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武城曾氏族谱研究会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0
  • 财富4
  • 积分4333
  • 经验574943
  • 文章5045
  • 注册2006-03-07
“麻城孝感乡现象”探疑
[PP][ALIGN=center][COLOR=#ff0000]“麻城孝感乡现象”探疑[/COLOR]

[/ALIGN][PP][ALIGN=justify]

[/ALIGN][ALIGN=center][作者:陈世松  来源:[URL=http://www.cnxungen.com/][COLOR=#0000ff]中原姓氏寻根网[/COLOR][/URL]  更新时间:2006-12-4  ][/ALIGN][ALIGN=justify][/ALIGN][PP][ALIGN=justify][摘要] 在中国移民史上,麻城孝感乡是一个内涵相当深厚的地理概念。关于麻城孝感乡的口碑传说,在四川绵延不断。本文具体考证了麻城孝感乡的建置沿革,认为其存在于明代中期,1472年方撤销建置;“麻城孝感乡现象”的产生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具有麻城孝感乡作为元末明初移民迁川中心,以及清初以来以湖广籍为主的外省移民,动辄称祖籍麻城县孝感乡两个层面的意义;并以实际案例从冒籍角度探讨了这一现象。
[关键词] 麻城孝感乡;四川移民史;冒籍
  在中国移民史上,湖北麻城孝感乡是一个与山西洪洞大槐树、广东南雄珠玑巷、福建宁化石壁村、江西瓦屑坝等齐名的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有关这个问题,在一些有影响的移民史著作中都论述过,至今还存在许多待解之谜。近年来有论者怀疑麻城孝感乡存在的客观真实性,认为这是研究四川史的学者“被一些‘史料’迷惑”,才这样说的。”’这种怀疑使“麻城孝感乡现象”之谜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笔者愿意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浅见。
一、麻城孝感乡的建置沿革
  孝感乡作为湖北省麻城县所辖的一个乡,在历史上无疑是存在过的。它的地理方位在麻城县西,仅仅存在于明代中期。据个人所及,现在所能查到的有关孝感乡建置的最早文字记录,是康熙九年(1670年)编纂的《麻城县志》。
  据考,麻城志创修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称《麻城志略》,由县令苏松委托毛风韶主修。《麻城志略》共9卷,“毁于前明”,业已失传。清朝康熙九年,重修《麻城县志》,“简而有法,犹存明代志乘遗意”,可能参考了残存的旧志篇章。其后,续修的《麻城县志》还有乾隆六十年、光绪二年、民国二十四年三个版本。
康熙年间《麻城县志》卷1“乡区”对孝感乡的建置沿革作了这样的记载: “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130里。各有图。成化八年(1472年),以户口消耗,并为94里,复并孝感一乡人仙居,为三乡。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置黄安县,复析太平、仙居二乡20里人黄安,止74里。太平乡原额58里,后并作25里。仙居乡原额54里,后并作25里。亭川乡原额25里,后并作24里。国朝因之。”其后乾隆、光绪、民国三个版本的《麻城县志》中,孝感乡条目的内容基本重复旧志。而据《明史》记载,嘉靖四十二年析麻城之姜家畈置黄安县,同时分黄冈、黄陂二县之地益之。清《湖广通志》云:黄安县,“明嘉靖末,以地多盗,割黄冈之上中和,麻城之太平、仙居,黄陂之仙源置。”这表明,原孝感乡从麻城县版图消失的原因,第一次是由于“户口消耗”,第二次是由于其地“多盗”,最后由仙居合并到黄安县了。由于黄安县设置时,是由原麻城县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甲、黄陂县仙源一乡八里甲和黄冈上中和一乡十二里甲组成的,所以,原孝感乡至多只占黄安县地盘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明代麻城人梅国楼在《漕运解析记》中,记述了万历初年,刚刚改变建置不久的麻城与黄安的漕运负担不均的情况。他说: “大抵麻城、黄安地里相近,山川相同。黄安之粮,一半麻城所割也。黄安向荷哀矜,全赐改析;麻城差繁役重,十倍黄安,苦乐未均,万民嗟怨。”这篇文字透露出,麻城与黄安原本是“地里相近,山川相同”的邻县。
