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宗亲投稿 -> 爱心接力,他找到了丢失数十年家 返回  打印
爱心接力,他找到了丢失数十年家
作者 曾宪华   摘自 曾氏宗亲网   发表 2019-12-1 22:10:14  

——贵阳曾氏宗亲帮助智障宗亲曾繁益返回迷失三十多年家的感人事迹

这是一群彼此并不熟悉的人,但他们却共同演绎了一场帮助智障宗亲返回家乡的动人故事,唱响了一首天下一曾无二曾的动人的时代颂歌!

事情还要从三十几年前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年仅三十来岁的曾繁益和同村的两位老乡离开老家四川省江津市朱杨镇螺水村(现在改为重庆市江津区朱杨镇桥坪村),来到远离家乡四百多公里的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乡镇小煤矿挖煤,期间,于1996年随老乡回家乡探亲并办理了第二代身份证,此后再没有回过家乡。后来,在一次矿难中,他的两位老乡不幸遇难,曾繁益由于当天没有上班,才免遭厄运。
曾繁益兄弟姊妹四个,他是老幺,出生于1955年,由于先天智力障碍,没有进过学堂读过书,没有婚娶,如今六十多岁的人了外出远一点都不知道回家,说话有时颠三倒四,含混不清。同伴不在了,曾繁益生活工作一下失去了依靠,失去了往常的正常状态,他不知道跟谁上班,在哪里上班,矿里一些素养不高的人还经常欺负他,使得无助的曾繁益陷入了一片茫然。
同在一个矿里上班的一位曾姓矿工(由于时间关系,笔者还没有找到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他介绍到自己所在的息烽县石洞镇一个村庄,交给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曾居祥,离开时他叮嘱曾书记要照顾好弱智的曾繁益。为了落实好曾繁益的居住和生活问题,曾书记把曾繁益打工攒下的几千元钱在临近的河家洞村里为他购买了一栋简易的砖木结构房屋,并给他送去了生活用品、大米、油、盐、酱、醋以及蔬菜等物资。
曾繁益在河家洞村生活居住了二十几年,由于不是很会种地料理农活,主要是靠给别人帮忙干活维持生计。平时里,曾居祥书记和周围的村民也给他送一些生活必需品和蔬菜、粮食之类的物资。在曾书记及村民的关心关怀下,曾繁益度过了他人生最美好的时段。然而,每当人们问起他为什么不回家时,他总是说家里没有人了。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农村政策的调整以及新农村规划,原来居住在高山荒岭的村民都逐步搬迁到平原等生存条件较好的地方去了,而曾繁益一个人任然只能住在吃水都要靠天的高山上。由于年纪越来越大,身体经常犯病,生产生活都不像原来那样方便了。曾居祥书记把他的问题向上级做了汇报,无奈他不是本地户口,生活、低保、医保等福利都无法落实。曾繁益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黑户口。
2019年9月9日,贵州省曾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家海和贵阳市曾子文化研究会会长曾森接到贵阳市曾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茂英的电话,声称她们得到来自息烽县曾繁益因贫困急需救助的信息。
曾家海和曾森两位贵阳地区曾氏宗亲的主要牵头人,他们一直把关爱群众,关心宗亲当做自己人生的座右铭,在当地,谁家生活有困难,谁家里遭遇了不测,他们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他们高尚的人格和低调务实的工作态度树立了很好的口碑。当他们听到曾茂英的情况通报后,当即表态说,既然是贫困户,我们马上进行救助并把情况了解后向有关部门反映。
2019年10月的一天,贵阳曾氏宗亲曾茂英、曾珍、曾艳彬、曾本贵、曾以江、曾纪江、曾庆军、曾波、曾居祥、曾维菊等人在曾家海副总经理和曾森会长的带领下,分乘三辆小车经八十几公里路程的奔波,来到了曾繁益所在河家洞村。他们带来了棉被、羽绒服、大米、食油、电饭锅等物资,徒步半多个小时来到曾繁益居住的高山小屋。
走进黑暗杂乱小屋,看看地面上放着的三四个接雨水用的盆子和屋子里缺胳膊少腿木床、桌椅,看看站在眼前蓬头垢面,木然并带有积分憔悴的曾繁益,曾家海和同去的十几位宗亲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难道这就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曾氏家人,难道这就是一衣带水的骨肉同胞?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但又不能不面对眼前的现实。
他们马上与曾居祥书记取得了联系,曾居祥书记向他们详细介绍曾繁益的情况,他们曾劝说曾繁益返回老家去找亲人,但他一直都说家中没有亲人了。近些年来曾繁益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原来和他住在一起的村民都逐渐搬迁到山下去了,他们也十分担心曾繁益一个人住在山上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问题。
