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54
    • 财富1
    • 积分3849
    • 经验795983
    • 文章3781
    • 注册2005-04-19
    [QUOTE]下面引用由[@曾鹏-赣]发表的内容:繁星哥,这个还真不好说。珪公房也不少。[/QUOTE]你有泰和县修的县谱吗?
    志诚公-广新公-良甫公-子章公-振宗公-成义公-德渊公-珍公-仲源公-文盛公-位公-省虑公-起监公-弘胜公(胜)-锦汉公(子)-自达公(达)-永展公(永)-德敬公(德)-文和公(文)-秀成公(秀)-显尧公(显)-朝与公(朝)-庭生(庭)-繁星-祥熙。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77
      • 经验75186
      • 文章676
      • 注册2007-02-23
      [P][QUOTE][B]下面引用由[@曾繁星(巴人)]发表的内容:[/B]

      泰和填湖广、湖广填四川![/QUOTE] [/P][P][SIZE=3]    “泰和填湖广”这话到是第一次听说,可能还是跟近百年来,很多四川人说他们祖上来自“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类似。很多人不清楚祖源,也跟着这样说传播开的。不用怀疑清初是谴返了明末因战争逃离四川,寓居周边省的四川土人回蜀(主要是湖北),这部分人很少,到乾隆朝四川人口都非常少,一个县有3万人以上的都已经不错了,所以乾隆时期的移民规模更大,也更有序,如果要迁出还需要当地政府出具“路引”,到蜀后当地衙门凭“路引”接受移民,并在指定的地方拨付一定土地供移民开垦。[/SIZE][/P][P][SIZE=3]     所以早期到的移民得到的田地多是阔地良田,消息传开当然引起更多他省民的注意,以客家人的精明,又有移民的历史,所以乾隆朝从江西、广东、福建移民来的客家人就占多数了,成分更复杂、有商贾、匠人、耕者。各行各业都有,象现代的深圳一样,汇聚了各色人等,有些移民也不是完全通过衙门批准,而私自投奔亲友来的,所以,移民主要来源:一是早期遣回逃离周边省的土人,二是有序迁来的,三是得到消息来投奔亲友入籍的。这些移民并非是被政府强制冲军流放来的,或者是强征的流民、逃荒者。[/SIZE][/P][P][SIZE=3]通过大规模的移民,四川的人口、经济、文化得到迅速恢复,现在四川的古镇绝大多都是是清嘉道后重建,就是四川得到恢复的明证。 [/SIZE][/P][P][SIZE=3]                      [upload=32794,0]1.png[/upload][upload=32793,0]2.png[/upload][/SIZE][/P][P][SIZE=3]    乾隆年,四川犍为(乾隆11年县志)、彭山(乾隆22年县志)两县人口。[/SIZE][/P]
      [ 此贴最后由 曾安怀 在2015-10-27 17:16:07编辑过 ]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374
        • 经验22172
        • 文章374
        • 注册2006-03-07
        [P][QUOTE][b]下面引用由[@曾繁星(巴人)]发表的内容:[/b]

        泰和填湖广、湖广填四川![/QUOTE][/P][P]
        [/P][P]同意,看看湖南省图书馆编的湖南姓氏源流,很多都是来自江西,其中来自泰和的非常地多。[/P][P]就是泰和人,主动去四川的也不少,我看了泰和的家谱上, 某某川地贸易的也不少,清朝年间,江右商帮前往川滇贸易的真不少。
        [/P]
        南丰房易直公后人也,中行公居西昌南冈长洲,七世孙国英公迁城北求紫巷,民春公开基于樟树背,繁衍至今。家族排行是: 文章节义 性道勲名,志学而立 知命从心 齐家治国  兴让敦仁 求其在我 行之以诚 修身为本 明德新民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374
          • 经验22172
          • 文章374
          • 注册2006-03-07
          [P][QUOTE][b]下面引用由[@曾繁星(巴人)]发表的内容:[/b]

