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此帖亏死了---江西铜鼓亮点

楼主
不看此帖亏死了---江西铜鼓亮点
[IMGA=0,absMiddle]http://www.lotour.com/imagessnapshot/20070823/s015608942.JPG[/IMGA]
铜鼓石
[IMGA=0,absMiddle]http://www.lotour.com/imagessnapshot/20070823/s015609807.JPG[/IMGA]
试剑

[IMGA=0,absMiddle]http://www.lotour.com/imagessnapshot/20070823/s015609620.JPG[/IMGA]
潘周过化

[IMGA=0,absMiddle]http://www.lotour.com/imagessnapshot/20070823/s015609394.JPG[/IMGA]
题铜鼓石

“铜鼓石”位于铜鼓县东1公里处,又名试剑石,为铜鼓县城八景之一。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鼓县也因此石而得名。据清同治十一年《义宁州志》载:“铜鼓石在武乡二十四都,屹立数丈,形如铜鼓”。铜鼓石上现留存古人题词彖刻多处,其中“铜鼓石”三字为正楷竖书,每字50cm,落款为“备兵使者延论书”,留于石之左侧。另外,还有“试剑”、“潘周过化”、“题铜鼓石”等石刻,《题铜鼓石》是一首七言诗,三处石刻都是明朝著名将领”时任铜鼓营守备邓子龙所题。“潘周过化”四字正楷竖刻,每字长1.9米,宽1.7米,全长6.67米,落款“邓子龙书”。此石刻的意思是:“江西巡抚潘季驯和巡道周思敏二人,派邓子龙来此镇压李大銮农民起义之后,铜鼓地方才复归王化。”它反映了当地起义农民与明朝封建王朝的一次浴血搏斗。
《题铜鼓石》诗石刻位于“试剑”右侧,落款“万历五年春邓子龙书”,诗七言,共八句,每字20平方厘米,现将全部载录于下:
定江巨石当路旁,有人疑是南山虎。笑汉将军只没羽,乃不贯之何足数。又闻此石名铜鼓,上应列宿开帅府。英雄一剑破中垒,砥柱乾坤镇吴楚。
 
[FACE=楷体_GB2312][SIZE=6][B]湘鄂赣革命烈士公园[/B][/FACE][/SIZE][IMGA=0,absMiddle]http://www.jxlvu.com/scene_pic/090103173912.gif[/IMGA]       湘鄂赣革命烈士公园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毛泽东同志曾亲自在这里发动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彭德怀、腾代远、王首道、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开展过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铜鼓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党的组织和人民历尽坎坷,在反对国内外敌人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有2万多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在册烈士1.8万多人,占全省在册烈士的7%,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永载史册。1956年5月,在县城大桥北端,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1996年4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将烈士陵园迁建县城南路。为继承和发扬老区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建设和谐平安铜鼓,值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之际,我县又投资300多万元,扩建此园,现总面积9300平方米,集纪念、教育、休闲为一体,分为纪念广场、休闲广场两部分,称为湘鄂赣革命烈士公园。
 
