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闪访郦波:当代知识分子没有士大夫精神

楼主
独家闪访郦波:当代知识分子没有士大夫精神
2010年5月7日 湖南省长沙市袁家岭新华书店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老师携新书《郦波评说曾国藩家书(上)》来长沙做新书签售,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社长肖启明和区域经理姜华陪同(出版方),著名节目主持人汪涵倾情助阵。郦波老师和汪涵老师是因为湖南卫视新推出的一档名为《非常靠谱》的节目结缘,这次更是义不容辞的为郦波老师新书捧场。
[IMG]http://i781.photobucket.com/albums/yy93/Amelia0731/2-89.jpg[/IMG]
    签售开始的时间是14:30,我们摄制组在14:00就赶到了现场,熟悉场地,挑选机位,为下面的拍摄做准备。将近14:00的时候接到消息郦波老师马上就要到达书店。赶巧的是,我们正要去候场郦波老师的时候,在书店办公楼下遇上刚刚下车的郦波老师。郦波老师热情的邀请我们一起去会议室休息,并在简短的休息时间里很配合的接受了我的闪电式采访。
   采访中得知,当代青少年直接读曾国藩的家训或者全集是很艰涩的,所以郦波老师的目的是想把它通俗化大众化,让人们更能直白的认识。近现代家训的领军人物就是曾国藩,不同于其他我们所熟知的家训,曾国藩家训的内容所面对的对象不仅是自己家人,他的“家”是“大家”,跳出了家庭教育意义的范畴,是具有社会教育意义,所以“家训”成为郦波老师在曾国藩这个人物选题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对象和切入点。当我问到关于曾国藩对自己兄弟有护短包庇之实,郦波老师告诉我,曾国藩之所以护短,第一是他人生际遇过了这么大的起伏,第二是他最困难的时候是弟弟们鼎力相助,然而他的三弟曾国华战死了,幼弟曾国葆后来也是因为在战场上染了瘟疫病死的。他痛定思痛,觉得是一种对弟弟们的亏欠,所以反过来对曾国荃,曾国潢也不能说是护短,只是改变了以前那种长兄如父的面貌 。当我问及郦波老师中国还会不会出现曾国藩这样的人物时,老师回答是肯定的,这种相同不是复制曾国藩的人生,而是传承到他这种立德立功立言,锲而不舍的追求这种士大夫精神,然而现在悲哀的在于,郦波老师现在讲的也在于,当代知识分子没有士大夫精神。
1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绥宁曾海波[/U]发表的内容:[/B]

[SIZE=3]当我问及郦波老师中国还会不会出现曾国藩这样的人物时,老师回答是肯定的,这种相同不是复制曾国藩的人生,而是传承到他这种立德立功立言,锲而不舍的追求这种士大夫精神,然而现在悲哀的在于,郦波老师现在讲的也在于,当代知识分子没有士大夫精神。 [/SIZE]...[/QUOTE]
[COLOR=#3d11ee]难道都被金钱社会风化了?悲哀啊···[/COLOR]
2楼
海波宗亲及摄制组全体工作人员,您们辛苦了!
3楼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不修身何谈  齐家 治国 平天下[em19]
4楼
非常靠谱何时到咱曾家....
5楼
    士大夫是知识分子和官僚的混合体,他的群体是一个阶层。现代的知识分子大部分不是官僚,哪来的士大夫精神?
    历朝历代的读书人(知识分子)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即所谓学而优则仕。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仕途的晋级阶梯上。“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就是这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八个人生进修步骤和人生追求阶梯,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目标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儒家“三纲八目”的追求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家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闲云野鹤呢?说到底,都始终没有泯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心性。
    说“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没有士大夫精神”我不承认!让本不是士大夫的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具有士大夫精神这也是强人所难!几次针对知识分子的“整风运动”“大革命”以及“动乱风波”,谁还敢有士大夫精神!已经进入犬儒期的中国当代知识分子,谁还允许你有士大夫精神!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都没有士大夫精神,他郦波教授也未必真有![EM10]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