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撰]悠悠水长流

24楼
[编撰]客家的二次拾骨葬

     我的64派祖闻富,字麟富,也是生死葬都在长汀,被迁四川的后人迁葬内江,位置在云峰寺背后金星结穴丁向,与配偶林氏合葬。由于现在地名的变化,我还不清楚具体在什么位置,估计是在市区附近.他是迁葬四川的背份最高的祖先.
     族谱上记达一公的事迹,讲他的贡献时,排前面的是这些:度地奉父,迁葬祖厝,甩族迁川.迁葬祖厝,就是迁祖先遗骨到四川,让他们享受后人的祭祀.
     英国人类学者弗里德曼(Freedman)曾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在风水的逻辑中,骨是世系继嗣的象征。如果没有骨骼,人们就与祖先恩惠最强有力的源头彻底脱离。” 日本人类学者濑川昌久亦认为,祖先的骨骸与子孙乃一气相承,“气”通过骨骼而得以形象化,“气”以骨为媒介,故对祖先遗骨(作为形象化的父系继嗣)的祭祀就能得到祖先墓地风水的好影响,“对祖先遗骨(作为形象化了的父系继嗣)的祭祀,就与希望在现实环境中寻得好影响的风水习俗,实现了联结”,“在汉族的继嗣观念中,祖先的骨骸是关于世系继嗣的具象性代表物,对于子孙来说,它的存在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这种观念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客家的二次拾骨葬.客家人称为“捡骨葬”、“金罂葬”洗骨葬”的二次葬,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葬法.考古发现,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有多人就是二次葬.在古代文献中,也多有记载,战国时期的《列子》及《隋书》等史籍,都记载了古代荆楚地区的一些二次捡骨葬习俗。可见,拾骨葬在古代曾普遍流行,待周礼兴起之后,提倡“入土为安”,将重新起葬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这种葬法在汉族中逐渐消失。但在少数民族中多有保留,南方的广西壮族,广东、广西瑶族,云南苗族以及福建、浙江畲族,都有二次捡骨葬习俗。此外客家人也盛行此方式,其原因,一说是受少数民族影响,一说是长期迁徙的需要。客家人经常迁居。为了不抛弃祖先的遗骨,因此在逃亡或移民时一定将遗骨带走。于是客家人就产生了洗骨改葬和信风水的遗俗.
       二次拾骨葬基本操作形式是: 先用棺木土葬死者,过了三年、五年或更长时间后,挖墓开棺,要请检骨师将先人骨骸取出,遗骨拂拭曝曬之后。由下而上,依趾、足、腿、股、脊、胸、手、头的顺序装入名为「金罂」的陶罐中,盖上圆盖,再修永久性葬。埋葬在风水好的地方。
       在四川,这又被称为检筋骨.在我十岁左右时见村中的刘季文在中学帮检筋骨,当时他们有两个人,骨头检起来后放在一个象漏罐的陶罐里,上面盖了一张红纸.当时中学要在那里修学生寝室,要他们迁坟.后来我听母亲说过,以前,到时候都要检筋骨的,现在解放了,就不兴这样了.可见,进四川的客家人很多,他们的习俗影响了其他人.
      正是这种习俗,让我的先祖利用迁葬把甘蔗引入四川.当然,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也许没有这习俗,先祖也会把甘蔗引入四川的.因为,当年迁葬的很多,把甘蔗引入四川的只有我祖先一人.
      闻富公育二子:贞贵、贞员.
      闻富公以前的先祖,他们的坟在过去安葬的地方,或福建,或江西,或山东.我只能在族谱上,看他们的名字,查他们的安葬地了.
25楼
顶先。
26楼
[编撰]汀江——客家母亲河

