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宗圣公之名讳的读音

楼主
关于宗圣公之名讳的读音
  
 
关于曾参之名的读音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注释】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孔子的弟子。
  按:古人的名与字,其含义往往相应,曾参字子舆,“参”与“舆”在意义上亦当有所关连。孟轲字“子舆”,可证“舆”与“车”意相关。“曾参”之“参”盖为“骖”之借字,“骖”为拉车之马,故其义与“舆”发生关系。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名字解诂》:“鲁曾参字子舆,‘参’读为‘骖’。……桓三年《左传》正义云:‘初驾马者,以二马夹辕而已。又驾一马,与两服为参,故谓之骖。……’名‘骖’字‘子舆’者,驾马所以引车也。”由此看来,“曾参”之“参”,其音当为“cān”。有些很常用的字,人们往往不大注意对它们的读法予以深究,例如司马迁字“子长”,其“长”字常被读为“cháng”,从“迁”字表示“上升”之义来看,这个“长”显然应该读为“zhǎng”。又如刘表字景升,从其名、字相应的情况来看,这里的“景”字与“影”音义相同,不应当再读为“风景”之“景”音。
    曾参的“参”的读音,王引之从训诂的角度提出了充分的理由,认为参结合“子舆”的字应当读骖,即折合成今音cān的这个音,之后每有人疑此字的读音必引这个例子,确实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我们看一下前人的例子:
    说文:骖,驾三马也。从马,参声。仓含切。
    说文:森,木多皃。从林从木,读若曾参之参。所今切。
    许慎在解骖字时,标的是仓含切,折合成今音即是cān。在解森字时,明确地说此字读如“曾参之参”,给它标的是所今切。所今切折合成今音,却是shēn一类的音了,可见许慎时代对曾参的参的读音是和今音shēn一类的。
    白居易《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画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从白居易的这首诗看出,他押的是广韵中的侵韵 ,此字他的读法也是所今切,今音shēn一类的音。因为如果他认为曾参的参应读如仓含切的话,那样就属于覃韵的字了,可见他是读所今切。
    王安石《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留犁挠酒得戎心,并夹通欢岁月深。奉使由来须陆贾,离亲何必强曾参。”《初去临川》:“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王安石这两首诗作的押韵和白居易一模一样,还是侵韵。
    车万育《声律启蒙》:“眉对目,口对心,锦瑟对瑶琴。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他把曾参的参的读音也划入了侵韵。
    东汉人许慎,唐朝人白居易,宋朝人王安石,清朝人车万育从古及今一律把曾参的参读为了所今切,而不是仓含切。可以想见,并非只是清代才有优秀的训诂家、经学家,前代的大学问家如许慎郑玄颜师古孔颖达张守节们对曾参这个儒家的著名人物,他的“参”通“骖”,可与“子舆”义通这个并不算很难发现的问题为什么都视若无睹,没有发出一点见解来?我以为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可能曾参的参不读仓含切有三个原因:一,从上古到今天,人们一直讹读。二,名从主人,曾参自己大概就把自己的参读为了所今切,其他人尊重本人的读法,不曾改过,于是传续下来。三,“参”并非不可与“子舆”义通。《汉书•艺文志》录有《堪舆金匮》十四卷,堪舆者何谓?颜师古注汉书时引用了许慎注:“堪,天道。舆,地道。”后世的地图亦多有作“舆图”者,就是以舆为地的用法。而“参”本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说文》:“参,商星也。”《左传》:“迁实沈于大厦,主参。”可证参为星宿。星之在天,舆之为地,亦可成一显见的对应关系。因此曾参,字子舆,参字未必一定通骖,其音也未必一定读如仓含切,这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
来源网络
1楼
此網絡之釋好似悟自《濟寧州誌·曾子世家》……[EM03]
2楼
白居易《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U]画夜[/U]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画夜?应是昼夜吧?请核实更正。
3楼
畫和晝很相似[em05]
4楼
引经据典,还是挺有说服力的,不过,我们基本上都是读这个音的吧
5楼
[QUE][B]下面引用由[U]曾绍煊[/U]发表的内容:[/B]

关于宗圣公之名的读音
 
 
关于曾参之名的读音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注释】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孔子的弟子。
  按:古人的名与字,其含...[/QUOTE]
 
可是听说在宗圣公家乡多是读[SIZE=3]cān的。[/SIZE]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000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