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待业到“最佳”

楼主
从待业到“最佳”
从待业到“最佳”  
 

--------------------------------------------------------------------------------
 
 作者:曾利明 点击次数:15  
 出处:《新闻与成才》 发表日期:1983.05    
 

--------------------------------------------------------------------------------
 

  是命运女神的钟爱?还是天赋之灵的馈赠?



  香港《快报》记者曾慧燕--一个温文尔雅、秀丽端庄的姑娘,在1984年5月10日香港报业公会举办的“1983年度最佳记者比赛”中,竟夺得三项”最佳记者”的金牌。



  这位连中三元的姑娘,年仅27岁。1978年除夕,她还在广东省吴川县城“待业”呢!从“待业青年”到“最佳记者”之间的道路,应该说是漫长的,而她只用了四年。



  她生不逢时,来到人间不到两个月就成了“右派”的女儿。在澳大利亚长大的妈妈,当时无法理解转眼间变成“人民罪人”的丈夫,被迫分道扬镳,移居香港。失去了母爱的小慧燕只好离开广州回到老家--湛江吴川县梅佳镇,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她经历坎坷。小学毕业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全县城的中学都对这个“右派”的女儿关上了大门。她跑遍了县里的所有有关部门,直到第二年才以社会青年的身分挤进县城中学。1975年,她读完高中。因祖父母膝下无人,被留城待业。1978年恢复高考,给她带来希望。她满怀信心参加了考试,成绩也超过了录取线,但父亲的“帽子”,又使她名落孙山。移居香港的母亲一直孑然一身,盼望与女儿团聚,为女儿办理了来港探亲的手续。1979年元旦,曾慧燕来到了母亲的身边。



  新的生活环境对曾慧燕来说是陌生的,也是不利的。香港人虽然不受“政治运动”的冲击,却要受着金钱的控制,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是以钱袋的重量为依据的。她与母亲相依相守,既无背景后台,又无产业资本。为了生活,也是为了适应环境,她到一家电子工厂做了装配工。香港人对内地来的人抱有严重的偏见,作为从内地来的“打工仔”,她当然少看不了人家的白眼。



  然而,这并没能使她消沉。她白天上工,晚上自修英语,并开始利用工余时间写些杂感式的小文章,试着向报纸投稿。她的第一篇文章是在香港《明报》“大家谈”专栏上刊出的,这对她鼓舞很大。从此,署名曾慧燕的文章便经常出现在报端。



  1980年,香港《中报》刊出招聘广告,她抱着试一下的心情将自己的经历和发表过的文章寄给《中报》。这成为她走入新闻圈的第一步。她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到《中报》上班的第一天,老板给两份工作让我挑选:一是资料员,一是校对。我认为校对工作对我今后的事业会有好处,通过这项工作,我可以掌握在内地所不熟悉的知识。”校对是香港报馆中地位最低的工作,工资也比资料员少300元。曾慧燕选择了校对。



  在校对的同时,《中报》为她和她的另一位同事开辟了一个名为《大城小景》的专栏,让她们每天撰写一篇短文。每天500字的专栏稿,磨炼了她的笔锋,活跃了她的思想,为她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香港的报馆没有“铁饭碗”,你乐意在这家干就干,不乐意可以走;同时你也随时都有被解雇的危险。正当曾慧燕的工作渐入佳境时,《香港日报》创刊。经《中报》老板推荐,她转入《香港日报》做了正式记者。履职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调查内地外流人才在港的情况。编辑部要求她每天采访一人,写成千字左右的文章并配上照片,由《乡情版》刊出。这对她这个初出茅庐的记者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曾慧燕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她采访了100人,并将其中30人的材料编辑成《外流人才列传》(第一集)一书在港出版。这不仅在香港读者中引起了轰动,而且引起了内地有关部门的重视。曾慧燕也因此而成名。



  曾慧燕在回顾这段工作时,充满感情地说:我也是从内地来的,每次采访都谈得亲切融洽;那一百多天的采访所得,使我受惠终生。



  就在曾慧燕春风得意的时候,《香港日报》突然倒闭,原定续出的《外流人才列传》第二、三集胎死腹中。她只得改换门庭,投奔到香港《新报》做经济版记者。经济新闻离不开“地产”、“股票”、“行情”。而她当时对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名词都不大懂,对香港的经济界人士不熟,地形也不熟,困难是可以想见的,但她虚心向同行们请教,边学边干。来到《新报》不满三个月,就赢得报馆的赞许和褒奖,同时也招致了不少同事的嫉妒和排挤--“认为我抢了他们的饭碗!”



  1982年初,香港《快报》招聘三名记者。参加应聘的七个人中,除了曾慧燕,其他六人都是专攻新闻专业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为了离开让人不愉快的《新报》,她硬着头皮上考场,并考中了。



  《快报》在用人方面也堪称“不拘一格、放手使用”。1982年4月,中国民航的一架客机在广西失事,机上有不少港澳同胞罹难,海内外读者极为关注。香港一些大报纷纷派资深的骨干记者赴现场采访,而《快报》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曾慧燕。她单枪匹马往返桂林与广州,进行穿梭式的采访。在空难现场被严密封锁、无法进入的情况下,她积极进行外围报道,主动追寻一切有关线索,采访了一切与空难有关的港澳读者所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获得了极大成功。此后,《快报》又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全国政协、全国人大会议”、“广东三水沉船事件”等重大采访任务委派给她。这一次次的采访,如一块块阶石,为她攀登上“最佳记者的宝座铺平了道路。
 
 
1楼
从待业到“最佳”表述了我当代曾家人的风采
曾慧燕:我曾氏当代人骄傲的一个缩影!我以为:在宗亲网上留下自己的成就,不仅是对我族人的奋斗作下记录,更重要的是可以此为镜,鼓励和鞭策后人奋进。
2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宪华[/U]发表的内容:[/B]

曾慧燕:我曾氏当代人骄傲的一个缩影!我以为:在宗亲网上留下自己的成就,不仅是对我族人的奋斗作下记录,更重要的是可以此为镜,鼓励和鞭策后人奋进。[/QUOTE]
那请叔叔你先做个榜样,把您的丰功伟绩流下来吧.好像有个<真我的风采>栏目很贴切的
3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宪华[/U]发表的内容:[/B]

曾慧燕:我曾氏当代人骄傲的一个缩影!我以为:在宗亲网上留下自己的成就,不仅是对我族人的奋斗作下记录,更重要的是可以此为镜,鼓励和鞭策后人奋进。[/QUOTE]


 

鼓励和鞭策我们奋进!

4楼
可以叫曾慧燕帮手发扬一下我们宗亲网吗\`呵呵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