听了曾书记的介绍,曾家海、曾森两位贵阳曾氏家族的领头人心中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他们觉得这不是给几个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让他回归社会,必须让他得到组织的关照与呵护。
曾家海马上拨通了贵州省公安厅有关领导的电话,他把曾繁益的情况向这位领导作了汇报。那位领导马上把电话打到息烽县公安局局长办公室,局长又立马打电话向石洞镇派出所所长询问了有关曾繁益的情况。在得到息烽县公安局信息反馈后,贵州省公安厅那位领导马上把情况向曾家海作了通报,并十分肯定地告诉他,只要有曾繁益原籍的证明材料,我们就马上为曾繁益办理户口关系并落实一切生活福利待遇。这里,我们要向这几位心系民众,为民办实事的共和国公安民警表示深深的感谢,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
在得到有关方面的情况汇总之后,引发了三位曾家姑娘的严重关切,他们就是贵阳市曾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茂英、曾艳彬、曾珍三位宗亲。她们觉得,不能再等了,再等一秒钟曾繁益都会遇到很多不确定性,再等一秒钟,曾繁益生命里就会失去多一份的社会关爱。
2019年11月12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曾茂英、曾艳彬、曾珍三位曾家女儿带着曾繁益的身份证,开着自己的小车向四百多公里外的重庆市江津区进发了。凭着导航的引领,经过六个多小时马不停蹄奔波,当天下午她们终于来到了曾繁益的家乡。经过和当地乡镇、村委会核实,确认了曾繁益的籍贯所在地,并在村委会负责人的引导下,见到了曾繁益的三个姐姐和嫂嫂。她们向镇、村负责人及曾繁益的亲人们介绍了他的现状及安置诉求,在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曾繁益亲人愿意马上为其落实生活及福利待遇的答复后,她们返回贵阳向曾家海、曾森作了汇报。
2019年11月22号早上,连日的阴森的天空出现一缕阳光,预示着我们本文的主角即将开始的美好未来。上午七时半,两辆小车径直来到曾繁益生活居住了二十年的高山小屋下面,在曾家海、曾森的带领下,同行的有曾茂英、曾珍、曾维菊、曾家远、曾以江五位宗亲。他们用几个蛇皮袋把曾繁益必须的衣物、生活用品包装好并装上了车。这时,周围的村民纷纷赶来向他告别,看着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就要离开了,他们都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并称赞曾繁益遇到了一群大好人。在作了简短告别后,他们踏上了返回家乡的路程。
当护送的车队来到曾繁益所在村委会时,里三层外三层站满了欢迎的人群。一向木然的曾繁益从众多的人群中第一眼认出了失散几十年的姐姐和大嫂,坐在车里他惊呼起来:那个是我姐。这或许就是亲情的力量,在曾繁益的记忆里其他任何事情都十分模糊,然而他却能把自己的亲人牢牢地记在心里。他下车后迅疾奔向了或许朝思暮想的姐姐。姐弟们相拥而泣,是喜是悲,场景十分感人,在场的人们也为他们失散后的团聚留下了祈福的泪水。
曾繁益的嫂嫂(哥哥早已去世)为了欢迎弟弟的归来,做好了一桌丰盛的酒席。酒席上,当地村委会的干部和群众代表来了,曾繁益几位姐姐家里在家的亲人全部来了,他们相互碰杯,热烈祝贺曾繁益晚年能完好回归家乡,骨肉团聚。同时,他们也十分感谢贵阳地区的曾家人和社会上许许多多好心人为曾繁益生存、生活给予众多的帮助和支持。
至此,我们这篇用满满爱心谱写家族情,社会情故事就将收官,笔者在为曾繁益人生遭遇坎坷深感痛心之时,无不为那些为曾繁益生存、生活下来的好心人,曾氏族人们的大爱之举表示由衷的敬意。他们围绕曾繁益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具体、最好的诠释!

                    《湖北曾子文化》主编 曾宪华
                               2019年11月28日

图为曾家海、曾森、曾茂英、曾珍、曾本贵、曾以江、曾纪江、曾庆军、
曾波、曾居祥、曾维菊、曾艳彬第一次慰问曾繁益(前排左四)时,在其
居住的旧屋前合影

曾繁益在息烽县河家洞村生活居住的环境

宗亲们翻山越岭为曾繁益送去生活物资

曾茂英、曾珍、曾艳彬三位宗亲在重庆江津与曾繁益二姐、三姐的合影


     
曾家海副总经理在为曾繁益收拾返家的衣物   在众多宗亲的关心下,

曾繁益即将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

回家了,曾森会长给了曾繁益一些钱带着

在曾繁益姐姐家里,护送的宗亲们与当地镇、村领导祝贺他们姐弟团聚

http://www.zengshi.netarticle.asp?articleid=41318

Copyright 2005 - 2015 曾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0983号 站长:曾广宾 法律顾问: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