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华曾氏续修族谱工作方案》 曾氏宗亲联合总会 2008年4月12日
[U] [/U][FACE=Times New Roman] [/FACE]
本文发至各省、市及港澳台、国外宗亲文化联谊机构及总会理事、顾问,并在宗亲网上公布。
[FACE=Times New Roman][U] [/U][/FACE]签发人:曾文仲[FACE=Times New Roman] [/FACE]拟核稿:曾广河[FACE=Times New Roman] 2008[/FACE]年[FACE=Times New Roman]4[/FACE]月[FACE=Times New Roman]12[/FACE]日签发
[ALIGN=center]中华曾氏续修族谱工作方案[/ALIGN]
[FACE=Times New Roman][/FACE] 家族谱又称谱牒,是记载一个家族繁衍生息、世代传承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图谱,是家族宗族的生活纪实史册,是一部与天地同在的家族百科全书。华夏曾氏历来重视敬宗修谱,留下了宝贵的根系血脉源流的历史资料。特别是自宗圣曾子以来,武城曾氏先贤代代承修,从未间断,留下一部内容宏富详实的伟大史册《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成为当今研究曾氏历史和续修族谱的文献和依据。 修谱是在旧家谱的基础上重修、增修和续修,留下的一种间隔性的传统文化,多为三十年一修。文正公说过“三十年不修为不孝之例也”。在文正公倡导下,清末到民国初年的曾氏修谱,为圣裔曾氏子孙引以为豪。但由于近百年外患内乱,社会大变革,修谱中断已久,过去的旧谱大都被焚毁或散失。改革开放以来,修谱活动悄然兴起,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国家档案局、文化部、教育部[FACE=Times New Roman]1984[/FACE]年联合发文称:“家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大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曾氏修谱工作虽然在一部分省市村庄房系中已经开展,但由于没有统一行动,没法完成完整、清晰的修谱。[FACE=Times New Roman]2006[/FACE]年[FACE=Times New Roman]9[/FACE]月,曾氏宗亲联合总会在山东嘉祥成立。总会会长兼理事长曾文仲先生提出,修族谱是本届理事会的主要任务之一。 [FACE=Times New Roman]2007[/FACE]年[FACE=Times New Roman]5[/FACE]月,宗亲联合总会在福建泉州召开会议,宣布成立谱牒组,就修谱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会后谱牒组提出了修谱建议(初稿)印发,并在网上征求意见。根据收集的意见提出初步方案,在江西吉水召开的一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充分讨论,集中了大家意见,又作了重要修改、补充,形成中华曾氏续修族谱原则性的工作指导方案,又经过征求广东惠州一些宗亲意见,在广州召开的座谈会上充分讨论,最终形成本方案。
三、组织领导 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系统,是完成修谱任务的首要保证。[FACE=Times New Roman]2006[/FACE]年成立的曾氏宗亲联合总会,名誉顾问曾荫权、名誉会长曾宪梓、会长兼理事长曾文仲以及百多位宗亲组成的理事会就是组织修谱的最高领导机构。要在文仲会长兼理事长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全体理事会成员的作用,分工负责,一抓到底。总会成立谱牒组,具体负责修谱的联络督导工作。根据目前谱牒组人员分散的情况,将在海南、广东、四川、重庆、河南、江西等省市设联络机构,办公室暂定在海口,具体指导修谱工作。国内外的曾氏宗亲联谊会、文化研究会,要把修谱当作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做好本地区的组织发动工作。在条件成熟时,总会将召开修谱代表大会,成立中华曾氏续修族谱理事会,负责资金的筹集管理、修谱的组织协调工作。各省、市、县和台湾、港澳地区以及曾氏村庄房系都要成立修谱委员会或小组,推选一些有影响力的宗亲担任修谱的领导工作,形成由上而下的组织领导系统,负责指导本区域以及迁徒国内外的曾氏后裔的修谱。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以及对热心传承曾氏文化的退休干部、教师,在修谱中的积极作用,在总会及省、市、县成立族谱编审班子,通过推荐或自荐,由总会或省、市、县修谱机构正式聘任,负责曾氏族谱有关课题的研究、编审、出版工作。要建立一支庞大的新时期修谱志愿者队伍,通过网站发动热心曾氏文化的宗亲,包括公务人员、教师、大学生、农村知识青年参加志愿者队伍,利用节、假日,协助做好修谱的发动和登记入谱工作。充分发挥曾氏网站在修谱中的作用。已建立的曾氏宗亲网是联合总会下属的主要网站,在谱牒组的具体指导下,成立曾氏修谱网络工作室,推举一些有网络操作经验的宗亲,组成一个班子,负责制订网络修谱工作计划,解答在修谱中遇到的问题,汇集录制曾氏族谱。
四、经费保障 一个庞大的社会文化工程,需要有资金支持。要在贯彻勤俭修族谱的原则下保证必要的支付费用,主要包括会议、培训、资料宣传费;专业人员旅差、办公费用以及少量雇请专业人员工资补助开支;网站建设及软件、光盘制作费用;谱册编印邮寄费用;资料库及其设备建设收藏保管费用等。资金来源主要靠发动企业和个人捐助,并同修谱活动同步进行。在曾氏宗亲中开展“让生命的意义在文化中延续”捐献活动,凡捐助百元以上者,都将分别在家谱册中留下芳名,其中向总会捐款千元以上者在总会出版的谱册上留名、万元以上者推举当修谱理事会成员,并在谱册上留下相片和简历。修谱专用资金的筹集和管理,采取分级筹集、按制度管理、财务公开、接受监督的办法。强调坚持自愿捐助原则,反对巧立名目强行摊派,也要注意防止有人借修谱名义骗取捐款。发动捐款和设帐户接受捐款,采取明确管理责任人实行分级管理办法,即联合总会、各省市、县、各修谱单位(村庄或房系)设专门帐户,选举诚信、公道的宗亲负责理财。原则上哪一级发动捐助的资金缴哪一级帐户,并制定严格的开支审批制度,建立责任人,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安全,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制度,用制度保证这次修谱成为最好的一次全国性修谱。[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二[FACE=Times New Roman]OO[/FACE]八年四月十二日[FACE=Times New Roman] [/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