    “天下水皆东,唯汀独南。”
     客家俱南下,吾家独北往!
     这该就是63派祖宏默公听他们父亲讲述上一代家族迁徒的记忆。
     闽西汀州、湘西凤凰,被誉为中国两个最美小城。汀洲,福建历史五大州之一、第一个设市城市、世界客家首府-汀州。就成了宏默公的故乡!
     长汀是福建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早在4000多年前,闽越人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蛇为图腾,幸存的”蛇王塑像”是最具代表性的实物见证。
     唐开元二十四年(733年)汀州设立。从此历经城垣变迁,古城汀州处万山之中,“枕山临溪为城”,逐渐形成“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幢深围四面城”的府城特色,成为盛唐至清末时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和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始建于唐的汀州古城墙,沿汀江而筑,自东向西呈弧形,东西两端沿卧龙山两旁的山脊筑到山顶,把半个卧龙山圈进了城内,使整个城池前有汀江天堑、后有卧龙山为屏,成为能攻能守的“高城固壁”。
    而流过宏默公家乡濯田的汀江,由“三水绕城”的鄞江、金沙河、西河溪汇注汀江向南奔流。穿过闽西,川过老家峰市,流入广东,与梅江汇合成韩江,经潮州奔腾入海。汀江滋润两岸土地肥美丰腴,养育着一代代客家人。因此,汀江流域成为客家民系的摇篮、天下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和祖籍地,汀江被称为“客家母亲河”。
    长汀城繁荣兴盛,为客家的首府,祠堂之多,不可胜数。仅曾氏塘湾哩有曾家祠、横岗岭有宗圣庙、府背巷有曾家祠。现在,我见到的长汀曾氏族谱就有三种。从唐宋起,就有宗亲去哪里。
    正德十二年(1517)二月,虔州巡抚王守仁征讨漳州詹师福,进兵汀州。后守仁令于古城设盐关,以便赣人以米换盐。古城为县对外省开放最早市场。
    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洪水。鱼游市中,漂没田、房、人、畜无数,米每斗需银半两。
    嘉靖四十年(1561)十月,广东张琏起义军攻汀州失败后,县自丽春门侧沿河至镇南门外向西筑土城与州城西门相接为县城,次年竣工。
    战乱,战乱的余波,自然是困扰宏默公那个时代的问题。在这种社会,能苟全性命于乱世。就是最大的奢望。也许,客家人就这样形成了他们的民俗:建围屋以避战祸,传祖言以不忘故土,迁骨骸以敬祖先。
    宏默公死葬兴龙头塘背后的蛇形岗。他是按皇帝钦点的字派娶名的第一代。也许,当时他还没有这名字,是后人订族谱时再取的。他有三子:闻富、闻祥(上加“草”字头)、闻征。闻富的坟迁入了内江,他的坟没有迁。自然是有闻祥(上加“草”字头)、闻征的后人在看护。只是,我们不知道他后现在的情况。
    家族在长汀时,由62派到69派。后来,64派以后的骨骸迁四川。68派迁内江。在长汀,仅宏默公父子的坟墓安在了那里!
27楼
[编撰]离乱人
      我的62派祖隆安公出生在上杭峰市,当时是明中期,有“铁头和尚”作乱,父子各辟地。隆安公的父亲与长兄养迁居长汀横山背圳头。隆安公与母亲迁长汀,居兴龙头塘背后。这是梁家坝曾氏第三迁。可以想象,是何等狼狈不堪的一次迁徒啊。
    “铁头和尚”是谁?我还没有查处来。可能是他们这三个中的一个:
      李宗政。明朝中叶胜运里(一说溪南里)人。天顺六年(1462年)不堪官府土豪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愤而与阙永华聚众起义,号“白眉”军,声势迅速壮大,不久就攻下上杭县城,震动全省。次年,福建巡抚伍骥调集了大量兵力,亲自来上杭“督剿”。宗政等机智迎敌,待官兵深入到石马岐一带,突然发起攻击,尽歼都阃丁泉率领的先锋部队,并将丁泉击毙。伍骥遂尽倾全军“围剿”。由于军力悬殊,“白眉”奋勇苦战终不能突围,宗政、永华等被俘,慷慨就义。伍骥在征战中屡受惊恐,一病不起,回师后支撑到北京,也随即身亡。
      钟三、黎仲端。“白眉”起义被镇压后14年,即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年),溪南又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领导人是钟三和黎仲端。
      钟、黎义军攻占村镇,打击富豪污吏,贫苦农民扬眉吐气,纷纷归附。福建巡抚戴用急调兵“进剿”,但屡屡为义军所败。钟、黎声势日盛,朝廷震惊。第二年,下诏起用右佥都御史高明为福建巡抚,严令“剿平”。高明调集重兵,与副使刘城等费尽心机,施狡计捕杀了仲端等11位义军首领,仅钟三机智逃脱,起义便暂时被镇压了下去。
      成化十六年(1480年)冬,钟三再度聚众起义,在胜运里一带重振旗鼓。胜运里土豪吴海,连忙纠集“民壮”镇压。次年春,与义军激战,钟三被俘牺牲。吴海得意忘形,穷追钟三余部至峡头山下,突遇伏击,当即毙命,惜义军此时已势危力孤,终被打散。
      钟、黎起义虽然失败,但给了明朝在汀州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成化十四年(1478年),高明好不容易把钟、黎义军镇压下去,惊魂甫定,便急忙寻求补救之计。他与刘城等商议,划出上杭东南部远离杭城与广东毗邻的一片地区,另立一新县,以强化对农民起义的防范。这一建议随即获得朝廷批准。十五年(1479年),正式从上杭析出溪南、太平、丰田、金丰、胜运五里十九图,建立了永定县。
      就是他们三条好汉中的一条,让家族在明中期沿汀江而上,进入了客家的核心地区。
      解放后,我们对农民起义、农民领袖人物的评价都很高。但让我们也容易忽视问题的另一面,就是它给社会造成的混乱。后来,看《资治通鉴》时,才有一些深刻的认识:农民起义、农民领袖人物往往会滋生一些比封建皇帝更腐朽残暴的政权和统治者:如张献忠、洪秀全。
     隆安公死后葬在横山脑头,配林氏,合葬。育四子:宏默、宏照、宏然、宏黜。
28楼
真为你找到世系根源而高兴!!
我也期待我也有这一天
29楼
一个家庭就是一段历史,一个人就是一种文化.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40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