才没有危险,才能长久守住自己权贵的地位;财富多而不铺张奢侈,这样才能长久地保住自己的财富。拥有了权利、地位、财富、才能更好地保卫国家,使百姓安定,和睦向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诸候的孝道啊!”
            《诗经》上说:“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就象面临万丈深渊,踩在薄冰上行走一样,小心谨慎,审时度世,这样才能长久地保持富贵。”
            ○卿大夫章四
            孔子说:“不符合先王圣君所规定的礼仪服饰,不敢穿戴;不符合先王圣君所规范的言语,就不敢说;不符合先王圣君道德准则的事,就不敢做。总之不符合法度规定的话不说,不符合道德准则的事不做,这样,开口就不必选择语言,做事就不必谨小慎微考虑行为。言语传遍天下,也不会有什么过失和错误,行踪走遍天下,也不会招来什么怨恨。只 要在服饰、言语、行为这三方面都能遵守规章礼法,就能保全国家社稷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卿大夫的孝道啊!”
            《诗经》上说:“从早到晚都不能懈怠,放松自己,要尽力去待奉天子。”
            ○士官章五
            用孝敬父亲的方法去孝敬母亲,爱心相同;用侍奉父亲的方法去侍奉君主,敬意相同。 所以,侍奉母亲要取其爱心,侍奉君王要取其敬意。侍奉父亲,则既要有爱心,还要有敬意。所以说用孝道侍奉君主就表示忠心,用敬意侍奉长辈就表示顺从。既有忠心,又能顺从,并能用来侍奉君主和上级,然后才能保全自己的奉禄和职位,有条件祭祀自己的祖先。这大概就是士官的孝道吧!
            《诗经》上说:“起早贪黑,白天夜晚都要尽忠孝,不要辜负了生你养你的父母啊!”
            ○庶人章六
            孔子说:“根据上天的变化规律和土地质量的好坏,因地制宜,获得好的收成;平时谨慎行事,省吃俭用来供奉父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民百姓的孝道。
            所以,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孝道都是永无止境的,有人担心不能终身尽孝,那是没有的事!”
            曾子说:“多么博大精深啊,孝道真是太伟大了!”
            ○三才章七
            孔子说:“孝道、与天道、 地道和人 的品行是相通的,象天地间的日月星辰,江河流水一样,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和法则,是人类道德规范的最高准则。天和地都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人们也要象遵守天地法则一样遵守孝道的法则永恒不变。效法上天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把握大地四季生息的转换法则,治理天下就容易了。所以,教化百姓也是一样,不需要用什么严厉的手段;治理国家也不必用严厉苛刻的刑法,只要以孝治天下,国家就安定太平了。”
            ○孝化章八
            孔子说:“象尧、舜、禹那样的先贤圣君领悟到可以通过教育,以孝道感化民众,所以,他们首先以身作则,用博爱的精神把民众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感化民众,这样,老百姓就没有一个会遗弃自己的父母了;然后再慢慢地向民众讲述一些道德,礼仪尝识,而广大民众也逐渐懂得按道德礼仪行事了 ;那些先王圣君还主动尊敬别人,对人谦让和蔼,所以,民众之间就不再发生争斗了;然后再用礼乐制度,和谐音乐引导、教化民众,人们也就学会了和睦亲近相处,并且经常向人们宣传什么是真善美的东西,批评揭示假恶丑的东西,老百姓就不会再做违犯禁令和法规的事了。”
            《诗经》里说:“声威显赫的太师尹氏啊,人们都在仰望和效法你的言行呢!”
            ○孝治章九
            孔子说:“以前,那些圣贤明君用孝道治理天下,即使对那些很小很小的国家的臣属都以礼相待,更何况对诸候国的大臣们呢?所以能得到各路诸候国的欢心,让他们臣服并待奉天子的祖先呢?”
            一个治理国家的统治者,就连一个鳏夫、寡妇都不敢怠慢得罪,更何况对土人和民众呢?所以要得到广大民众的欢心,还必须参加各诸候国先君的祭祀。
            “治理一个采邑封地的大夫,对于属僚和他们的妻妾都要以礼相待,更何况是自己的妻子儿女呢?所以能获得他们的欢心,并能使他们待奉孝敬自己的父母”。
            这样,父母在生前就能过上安乐、祥和的生活,死后也能享受后人的祭祀。于是天下变得和谐安定,自然灾害也不怕发生,也不会有人兴风作浪,危害社会。这就是古时候那些圣贤明君用孝道治理天下,安抚民众的好处啊!
            《诗经》上说:“古时候那些圣贤明君只要有高尚的道德行为,天下的诸候就没有不仰慕臣服的。”
            ○孝德章十
            曾子说:“请问圣人的德行中,难道就没有比孝道更高尚完美的吗?”
