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蛟

楼主
曾蛟
本台报道:解放军首位坐上导弹操纵“金交椅”的士兵——曾蛟(图)
2003年03月17日 15:16        来源:海峡之声网
[IMGA=0,absMiddle]http://mil.fjii.fj.vnet.cn/2003-03-17/1047885368_2.jpg[/IMGA]
“爱军习武标兵”——曾蛟在接受本台记者专访(摄影:魏文利 苗长军)
  解放军首位坐上导弹操纵“金交椅”的士兵——曾蛟
  (海峡之声网 魏文利 高佳 苗长军)被中央军委授予“爱军习武标兵”荣誉称号、现任二炮某部副参谋长的解放军代表曾蛟,日前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科技强军之路,要加紧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
  曾蛟1982年入伍,1991年由自愿兵破格提干的曾蛟,他靠着毅力开启了导弹科技的大门,成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坐上导弹操纵“金交椅”的士兵,受到江主席的新切接见,之后又被中央军委授予“爱军习武标兵”的荣誉称号,1995年,曾蛟的名字写进八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现在的曾蛟已经是一名电脑行家,多项科研成果已运用于部队的科技练兵之中。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曾蛟的感触更深。
  曾蛟说,象二炮这样的高技术部队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武器装备非常复杂,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他说:“结合我们部队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按照江主席提出的‘宁可让人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才’的指示,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想了很多的办法,在新装备的掌握,新装备人才培养上的力度很大。目前,从部队掌握的情况来看,进展非常迅速,武器装备战斗力基本上形成”。怎样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尖子,发挥武器装备更大的性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曾蛟认为基层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他说:“目前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部队自身来培养,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加强实弹操作的训练,从实践和理论中去磨合;二是发挥部队军队院校的优势,通过院校来培养;三是外学外训,请有关机构,科研所、专家、厂家等来传授技术;四是通过干部战士的努力,刻苦钻研,自学成才。”[/TD][/TR][/TABLE]   中国人民解放军爱军习武模范。第二炮兵某部装备技术科科长。四川省奉节县人。1964年1月出生,1982年10月入伍,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尉军衔。他怀着献身国防、矢志精武的强烈愿望,自觉服从部队建设的需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当工兵时,不怕苦累,埋头苦干,成为团队过硬的施工能手和技术骨干。改为导弹兵后,刻苦钻研导弹发射技术,以惊人的毅力,苦练硬功,熟练地掌握了8种专业25个号位的操作技能,能够精确地默画出拥有11000多个接点、4000多个技术参数的导弹控制系统电器设备原理图,先后17次参加旅以上单位组织的比武竞赛和军事表演,夺得14项第1名。他成功地研制出导弹控制系统电路插件测试仪,参与研制了实装操作基本功训练台,编写出近10万字300多例的《控制系统常见故障排除定位手册》和3万多字的《临射状态下故障现象及处置方法》,撰写了10篇有价值的专业论文,解决了许多训练发射的技术难题,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显著成绩。1992年7月,在执行导弹发射任务时,他参与排除故障22起,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各项指令,为创造最佳精度,保证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多次被上级树为"军事训练标兵",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1994年7月10日,中央军委授予他"爱军习武标兵"荣誉称号。(军事百科研究部提供)
1楼
支持,拥军模范!!!!
2楼
曾氏家族的爱国英雄,保家卫国,值得敬仰!
3楼
国传宗亲:
    请各位宗亲在上传文章之前一定要校对好文字,否则容易引起笑话或误解,显得太随便。本文第三段第二行应是“亲切接见”,不是“新切接见”。照片上曾蛟的军衔是“中校”,不是“中尉”。
4楼
国传宗亲:
    请各位宗亲在上传文章之前一定要校对好文字,否则容易引起笑话或误解,显得太随便。本文第三段第二行应是“亲切接见”,不是“新切接见”。照片上曾蛟的军衔是“中校”,不是“中尉”。
5楼
[upload=13702,0]Img261284372.jpg[/upload]  
 
曾蛟,现为第二炮兵某基地装备部副部长。他刻苦钻研,努力拼搏,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从普通士兵成长为闻名全军的“导弹通”,其名字被写进九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并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他“爱军习武标兵”荣誉称号。
 
  这个图上是大校军衔了[EM05]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08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