  有明一代,麻城县地盘狭小,是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只管辖130里甲户籍,人口资源相当有限。据统计,在明代麻城县有人口记录的240多年间(洪武——祟祯),全县人口一直保持在10万人左右。由于没有县以下所辖各乡的数据,因此我们无法直接知道未被撤销前的孝感乡究竟领有多少人口。不过,乾隆年间的《麻城县志》提供了乾隆六十年(1795年)全县的人口数据为:男女共28万多人,其中太平乡8万、仙居乡12万、亭川乡7万。考虑到孝感乡当年因“户口消耗”而被撒并,可能其时人口数在7万以下。
  附带说明, 《麻城志略》创修始于苏松就任麻城知县,委托毛凤韶主修之年,即嘉靖四十年,因此志书成稿必在这以后。两年后,即嘉靖四十二年调整行政建置,将孝感乡从麻城县划归黄安县,如果其时志稿尚未付梓,则康熙九年《麻城县志》这条有关孝感乡被撤销的资料,当系行政区划调整时的记录。如果《麻城志略》在调整行政建置区划之前已经成书,则这条资料可能就是康熙年间根据前代记录追述的。总之,无论何种情况,康熙志上的这条资料绝非杜撰的,其权威性与可*性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今天我们在四川一些民间族谱、墓碑资料上,所见到的有关孝感乡下属的若干具体地名,诸如:麻城县孝感乡细鼎子、高阶堰(达县《雷氏族谱》)、扒凿岭(《傅氏族谱》)、大石板洗马凼杨家村(《杨氏族谱》)、大坟坝(泸州《黄氏族谱》)、复阳村(泸州《王氏族谱》)、斑竹林周家坪(周氏碑记)、嵩枝坝大松树(民国简阳(汪氏族谱))、踏水桥(蒲江《杨氏续修族谱))、马桑坪(《杨氏族谱》)、梧桐村黄角树坎(资中《王氏族谱》)等等,大多出自清代以来的移民及其后裔之手,推测可能是早已消失的明代地名,距今大约已有五六百年左右之久。由于它们早已被历史的风雨洗刷得无踪无影,今天要把它们的具体地址找出来,是有相当难度的。不过,我们不能因为目前暂时找不到它们的踪影,就怀疑它们在历史上存在的事实。
二、“麻城孝感乡现象”的由来
  本文所称的“麻城孝感乡现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麻城县孝感乡作为元末明初移民迁川中心的现象;二是指清初以来以湖广籍为主的外省移民,动辄称祖籍麻城县孝感乡的现象。
  早在元末明初,外省移民因宋元战争后四川“地广人稀”,就曾经采取结伴而行的方式向四川迁徙。据《元史》记载,在元初,荣州(四川荣县)“其地荒而废之”,至元顺帝时期,却被来自“雍、梁、淮甸”的20万户流民“开垦成业”。来此聚居的“襄汉流民”, “至数千户,私开盐井,自相部署,往往劫囚徒,杀巡卒”。在这群“襄汉流民”中,应该包括有来自长江中游的湖北移民。
  到了元末,湖北民众为避灾、避难,舍危就安,弃近图远,竞相挈家迁往四川,其中以来自麻城孝感乡的居多。据史书记载,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起义,天下大乱。江西袁州和尚彭莹玉利用宗教,与麻城的邹普胜“聚众为乱,用红巾为号”,在湖北地区发动起义。他们利用蕲州布贩徐寿辉“状貌”奇特,便于号召的特点,推他为首领,很快在蕲水建都称帝,国号“天完”。邹普胜因此被封为“太师”。正因为邹普胜是麻城人,所以,麻城成为当时湖广农民起义的中心、“天完”红巾军征集兵源的基地。一些当地人为了躲避战乱,纷纷离家出走,从麻城逃亡到了四川。于是就出现了文献上所谓的“避地人蜀”、“避乱人蜀”、“避兵人蜀”的情况。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湖北红巾军内部发生分裂。此时随州人明玉珍正率湖北籍红巾军将士入川作战。听说这一消息后,明玉珍遂断绝与“天完”政权的往来,在重庆自立为帝,建立了大夏政权。明玉珍入据四川后,本有割据一方的打算。所以,随军将士都携带家属,加上从湖广招募的移民,估计约有40万人进入四川。由于麻城与随州相邻,加上此前有不少麻城人入蜀,所以,麻城人蜂拥而至。明玉珍在其辖境内“保境安民,开科取士,兴学校,制礼乐,境内不见兵革者凡十余年”,史称“蜀人悉便安之”,“一方咸赖小康焉”。于是,正处于战火中的湖北难民,包括不少人麻城人,又“凭借乡谊,襁负从者如归市。以故蜀人至今多湖北籍”。
  朱元璋立国后,于洪武初年派廖永忠人川,消灭了大夏政权。为了填补四川人口的损耗,明朝政府又采取行政措施,于邻近的黄州、麻城地区,大量抽调湖广人民填川。这就是所谓的“抽填四川”、“奉旨人川”。依据曹树基对明代人口数字的统计和分析,经过洪武时代的大移民之后,四川的人口由元末的七八十万人,增长至180万人,由此推知,洪武年间四川接受的移民总数约为80多万。如果这一数字推测可以成立,再按照民国《资中县志》所说的比例:“明洪武由楚来居者十之六七”计算,在这80多万移民中,起码有近五六十万的湖广人移居四川。其中,麻城人又充当了主力。正因为在洪武移民中湖广人占多数,所以这次移民称为“湖广填四川”。