            孔子说:“在天地宇宙万物中,唯有人是最尊贵的。而在人的品行中,没有比孝道更高尚更完美的。奉行孝道,又没有比侍奉好父亲更重要的。敬重父亲,最重要的是在祭祀祖先时以父祖为配祀,除此之外,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这种以父祖为配祀的风俗,从周公就开始奉行了。
            “从前,周公在郊外祭祀天帝,就是以周代的始祖后稷为配祀的;宗族祭祀也是这样,在明堂中摆放上帝的牌位,把父亲的牌位安放在一边一起祭祀。所以四海之内,所有诸候国王都依法效仿,克尽职守,争先恐后去参加祭祀先祖的活动,协助周公对文王的祭祀。如此看来,在那些圣贤明君中,还有哪一种品德比孝道更高尚完美呢?
            “所以,亲生的儿女,从小围绕父母膝下,便产生了对父母的爱敬之心,等到日渐长大,对父母的爱敬之心日益增加,慢慢就懂得了对父母的孝敬。古时候的圣贤明君就是根据子女对父母的敬重教他们要孝敬父母,根据他们对父母亲近的特点,培养他们热爱父母的感情。其实,圣贤明君治理国家也是一样,不需要什么严厉苛刻的法则就可以治理成功,管理国家和社会也不需要粗暴的手段就可以成功治理。他们所遵循的是什么?是孝道,这才是最根本的道德。”
            ○天性章十一
            孔子说:“其实父爱子,子孝父,这本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就好比君主与臣子的关系一样,君爱臣,臣忠君。父母生养儿女,传宗接代,延续后世,没有比这重要的了;父亲犹如君王一样既慈爱,又威严,生育教养之恩多么厚重,无与论比。”
            ○善恶章十二
            孔子说:“不爱自己的亲人,而去爱别人,这种行为叫做违背道德;不敬重自己的父母,而去敬重别人,这种行为叫做违背常礼。”
            “用违背常礼的作法去让民众服从,民众就会失去行动的准则,社会就会出乱子。如果不提倡善举,都大行恶道,不尊重亲长而忘弃至爱,即使暂时达到了什么目的,但在品德高尚的人眼里,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
            “那些品德贤良的高士就不是这样,他们所说的话是有道理的,他们的所作所为,是符合礼乐的,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他们的道德品行让人尊敬,可作为遵循的准则;他们所作的每件事,都可让人们学习效法;即使他们的容貌举止,都值得欣赏借鉴,一进一退,一动一静都有分寸尺度。总之,用以上这些人的道德品行、言行举止去教化百姓,治理国家,老百姓就既敬畏他们,又爱戴他们,都象他们一样,以他们的言行作为准则,所以,能以德教化百姓,推行政令。”
            《诗经》上说:“那些高尚优秀的贤良人士啊!最讲礼仪,他们的容貌举止都毫无差池。”
            ○纪孝行章十三
            孔子说:“一个孝子侍奉父母,平时在家中对父母要尽量恭敬;瞻养父母,送茶送水,要尽量做到和言悦色,让父母高兴;父母生病的时候,总是十分担忧着急,一旦父母去逝,更是万分悲痛,祭祀父母更要庄重严肃,一丝不茍。只有这五个方面完全具备了,才真正称得上是孝敬父母。
            “事奉孝敬父母,即使身居高位,也一点都不能骄傲自满;屈居人下,也要守身节欲,不要胡乱行事;即使处于平凡地位做个普通的平民,也要节身自爱,不要与人争风。身居高位而骄横无道,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因为人臣属而不满,兹生事端,就会触犯刑法;作为普通民众,如果争强好胜,就会引起争斗,互相残杀。这三个问题不戒除掉,即使天天用猪、牛、羊美味佳肴供养父母,也仍然是个不孝之徒。”
            ○五刑章十四
            孔子说:“古代有五种刑法,可判处三千项罪过,而其中最大的罪过莫过于对父母的不孝。以暴力挟持君主,就是目无君主;诽谤责难那些圣明贤良的人,就是无视道德法规;无视孝道的人往往不把自己的父母当作亲人。这些都是产生大乱的社会病根。”
            ○广要道章十五
            孔子说:“要教导民众互相亲近友爱,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提倡孝道;要教导民众讲求礼节,谦恭和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倡导服从自己的兄长;要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建立新的社会风俗,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用音乐感化;要使国家太平稳定,百姓服从,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礼教办事,让老百姓懂得君臣父子之别,男女长幼之序。”
            “所谓‘礼’,就是恭敬的意思。比如说尊敬别人的父亲,他的儿子就会高兴,尊敬别人的兄长,他的弟弟就会高兴;尊敬他们的国君,大臣们就会高兴。你尊敬他一个人,会使千千万万的人高兴快乐,所尊敬的是少数人,而能得到快乐的人却是许许多多,这就是把推行孝道称之为“要道”的重要理由啊!”
