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

楼主
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
一座古村落 村民都姓曾  

 2003年05月17日  07:23    深圳商报  

南宋初年,曾氏后裔的一支辗转迁徙到此扎根,村人讲,他们的老祖宗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

几百年后,本报记者走进了这个名为新二的村落,方圆半公里的地面上,有序地排列着一幢幢古民居,溪水绕村而过,文物古迹满目可见……

方圆半公里的地面上,有序地排列着一幢幢古民居,溪水绕村而过,文物古迹满目可见……深圳,竟会有这样的村落,很出我的意外。

5月一个细雨微风的日子,记者在沙井镇新二村,就看到了这样的景观。

历史碎片俯拾即是

在沙井镇文管办人员的带领下,记者不费什么周折就找到了新二村。进了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历史的碎片在这里俯拾即是(见附表1)。

村里屋前巷尾,到处丢弃着古建筑上的石构件,如条石、石梁、石础等,连用来盖水沟的一块石匾也是一件价值不菲的文物。记者拂去尘土,清晰地见到上面刻着“阑裔书室”四个大字,并刻着“光绪甲辰春立”的字样。屈指算来,这块石匾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一位当地人告诉记者,这是当时一家私塾的门石匾。

记者随即来到村前的一块高地上,连片的古民居尽收眼帘。同行的市文管办副研究员彭全民告诉记者,这里的200多幢古民居大多建于清代,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这是深圳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弥足珍贵啊!

转了一圈,我们发现新二村的布局很讲究,全村呈龟背形,村人说是意喻长寿。新二村的功能分区也很明晰,北侧有河流环绕,村内民居成行成块,排水系统完善,民居和私塾等民用建筑都统一建在村内,祠堂庙宇等祭祀性建筑均建于村外。可见当时的人们已是很讲究规划了。沙井镇文管办的工作人员程建介绍说,这个村座东向西的朝向比较特别,因为一般的村子都是座北朝南,这个村选择朝西的原因是村子的西面是海,易于接迎海风。看来,古人做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很懂得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变通。

村前有一口水塘,据说过去是一个很大的半月形风水池塘,村内各条水沟的水都流聚到这里,意喻着财源不外流。现在这口水塘已变小了许多,且堆放着垃圾,早已不见往日的风景了。

记者随后走进向西二巷的一户古民居。这是一个三合院,前面是天井,中间有宽阔的走廊,后面是厅堂。只见屋檐上缀满壁画,有富贵华年、黄坤炼丹、经换白鹅图等主题,画面均栩栩如生。照壁上有一副对联:“明月当窗花正馥,清风拂案墨生香”,横批是:“竹笑阑言”。这显然是一户书香人家,应是还办了一家私塾。程建说,当时该村民风重教,办有三家私塾,以这家为大。

院子里到处是古石件,或已被架起来做凳子用,或被扔在一边。一棵古龙眼树遮天蔽日,树下还有一口古井。想来古人在此吟诗诵卷,好不惬意。

村民都姓曾

新二村人均为曾姓,他们说他们的老祖宗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山东武城人曾参。

曾氏后人何以到此,还有一段故事。据村里的老人讲,南宋初年,当时的皇妃不知什么原因流落到民间,落脚在南雄的珠玑巷,并做了当地人的老婆。皇帝闻知此事后甚怒,派人到珠玑巷来抓人。珠玑巷的人感到大难临头了,纷纷逃亡。其中曾参的第五十世孙曾世行、曾世贵两兄弟逃到广州时要分手了,担心今后难以相认,便商定将一块猪腰石砸成两半,一人各持一半,作为今后相认的证物。弟弟曾世贵后来逃到了沙井新桥,在此安家落户,并将自己珍藏的半块猪腰石放在曾氏大宗祠的神龛里,直到“文革”时这半块猪腰石才丢失。他的哥哥曾世行后来逃到了番禺的小龙村,另半块石头至今仍在那里。两村村民之间现在还经常互访,不忘同宗。当时的新桥村,包括了现在的新桥、新二、上星、上寮四个曾氏村落。如今宝安共有10多个曾氏村落

曾氏宗祠是深圳最大的古祠堂

现在的新桥村仍保存着700多年前建的曾氏大宗祠,这是深圳保存完好的最大的古祠堂。

该祠堂气势恢宏,五间三进的格局,由门楼、牌楼、中堂、后堂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达千余平方米,非一般祠堂所能比。据说该祠堂能建如此之大,还是当时朝廷特批的,原因是当时在此生活的曾氏后人中出了不少科举人才。宗祠前至今还有旗士墩10多对,相传旧时凡族中弟子中举或升官,都在宗祠前立杆树旗,以示荣耀。