  从元末明初的以湖广籍为主体的大移民,到清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其间至少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沧桑巨变。元末明初从麻城县孝感乡迁入四川的这批湖广移民的身份,也经历了从移民一“孑遗”一土著一“旧家”的转变。
  清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在一封奏疏中说:“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向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所以见存之民,祖籍湖广麻城者更多。”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当大批新的移民迁入四川后,为了与后来的移民相区别,元末明初的移民(包括麻城孝感乡人)自然就成为“老民”——老资格的四川人,即清初移民社会中的土著了。
  例如,新津县清初从洪雅陆续返籍的“土著”, “询其原籍,概系湖广麻城孝感乡”。””移民定居日久,就变成土著。相对于后来迁入的新民,先迁进来的就是“老民”,再早一点人川的就是“旧家”。正如清光绪时有记载所说:“(四川地区)大抵今日所谓土著者,率皆国朝鼎定以后,自粤东、江右、湖南北来。其来自前明洪武初年麻城孝感乡者,则旧家矣。”
  本来,麻城孝感乡之作为元末明初迁川的中心,一直是当年迁川的湖广移民——后来的土著、“旧家”心目中的精神家园,更是他们祖籍的识别标志与“品牌”形象。可是到了清初,步他们后尘人川的大批外省移民,主要是湖广移民,也打起麻城孝感乡的旗号,竞相称自己的祖籍也是麻城孝感乡。
  据民国(简阳县志•氏族志》所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该县349族两湖籍移民中,自称来自麻城者有239族,占68.5%,其中自称来自孝感乡者,有228族,占麻城籍的95.4%。另据崔荣昌在灌县柳街乡的调查,该乡现有居民祖籍为麻城者,占总数的80%以上。该乡32姓中,有25姓都说自己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占总数的78%。提供这些统计资料的,大多是来自清初迁川的湖广移民家族。
  在清初移民高潮中,来自两湖的移民都异口同声称自己来自湖北麻城县,而且还集中在该县孝感乡,这在情理上就令人生疑。20世纪30年代,民国《南溪县志》的编
修者最先发现这一疑点,并提出质疑说:“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往始,多言麻城孝感乡。核其人数,即使尽乡以行,亦不应有若是之夥。且湘楚州县与蜀比邻者尽
人皆可移往,何独迁孝感一乡。岂偌大之川南,仅为一孝感乡人殖民之地乎?!”其实,这种动辄称祖籍麻城孝感乡的现象,何止川南,在川东、川西、川北地区都存在。
  其后,省内外的学者大多沿袭《南溪县志》的思路,对这一现象作了进一步的质疑与发挥。归纳其要点,不外集中于孝感建置于明朝中期已撤销、如此多迁川移民大大超出麻城人口规模、孝感一个小乡如何能成为众多移民来源地三点。显然,这一现象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探讨“麻城孝感乡”之谜
  民国《南溪县志》在质疑清初湖广家族“多言麻城孝感乡”这一现象时,首先提出了其中可能有“冒其籍求荫以自庇”者,值得“待考”。张国雄在《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中,也对冒籍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拟先辑录有关冒籍的具体实例,再来作进一步分析。
  例1:民国《合川县志•氏族》载,胡氏移民家族的迁川始祖胡正鼎,原籍“永州零陵县孝感乡”。按:永州零陵在湖南,该县无孝感乡;既称孝感乡,当属麻城县。
  例2:民国资阳《陈氏宗谱》载,陈氏先祖原本湖南宝庆人,但在“老谱序文”上却说:“陈氏之先,本湖南省黄州府人也。”又说“始祖于明初,至湖广黄州麻城孝感乡奉旨填居四川,来至资州。”该家族后裔在撰修新谱时,发现并纠正了这一错误,指出:湖南宝庆与黄州,相去一千余里。“试问黄州府果在湖南吗?”连他的后裔都指出,造成这样的错误的原因,“就是由于当时地理学不明”。
  例3:清光绪《周氏宗支碑序》载,周氏祖籍“湖北武昌府麻城县出南门四十里孝感乡”。麻城明明属于黄州府,又如何与武昌府扯上关系?