            ○广至德章十六
            孔子说:“那些品德高尚优秀的人用孝道去教化民众,并不是挨家挨户每天每日去讲解。用孝道去教化人们,是使全天下做父母的人都能受到尊敬;用“悌”去教育人们,是使天下做国君的人能受到臣属们的尊敬。”
            《诗经》里说得好:“优秀贤德的君子啊!你是老百姓的父母,没有最好的品行道德,怎么能使天下的民众服从呢?只有孝道才有如此神奇伟大的力量啊!”
            ○感神灵章十七
            孔子说:“从前,那些贤明的君王侍奉父亲非常孝顺,所以祭祀天神也很虔诚;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所以侍奉地神也很诚心,天地神灵都能感应到他的孝顺之心。从长辈至晚辈都很孝顺,整个天下就太平了。天地神仙明察秋毫,感应到天子的至诚孝意,就会显灵,降福保佑他们”。
            “所以,即使是天子,也一定有他所尊敬的人,这就是他的父亲;也一定有比他先出生的人,这就是他的兄长。在宗庙祭祀,表示敬意,这说明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小心谨慎地修养品德,就是担心自己做错了事,有辱祖先。在宗庙祭祀,表达敬意,祖宗神灵都会知道。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达到最高境界,就会感动神灵,在普天之下,四海之内发扬光大,没有什么地方达不到。”
            《诗经》上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四面八方,没有人不想顺从臣服的。”
            ○广扬名章十八
            孔子说:“品德高尚贤明的人对父母能尽孝道之心,那么对父母的孝心也可以移作对国君的忠心;尊敬服从兄长的孝悌之心,同样也可移作侍奉前辈,服从上级;在家能处理好家务家政,那么治家之理也可以用来治理国家,管理臣属。所以说,一个在家中能尽孝道,品德优秀的人,在外也必然会扬名后世。”
            ○闺门章十九
            孔子说:“家庭之内,也具备礼教的约束吗?答曰:是的,上有严励的父亲和兄长管教,下有妻子、儿子、家奴、小妾需要约束,就好象百姓要顺从朝庭的管理一样。”
            ○谏诤章二十
            曾子说:“有关热爱父母,恭敬孝顺,安抚亲属,扬名后世等孝道的道理,我听老师讲述,现在明白了。我想冒味地再问一个问题,做儿子的完全听从父亲的命令或安排,就可以称得上是孝子了吗?”
            孔子说:“你这是什么话呢?你这是什么话呢?从前做天子的有七个谏诤大臣,即使天子无道,但由于大臣们的竭力谏诤,也不会失掉江山;各诸候国王也有五位谏诤大臣,即使某个诸候国王昏庸无道,但各谏诤大臣也会力谏,劝其改正,因此不会失掉封地属国;卿大夫也有三位直言谏诤的臣属,有了他们忠言逆耳的规劝,即使无道,也不会因此失去家园;普通士人也有敢于直言规劝的朋友,而不致于损害自己的名声;一个父亲,如果有敢于直言的儿子,就不会使自己身陷不义。所以说当父亲若有不义的行为时,当儿子的决不可以不规劝父亲,就象当臣子的一样,当君王有不义之举时不得不直言相谏。所以,凡事遇到不义的行为,都应当直言相谏,加以制止,那么,一味盲目地听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道行为呢?”
            ○事君章二十一
            孔子说:“君子事奉君王,在朝庭之上,应当思考如何竭尽忠心;回到家里还要思索,找出自己的错误,帮助君王贯彻正确的政令,匡正补救其错误的决策,使君臣之间,上上下下都能相亲相敬。”
            《诗经•小雅》里说:“对于那位君子,我心中非常爱他,只是因为路途遥远,我没法告诉他;我只好深藏在心中,永远都不会忘记他。”
            ○丧亲章二十二
            孔子说:“父亲母亲去世,哭丧声如气竭,但又余音绕绕,十分悲伤;服丧期间容貌举止不可以修饰打扮;语言谈吐无需讲究文采;服饰穿戴华丽会感到不安;听到美妙的音乐,也高兴不起来;吃饭喝水也不会觉得香甜,这些都是因为十分悲伤的缘故。
            “三天后才吃东西,要教育民众不要因为死了人悲伤,而伤了活人,毁了活人的身体乃至性命,这些都是圣人的政令所告诫的。为父亲守丧的期限不要超过三年,告诉民众守丧时间也有终止的时限。”
            “办理丧事的时候,要为死去的父母备好棺材,穿好寿衣、戴好寿帽、盖好寿被,准备些装敛衣物,再安排陈设些祭奠器具,献上些祭奠贡品,以寄托儿女们的悲伤与孝心。出丧送葬的时候,儿女们个个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悲痛欲绝。安葬的时候,请一个风水先生占卜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将父母的遗体安埋在那里。还要建好宗祠,将父母的亡魂请进宗庙,以便有个归宿和依托。父母去世后,每年春天和秋天还要祭祀,以表示儿女们时时刻刻都在思念逝去的亲人。
            父母在生的时候,要克尽孝心,努力侍奉;死后,要怀着悲哀之情,办好丧事。这样活着的人才算尽到了自己的本质义务,死生的情义都具备了,能做到这些,也算得是一个真正的孝子了。

