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43
    • 经验21533
    • 文章490
    • 注册2007-01-0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梓林[/U]发表的内容:[/B]

       宗亲网中将圣公名言“传不习乎”注释为“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我以为不是很妥。“传”这里是传达、传播、传授的意思。圣公所传的是什么呢?就是他从孔子那里所学的知识和作人处事的道理,而其中...[/QUOTE]
         

    传不习乎?

        这又有[COLOR=#e6421a]两种解释[/COLOR],这两种解释来自对曾子不同身份的假设,[COLOR=#f73809]一是[/COLOR]此句话是[COLOR=#ee1111]学生时代[/COLOR]年轻的曾子所言,则传不习乎就是老师所传授给我的课业是否有还不曾复习、演练的部份?[COLOR=#f70909]二是[/COLOR]此句话是[COLOR=#f73809]老师时代[/COLOR]年长的曾子所言,则传不习乎就是我所传授给他人的东西,是不是都是经过自己反复思考、演练确定为真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不含那些人云亦云、道听途说的东西。我以为以后者意义较为深广;又以语气而言:我为人谋…?我与朋友交…?我传(予他人)…?亦较为通顺;况且其实这整句话谦虚中还带有不少成熟的气势,而以曾子的个性来看,学生时代年轻的曾子谦虚是有的,但大概还不太会有说这整句话的成熟气势。因此我是比较支持后者的。

    宗圣公77派孙.略公>巩公>憇公>孟永公>卓公.
    入川祖训:话到口边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
    邮件:wzzxzgr@163.com    QQ:249296749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43
      • 经验21533
      • 文章490
      • 注册2007-01-07
      对“传不习乎”的理解:
        《朱熹论语集注》 :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 朱熹习、忠、信所释甚好,然于传字之解,不如魏何晏注,宋邢昺疏之《论语注疏》清晰.
        [COLOR=red]《论语注疏》:[/COLOR]此章论曾子省身慎行之事。弟子曾参尝曰:“吾每日三自省察已身:为人谋事而得无不尽忠心乎?与朋友结交而得无不诚信乎?凡所传授之事,得无素不讲习而妄传乎?”以谋贵尽忠,朋友主信,[COLOR=red]传恶穿凿,故曾子省慎之[/COLOR]。
        理解:传,谓受之于师。今人即以为:老师所教导我的内容,我能不躬身亲行吗?
        此种理解谬也! 古代,受授通假。以现代汉语之意理解,受,为接受。乃被动行为。如老师教书,学生受学。而授为给予,交给。是主动行为。如“老师授书,学生受学。”
        1.凡所传授之事,得无素不讲习而妄传乎?
          2.传恶穿凿。 《论语注疏》所言之意甚清晰。
        [COLOR=red]“传不习乎”[/COLOR] 之意思为:[COLOR=red]曾子以师之身份,对所授予弟子之学,总是自己先躬身亲行[/COLOR]。 否则如《[COLOR=red]论语注疏[/COLOR]》而言,称为[COLOR=red]妄传[/COLOR]。
        虽然仅从朱熹自己所注中来辨析“传,谓受之于师”此中“受”到底是现代汉语之“受”,还是“授”无定论。然朱熹于其中所引他儒之论:而三者(忠信习)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尹氏曰﹕“曾子守约,故动必求诸身。”谢氏曰﹕“诸子之学,皆出于圣人,其后愈远而愈失其真。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观于子思孟子可见矣。惜乎!其嘉言善行,不尽传于世也。其幸存而未泯者,学者其可不尽心乎!”
        于“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 可见此“传”铁定为现代汉语“教授”之意思无疑。
        从文法结构而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吾)为人谋而(吾)不忠乎?(吾)与朋友交而(吾)不信乎?(吾)传(吾)不习乎?」
        句子结构有一气呵成之感。
      宗圣公77派孙.略公>巩公>憇公>孟永公>卓公.
      入川祖训:话到口边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
      邮件:wzzxzgr@163.com    QQ:249296749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