  例4: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四川泸州《黄氏支谱序》在追忆其祖先的原籍时称:“居楚邵武府建宁县楚溪上包麻城孝感大坟坝”。按:邵武府建宁县在福建,又何来麻城孝感乡?
  例5:前国家主席杨尚昆追述自己的家史说:“(潼南县)双江镇杨氏家族是从哪个省移来的?过去我一直认为是从湖北孝感来的。1987年,我第一次回到家乡潼南,县里正在修新县志。我这才知道双江镇杨氏家族的源流。
据记载,我们这一族的远祖杨文秀,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南宋末年曾在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当县令。第二年,宋亡,不能归籍,就在湖南辰溪县定居。清康熙三十五年 (1696年),杨文秀的后裔光字辈的堂兄弟三人,先后来到四川,沿涪江北上,分别在蓬溪、遂宁、江油三县落户。”
  例6:著名作家艾芜1947年追述自己的家族历史:“我自己的祖先,前七八代人,就是由湖北麻城县迁去的。而且,不只我一家,几乎附近好些县分的人,都是来自湖北麻城县。这都是有族谱可考,并非由于传闻”。1948年,艾芜又在《我的幼年时代》中重申道,自己“第一个到四川的祖先,原是生长在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的”。而事实上,艾芜所属的汤氏家族人川(1698年)之前,“世居湖南宝庆府武冈州高沙柿杨家桥(今属洞口县)”。1980年代《汤氏族谱》发现后,尤其是李义让、庄巨川《艾芜先祖人川考》一文发表后,艾芜承认其先祖来自湘西洞口,不是麻城。
  例7: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写道,广安邓家的老祖先是江西吉安庐陵人,在明太祖洪武年间人川。但是,长期以来,“连我的叔叔(按:指邓垦)也说,小时听大人说,邓家是从湖北迁移来的”。
  以上七例姓氏的祖先均非出自麻城孝感乡,但他们都毫不例外地误把“湖北”或麻城孝感乡作为自己的祖籍。且发生冒籍行为的氏族中,多有出自清代湖南籍的移民,
冒籍的方式多采用宗谱和墓志进行编造。这种现象的出现,需要联系清初移民高潮的形成过程,以及各省移民迁川的先后形势来认识。
  清朝初年外省移民大量迁入四川之前,元末明初就已人居四川的黄麻籍和“麻城孝感乡”的老民,是清政府最先招辑的对象。他们从外地逃难返籍,成了在战乱后再造天府的资格最老的居民。康熙十年(1671年)“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的闸门刚刚开启,与四川邻近的湖北移民,利用元末明初以来就曾经有人大批迁川的特殊历史渊源,轻车熟路,捷足先登,与陕南移民一道,成了最先在四川落户的外省客民。康熙二十年(1691年)三藩之乱平定之后,移民大规模进入四川。而这时,湖南本地的开发已经饱和,于是,湖南南部便成为当时移民迁川的中心区域。据当时湖广官员奏称,在衡阳、永州、宝庆、武冈、沔阳、零陵等府州县的楚南百姓,数年来携男挈女,“日不下数百口”,纷纷赴四川垦荒。“托名携家入蜀者,不下数十万”。百姓人川络绎不绝,仅一县, “已不下十余万众”。再后来,到雍乾之际,广东、福建两省人民紧随其后,结伴迁往四川,至此移民人川形成高潮。
  依次人川的新移民在落户到某一个具体地区时,由于人生地疏,必然面临着强大的土著势力和众多的竞争对手。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的人文环境中求生存,立住脚,他们不得不动用一切有利的社会资源,以图“荫以自庇”,得到当地社会名望家族的支持与保护。在这方面,“老民”无疑最能当此重任。一方面,“他们长期在四川的经历形成的对四川的认识与经验,已融人当地社会的现实,都使其在后来的移民面前,具有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优势”。