            四、寰宇间仅此一刻
            大足石刻《古文孝经》
            北山石窟佛湾第103号南宋《古文孝经》摩崖碑,刻于《赵懿简公神道碑》龛内左右壁及龛外左右崖壁,分刻在6块石面上。关于其重要价值,学者们多有论述。
                民国34年(1945),“大足石刻考察团”成员,著名金石学家马衡有《大足石刻古文孝经校释》言:“大足北山范祖禹书《古文孝经》石刻,始见于宋王象之碑目;而不著书人名氏。朱彝尊经义考引之,而以为已佚。盖自象之著录以后,湮没无闻者,六百余年矣。三十四年四月,大足县修志委员会陈习删先生约游大足,首至北山。山为唐末昌州刺史韦君靖所建之永昌寨。寨中多摩崖或石窟造像,自唐乾宁以后,历五代宋初皆有增刻,知其地为历来名胜之区。中有一窟,深不及三尺,高约丈余,就崖石凿一碑于其中,为宋赵懿简公神道碑,范祖禹撰,蔡京书并篆额。碑两旁石壁则刻古文孝经,末署“范祖禹敬书”五字。字大三寸许,左右各三十三行,行二十八字,虽漫漶百余字,而大体完整,不禁为之惊喜赞叹。盖孝经石刻,如唐玄宗之《石台孝经》,及见存唐清两代之《石经》,绍兴府学之宋谢景初书《孝经》,历史博物馆之明人书《孝经》,皆为十八章今文本。而二十二章之古文本,寰宇间仅此一刻。且范为拥护古文之人,著有《古文孝经说》,所据之本,当即当时秘阁所藏。此刻不亡,即秘阁本至今存在,其可宝贵,岂在敦煌新出之北魏和平二年写本(见东方杂志第四十卷第三号)之下耶?”
            2003年,《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总第124期)载舒大刚教授《试论大足石刻范祖禹书< 古文孝经>的重要价值》认为:
                “范祖禹书大足石刻《古文孝经》,上石年代约在南宋宁宗初政之时。自南宋理宗初年王象之《舆地纪胜》披露以来,元、明、清史志都代有著录。特别是清道光、光绪时期,大足知县张澍、霍勤炜亲自踏勘后所作的题记,对该碑的书者、刻者、形制都有所考察。民国时期,著名学者马衡亲临其下,作专文《考释》加以介绍,初步引起了学人重视。但前人都还未突破传统‘金石学’的窠臼,仅把石刻《古文孝经》视为碑刻故迹、‘蜀故’谈资加以欣赏,还没有从经学史、历史文献上予以研究。
                我们将石刻本与传世司马光、范祖禹注本《古文孝经》、日传‘孔传’本《古文孝经》比较,发现石刻《古文孝经》保存文字较为完整,其字数与桓谭、李士训所言1872字十分接近;其章数也是22章,也有《闺门章》24字,但是具体分章起讫又与刘向所述‘孔壁本’、陆德明所述‘孔传本’、司马贞所述‘刘炫本’不同,这是源于大历初年李土训从灞上石函所得的‘绢索《古文孝经》’,李白、李阳冰、李服之、韩愈、归登、张籍、贺拔恕等人都相继传承过;五代后周和后蜀时期,李建中、句中正亦有研习;北宋郭忠恕、夏竦又将《古孝经》科斗字形录入《汗简》、《古文四声韵》;仁宗时司马光据之作《指解》,哲宗时范祖禹又作《古支孝经说》,并手书其文刻石。这是与汉魏六朝所传不同的另一系统的《古文孝经》,弥足珍贵,不可多得!
            今传司马光等注《古文孝经》乃是与玄宗注《今文孝经》合编后的改编本,从分章起讫到内容都不是真正的宋本《古文孝经》了。我们可以用‘石刻本’来考察‘合编本’之误。以恢复其旧观,澄清白鲍廷博以来,学界普遍以为今传‘指解本’经文即是宋世古文旧本的错误看法。还可以用‘石刻本’来衡量日传《古文孝经》的真伪,以纠正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糊涂认识。石刻本《古文孝经》在经学史上、文献学上的重要意义,是目前各种《孝经 》传本无法比拟的,切不可等闲而视之。
            其实《古文孝经》与今文《孝经》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区别,只存在版本、流传系统不同,文字差异等问题。就其内容而言,还是以唐玄宗亲注的十八章今文《孝经》通行版本为佳。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今天倡导孝道,并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和家庭关系。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父母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增强社会凝聚力。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
            会的行为,建立礼仪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奠定了意识形态基础,为中国的大一统发挥了积极作用。
            5、塑造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中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唯一延续至今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
              • 经验135
              • 文章6
              • 注册2010-11-15
                                  歌《孝经》二十四首
                              译大足石刻《古文孝经》感
                                      曾长国