          你有泰和县修的县谱吗?[/QUOTE][/P][P]
          [/P][P]好像有哎。我找找看。
          [/P]
          南丰房易直公后人也,中行公居西昌南冈长洲,七世孙国英公迁城北求紫巷,民春公开基于樟树背,繁衍至今。家族排行是: 文章节义 性道勲名,志学而立 知命从心 齐家治国  兴让敦仁 求其在我 行之以诚 修身为本 明德新民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374
            • 经验22172
            • 文章374
            • 注册2006-03-07
            http://www.baike.com/wiki/%E6%B1%9F%E8%A5%BF%E5%A1%AB%E6%B9%96%E5%B9%BF
            南丰房易直公后人也,中行公居西昌南冈长洲,七世孙国英公迁城北求紫巷,民春公开基于樟树背,繁衍至今。家族排行是: 文章节义 性道勲名,志学而立 知命从心 齐家治国  兴让敦仁 求其在我 行之以诚 修身为本 明德新民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77
              • 经验75186
              • 文章676
              • 注册2007-02-23
               [SIZE=3]   四川客家经过百年奋斗,后裔人才辈出,近现代出现了不少著名人物,如邓小平、朱德、陈毅、郭沫若,有的甚至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命运。[/SIZE]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77
                • 经验75186
                • 文章676
                • 注册2007-02-23
                [SIZE=3] 曾氏家族迁湖南、广东、主要是宋、元、明时期,跟清朝迁徙的原因和规模不一样。[/SIZE]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54
                  • 财富1
                  • 积分3849
                  • 经验795983
                  • 文章3781
                  • 注册2005-04-19
                  [QUOTE]下面引用由[@曾安怀]发表的内容:   四川客家经过百年奋斗,后裔人才辈出,近现代出现了不少著名人物,如邓小平、朱德、陈毅、郭沫若,有的甚至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命运。[/QUOTE]除了朱德可能会讲客家话,其他一口四川话。
                  志诚公-广新公-良甫公-子章公-振宗公-成义公-德渊公-珍公-仲源公-文盛公-位公-省虑公-起监公-弘胜公(胜)-锦汉公(子)-自达公(达)-永展公(永)-德敬公(德)-文和公(文)-秀成公(秀)-显尧公(显)-朝与公(朝)-庭生(庭)-繁星-祥熙。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
                    • 经验12983
                    • 文章3
                    • 注册2014-06-12
                    各位宗親:吉安府吉水县瓦子街飘竹社,又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4
                      • 积分1711
                      • 经验112522
                      • 文章1548
                      • 注册2014-09-04
                         我發此帖主要是想弄清楚遷邵陵始祖福仲公兄弟究竟是從江西南豐縣太和圳上裡遷出的還是從泰和縣圳上遷出的.然後再從哪裡打聽青山下始祖歷代先人的墓葬群看能得到一些證據(歷代先祖名諱)從中認定太平曾氏始祖究竟是多少代.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4
                        • 积分1711
                        • 经验112522
                        • 文章1548
                        • 注册2014-09-04
                        [P]   另有[武城曾氏重修族譜]記載;45世憑 字沅翼登政和八年(1111年)黃榜進士仕至翰林學士承旨由南豐徙吉州即廬陵縣北郭裡葬城北螺山.   配黃氏.葬伴夫山生子一;旰  [/P][P]   一譜云;生子予瑞瑞生和和生掄掄生旰. 一譜云;配黃氏生三子;長湖由吉州徙廣東次淮三匯[/P][P]  46世 旰 字照遠舉博學宏詞科官通直郎居北郭裡葬泰和三十六都青山下乾向.......反正這些地名不知在現江西什麼地方.[/P]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32
                          • 经验10726
                          • 文章127
                          • 注册2015-04-11
                          只有泰和县,太和是错的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1719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