另一方面,他们不仅人数多,而且人才辈出,人文荟萃,颇多世家望族。明清以来他们中产生了不少名人,在光绪《麻城县志》卷24《耆旧•流寓》上,辑录了明清时代先世由麻城人蜀的三位“以文章功业震耀当时,洵足增光梓里”的名人:明代状元杨升庵、思想家来知德,清代康熙朝的户部尚书张鹏翮。这些都在无形中提高了麻城孝感乡在四川的地望声誉,以至形成“麻城孝感乡这块牌子,在清代的四川社会上事事都觉得高三分”。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有些移民出于同其他省籍移民竞争社会资源的需要,在人籍之初,便把自己某世祖先说成是来自麻城孝感乡。而最具有条件这样做的,首先是来自湖南的移民。因为在历史上,湖南、湖北同属于湖广行省,称得上是“大同乡”。尽管清初已经分设湖南、湖北两个布政司,但在民间人们仍然习惯以湖广来称呼。湖南移民很容易把自己纳入湖广圈子,视孝感乡为故乡的标志。而来自麻城的土著旧家,为了壮大自己在当地的竞争实力,也可能以“大同乡”为旗号,大事招纳湖南籍的移民在自己麾下。
  有论者认为冒籍是为了获取政府给移民的优惠政策,这未免把事情理解得太简单了。且不说冒籍者本来就具有移民身份,冒籍对其以后可能获得的长远利益还有影响。根据清制惩治冒籍的范围,冒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举考试中,冒充他籍应考,二是将他人冒人自己户内,以逃脱赋役。那么,清初湖广移民为什么要冒着风险,隐瞒自己的真实祖籍呢?刘志伟所作珠江三角洲地区田野调查中,对外来移民处理与当地土著的关系的解说可备为一旁证。编造来历清楚、有社会地位的开基祖,以便登记为“编户齐民”,不仅可以提高家庭声望,在地域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而且还可以开立户籍,购置土地,登记纳税,参加科举考试,以及享有其他需要编户齐民身份才能合法享有的权利。
  可能因为冒籍可以带来如此之多的实际好处,所以,不仅湖广籍移民有意冒籍麻城孝感乡,而且连一些势单力薄、同样需要“求荫自庇”的外省籍移民也会这样做。渠县(李雷族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典型的冒籍冒姓的实例:据谱载,渠县李氏的先祖,李君讳佑,“本籍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细鼎子高阶堰谢家庄人土”,元末因仕人川,后家于蜀北渠县云合里刘家湾。其后,因为兵乱不能归。“当是时,同来楚黄而居者众,惟雷氏最为枭雄,人莫敢犯”。故李氏祖先与友邻“向、左、李、温、周五姓,共议姓雷”,并“依龄为序,以避残杀之害”。原谱所载五姓人,共议改为雷姓之事,发生于何时,不太清楚。但根据大的历史背景分析,可能在明末清初。
  至于冒籍的方式,主要就是通过人籍编造一个来历清楚、且有社会名望的开基祖,然后再以纂修宗谱、镌刻墓碑等手段将其合法化。久而久之,他们的后裔就会把冒籍当成事实,甚至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这就是产生“麻城孝感乡现象”的历史成因。文字《社会科学研究》 20056
[作者简介]陈世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四川成都 。




[/ALIGN]
名文辉 家广东·化州 宗圣76派,龙山派41世,南门房17世嗣孙
始祖讳宗廉名龄字介,自闽从戎,于成化元年克桂平瑶乱,旋镇高雷廉诸州,守化州石城,遂居南门。
     [GLOW=1,RED,2][URL=http://blog.sina.com.cn/zengshi1414/]八仙的博客[/URL][/GLOW]    [B]我的QQ: 373772728[/B]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