[FACE=楷体_GB2312][SIZE=6][B]仙姑坛旅游度假村[/B][/FACE][/SIZE][IMGA=0,absMiddle]http://www.jxlvu.com/scene_pic/090103172832.gif[/IMGA]    仙姑坛旅游度假村位于江西省铜鼓县南部1公里处仙姑栋顶。仙姑栋海拔1400余米,栋顶为宜丰、万载、铜鼓三县交界处。仙姑坛始建于明朝,重建于清咸丰八年,为砖石台梁式结构建筑,三进式,一进和三进是封火山墙,规模虽小,仅200多平方米,但全庙碌灰筒瓦,飞檐拍板遍布花鸟、戏曲人物工艺,制作十分精巧,坛内供奉着何仙姑塑像。大门的前十米处有一口八角形“天花井”,上题:仙泉涓涓,饮者万年。古井水质清纯,爽口甘甜,终年不竭,附近居民都称它为“仙姑井”,井水则为“仙水”。每逢夏历三月初七仙姑诞期,三县信徒都慕名而来。
   慢步仙姑坛风景区,使人心旷神怡,那三仙瀑布更是镶嵌在仙姑坛风景区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进入景区山门,踏上林荫小道,沿着潺潺溪流而上,步行三分钟,只见瀑布似三条玉带,从崖顶中间倾流而下,在峻壁峭崖上喷珠吐玉,犹如仙女挥舞银链.仰望之,象银蛇挥;细听之,拍击峭崖的轰鸣声,似仙女们在欢歌笑语,演奏出一曲曲沁人心脾的美妙乐章;如遇上晴天,上午八.九点钟左右,当晨曦透过云层,穿过山峦密林,映.射飞流直下的瀑布时, 赤橙黄绿青蓝紫,宛如云霓天下娇,一幅壮丽奇妙的彩虹呈现在您的眼帘.
    相传,那年大旱,小溪绝流,民不潦生,张.何.李三位仙姑禀奏玉帝,下凡来到人间,拯救民众,站在峭壁峻崖上挥舞洁白的玉带,倾刻大雨铺天盖地,飞流直射泻,三条洁白的玉带变幻成三股奔流不息的瀑布,不仅缓解了旱情,还为后人留下了这迷人的景观.人们为了纪念张.何.李三位仙姑的功德,就取名为三仙瀑布,留传至今。
[FACE=楷体_GB2312][SIZE=6][B]毛泽东同志化险福地[/B][/FACE][/SIZE][IMGA=0,absMiddle]http://www.jxlvu.com/scene_pic/090103173024.jpg[/IMGA]     毛泽东同志化险福地位于江西省铜鼓县排埠镇。距铜鼓县城约20公里。红色旅游景点。1927年9月5日毛泽东同志从安源出发,奔赴铜鼓指挥秋收起义。9月7日在浏阳边界被国民党团丁扣留。在押往团防局途中,毛泽东同志巧施“四块银圆”的妙计,摆脱团丁。来到一个拐弯处,毛泽东同志机智地跳进路边的水沟里,借着沟边的竹林、灌木做掩护,把整个身子躺在水沟里。团丁追来搜寻一阵,发现已进入江西地界,只好悻悻离去。就此留下了毛泽东一生当中“一脚踏二省,四圆定乾坤”的传奇经历。主要景观有:龙须瀑布、吴家祠、毛主席脱险处等。
[FACE=楷体_GB2312][SIZE=6][B]九龙湖水域观光风景[/B][/FACE][/SIZE][IMGA=0,absMiddle]http://www.jxlvu.com/scene_pic/090103173421.gif[/IMGA][SIZE=2]  [B]  [/B]九龙湖位于江西省铜鼓县东部。从铜鼓县城沿铜修公路可直达。距铜鼓县城30公里。属水域观光型风景区。20世纪90年代,以大段水库为中心建成的集发电、灌溉、防洪、旅游为一体的人工湖泊,湖内可供游客垂钓和泛舟游览。九龙湖水面达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0米,最深处达60米,可蓄水1.15亿立方米。登高遥望九龙湖,气势磅礴,天连山,山依水;泛舟湖上,岸上景致目不暇接。九龙湖建成后,先后添置了电瓶船、机动船、快艇、大木船等交通游览设施;外地客商在湖岸建起了天柱峰山庄、九龙寨等休闲娱乐场所,吸引了大量游客。主要景观有:观音晒鞋、灵石庵、水上一线天、岸上一线天、九龙瀑布、石洞迷宫等。[/SIZE]
[B][SIZE=6][FACE=楷体_GB2312]莲山—七重门景区[/SIZE][/FACE][/B]
[IMGA=0,absMiddle]http://www.jxlvu.com/scene_pic/090103174155.gif[/IMGA]     大莲山—七重门景区位于铜鼓石景区东北部三都镇境内。距铜鼓县城10公里。属山地型探险旅游与佛教文化观光旅游区。大莲山以佛教文化和马祖文化为主,七重门以丹霞风光和战场遗址为主。境内主要有马祖岩、福寿寺、马祖墓、古枫、七重门、风帆石等景观资源。大莲山因四周峰峦叠起,犹如观音莲台宝座,因而得名为大莲山。据史料记载:公元769年至773年,唐代著名的佛教禅师、“南天八祖”——马祖道一曾在此栖禅四年。清康熙末年,衍周芳禅师在此开基建造福寿寺。建有土木结构佛殿和佛像,规模位居全县之首。七重门,与大莲山相连。境内层峦叠嶂,坡陡岩险,丹霞地貌、峭壁耸立,地势险要无比,自古即为军事要寨,相传当地民众曾凭借此七道关隘抗御外敌。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石达开部曾在此战斗过,留下了许多古战场的遗址并保存完好。主要景观有:马祖岩、周芳禅师的墓塔、摩天岭、烽火台、操兵场、双柱峰、前寨和风帆石等。
1楼
江西铜鼓是一道红色革命、旅游的风景线。
2楼
值得到此参观,地灵人杰。革命圣地!!!
3楼
可以一观!!!![EM01]
4楼
怪不得铜鼓人那么聪明,原来是地灵之气在作怪[EM08]
5楼
   广森家乡风景图片:铜鼓印象(转帖) [2] 12/249  2009-03-16 14:34
   广森家乡:(铜鼓石刻)转帖 [2] 20/291  2009-03-15 16:00
   红色旅游县转帖.毛泽东同志化险福地等图片 7/144  2009-03-15 15:52
   广森与宗亲分享铜鼓县资料。 6/136  2009-03-15 15:42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46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