记者在祠堂门前见到一副对联:“古今乔木第三家,天下斯文宗一贯”。沙井镇文管办的程建解释道,因曾参当时排位第三,故说是古今乔木第三家。这里的曾氏后人崇尚读书,据查,清朝嘉庆年间沙井籍科举人才有51人,其中的34人出自新桥村的曾氏。宗祠里的“大学家风”牌匾也见一斑。

这里曾是古盐场

程建告诉记者,明代初年沙井地区有个名闻遐迩的归德盐场,当时盐场工人多达近4000人,是广东12大盐场之一。该盐场下辖14个社,其中最大的就是新桥社。当时一位叫曼叟的人写了一首《盐丁叹》的诗:“煎盐苦,煎盐苦,煎盐日日遇阴雨。爬硷打草向锅烧,点散无成孤积卤。旧时叔伯十余家,今日逃亡三四五。晒盐苦,晒盐苦,皮毛落尽空遗股。晒盐只望济舞贫,谁知抽羹无虚土。年年医得他人苍,心头肉尽应无补。公婆耗腹无常餐,儿女全身无全褛。场役沿例不复怜,世间谁念盐丁苦。……”由此可见当时的盐民生活十分困苦。

康熙元年,朝廷为了加强海防,要求海岸线以内25公里的沿海居民全部内迁,史称“康熙迁界”。新桥村当时也在内迁之列,村民迁出去8年后才得以重返故地。回来时,村里已是盐田荒芜,残垣断壁。但曾氏后人并没有放弃,他们发愤重建家园,并由过去的产盐逐步转为种地、养鱼、养蚝,使荒芜的盐田逐步变成了丰裕的良田,并培育出了享誉海内外的“沙井蚝”。

新二村还有谦宜二公祠、怀翠曾公祠等7个古祠堂、寺庙。其中的康杨二圣庙规模宏大,为三间两进一天井的格局,现门厅屋顶上有道光二十七年烧制的陶瓷,上面有西洋人物和西洋建筑的图案。看来,新二村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早。庙里有一块重见碑记,碑后题铭中说到一个叫曾鹗的人,他就是该村清朝嘉庆年间出的科举人物,做过山东曲阜孔圣庙的掌书官,这是圣人子孙才能坐的位置,也可见这里的曾氏来历不凡。

古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现在,新二村的曾氏后人大多已外迁了。

在向西二巷那家保存较好的私塾,记者采访了一位租住在这里的潮州籍妇女,问她知不知道这里是文物古迹,她竟全然不知。她丈夫在沙井做生意,全家租住在这里两年了,每间房月交租金200元。这幢“私塾”里一共住着3户人家,在走廊厅堂里烧火做饭,室内文物均遭烟熏火烘,加之风雨剥蚀严重,面目已然不具神采。

记者随后到了新二村的新村,见到了曾榜奎、曾齐添、曾纳才等几位老人,老人们对世世代代聚居的旧村都有很深的感情。他们说,村里的老人很看重古村落和文物古迹,打算发动村民捐款和要村委会出资来修缮保护文物,使古村落和文物古迹能够一代代保存下去。听到这些话,记者稍感一丝欣慰。但修缮保护好如此大规模的古村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希望这些建筑不要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希望我们的后人仍然能见到这些历史的碎片。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蒋明/文
1楼
宗親會理事長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庆顾[/u]发表的内容:[/b]
一座古村落 村民都姓曾  
QUOTE]
[COLOR=blue][SIZE=3]這是沙井新橋村,約近廿年前前往拜訪去過了。[/SIZE][/COLOR]
2楼
只要有姓曾的村落,就留下了老水的足迹,向老水致敬!
[audio01]
3楼
老水一定想全国走遍吧!
有机会我也要向老水学学到处看看我们曾氏的子子孙孙啊!
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繁耘[/u]发表的内容:[/b]

只要有姓曾的村落,就留下了老水的足迹,向老水致敬![/QUOTE]
   是不是真的?那请问老水老先生有来过海丰沙港吗?沙港一个村都有一万多人了,欢迎老水先生来沙港走一走。[em11]
5楼
其中曾参的第五十世孙曾世行、曾世贵两兄弟逃到广州时要分手了,担心今后难以相认,便商定将一块猪腰石砸成两半,一人各持一半,作为今后相认的证物

是曾仕行、曾仕贵兄弟吧?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