              中华文化博精深,
              源于诸子百家论;
              各有损益长与短,
              千古不变一《孝经》。

              思想繁荣百家鸣,
              孝道文化统古今;
              外来思潮亦同化,
              延续宇内古文明。

              百行孝道为准绳,
              既修身来又养性;
              做人最要心和谐,
              完善道德是根本。

              长幼尊卑序人伦,
              子孝父慈乐盈盈;
              家庭和谐与稳定,
              推动社会大进程。

              天下一统人际新,
              皆因孝德教化兴;
              礼仪行为尽规范,
              增强社会凝聚心。

              尽孝尽忠尽赤心,
              立身行道在修行;
              终是扬名显父母,
              报国敬业建功勋。

              历来孝经分古今,
              版本繁多众纷云;
              要说完整去真伪,
              大足石刻古孝经。

              千年湮没已无闻,
              本以佚失何处寻;
              马翁校释激层浪,
              后学群起喜与惊。

              此碑不比彼版本,
              名公巨笔值千金;
              经学文献均有价,
              唯此一刻绝古今。

              至圣要道传曾参,
              极言孝为德之本;
              此中要义昭天下,
              帝王公卿敢不遵。

              天子之孝在亲民,
              以德教化加百姓;
              倘使天下皆孝亲,
              四海之内庆升平。

              孝之本意出庶民,
              岂知内涵精又深;
              诸侯士官皆守礼,
              岂忧天下不太平。

              孝通天地顺民心,
              三才通孝王道成;
              礼乐导之民和睦,
              博爱敬让孝化民。

              治国治家皆一本,
              莫遗小国莫失臣;
              若得万国皆欢心,
              岂忧先王无人敬。

              敢问圣人德与行,
              孰比孝道更完臻?
              天地之间人为贵,
              人之品行孝为尊。

              父子君臣乃天性,
              子孝臣忠德之本;
              悖德悖礼非孝事,
              君子行止皆可循。

              五备具备真孝亲,
              三戒必除胜三牲;
              五刑三千不孝大,
              无上无法无亲人。

              孝悌乐礼礼为敬,
              敬父敬兄敬人君;
              三敬悦众千万人,
              此乃至德收民心。

              孝悌至诚通神明,
              光于四海扬美名;
              三移修成正果事,
              功成名就显双亲。

              君王无道臣谏诤,
              为父不仁子道明;
              倘若熟视瑕无睹,
              何为孝子与忠臣。

              为臣进退皆思君,
              君臣上下亲上亲;
              进思尽忠献良策,
              退思补过除蔽政。

              丧亲之事倍伤心,
              哭天恸地寄悲情;
              春秋祭祀不忘却,
              名符其实孝子孙。

              大足石刻古孝经,
              环宇仅此一真本;
              此文译毕余心慰,
              留作儿孙践孝行。

              圣人教诲铭记心,
              祖宗德译光后人;
              奋发承继先人志,
              孝经一部振家声。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08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