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之旅 强者之歌

楼主
磨难之旅 强者之歌
[ALIGN=center]磨难之旅   强者之歌[/ALIGN][ALIGN=center][B]——序曾光美《山重水复》[/B][/ALIGN][ALIGN=center][B]朱贵平[/B][/ALIGN]
 早就听说光美在写书,深为她的精神所感动。当她托人把厚厚的一叠《山重水复》的书稿摆在我面前并嘱我作序时,我着实惊呆了!这十多万字的手稿,可是一个动过三次大手术,瘫坐在轮椅上的人,用僵硬的手指夹着特制的硬笔,一笔一笔地勾划出来的呀!我迫不急待地翻读着,读着、读着,我的心震撼了,我的手颤抖着……。于是,我含着泪,用仍在颤抖的手,遵照她的嘱托,写出了下面的一席话,权当为序。
   俗话说;“自古英雄多磨难”,有位哲人还说:“磨难是最好的老师”。这些话不无道理。可是,当一个人的大部分时光,甚至一辈子都被磨难折腾着,这个,“英雄”实在难当,这个“老师”也未免太残忍了。光美,就是一个被磨难折腾了一辈子的人。从童年到少年,从青年到老年,数不清的磨难折腾着她。不幸一桩接一桩:生父冤狱致死,下落不明;继父积劳成疾,中年病故;大哥不白而死;二哥暴病身亡……。厄运一个接一个:街头行乞,投亲无门,高考录取被刷,做临时工被辞,母亲改嫁,弟弟送人,丈夫被打成反革命,自己被遣送乡下……“帽子”一顶接一顶;历史反革命女儿,黑五类子女。散布“和平论调”的阶级敌人(原话如此),现行反革命家属……就这样,在精神和躯体的折磨中苦度时光。等到改革开放,云开雾散,可又恶病缠身,三次大手术,两次开颅,原先的花容月貌荡然无存……。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遭挡头风”。然而,面对磨难,面对不幸和厄运,光美没有胆怯,没有退缩,而是凭着一个弱女子的不屈精神,苦苦拼搏,奋力抗挣;当乞丐不下跪,当反革命家属不求饶,批斗时不低头,威逼时不屈服,开颅时不掉泪……。在磨难的旅途中艰难跋涉。夫妇俩白手起家,而立学艺,凭着丈夫的一把刷子和自己的一架照相机,办起了修水第一家私营照相馆,建起了县城醒目的“美光影楼”,生意红红火火,生活美满幸福。不能不说难能可贵。
   更为可贵的是,光美以残疾之躯,伏案八年,五易其稿,写成《山重水复》一书。全书五章六十三节,十余万字。每节自成故事,前后连贯,首尾呼应。由于写的都是亲身经历的事,因而下笔有神,充满感情,娓娓道来,文笔清新。语言虽平实但不呆板,情节虽曲折但不离奇。写景、抒情、记人、叙事交融一体,贴切自然。以至写景满目生辉,抒情催人泪下,记人入木三分,叙事件件感人,读来如泣如诉,构成一幅爱恨交加、善恶共舞、血泪成串、哭笑难禁的人生画卷,它生动地记叙了光美半个多世纪的磨难之旅,谱写了一曲自强拼搏的人生之歌。虽然在内容安排上略稍有失当,结构上也有些零乱,但仍不失为一部教育后人,鞭策同辈的佳作。
   我和光美、兆禹夫妇同窗六载,平常交往颇多,自认为对他们非常了解。可是,读了《山重水复》,深感对他们了解不够,认识不深。更没有从人生价值的高度来认识那种无怨无悔的自强精神。平时,老同学相聚,少不了怨天尤人,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确实,从光美身上折射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一代人的命运。我们这一代人没有老一辈辉煌,没有新一代潇洒,有的只是承上启下的责任和动乱岁月的沧桑。厄运磨灭了我们的斗志,岁月消磨了我们的理想。以致许多人在生活的激流中随波逐流,在艰苦的磨炼中默默消殒。可是,光美同学却不然,和她相比,我们承受的份量微不足道,我们所受的磨难上不了档次。可是令人敬佩的是在重压之下,在磨难面前,她的勇气比我们足,她地斗志比我们坚。正如本书开头所写的一样:“困难要靠自己克服,障碍要靠自己冲破,在我的字典里是没有‘难’字的。”说得多么好!光美真的象哲人说的一样,把磨难当成老师,把横逆困境当成锻炼的炉锤。因此,她虽然没有成为英雄,但却做了生活的强者。透过《山重水复》全书,我们对她会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这不能不使我脸红耳热,十分惭愧。也这正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山重水复疑无路,拼搏自强天地宽,衷心祝愿光美在广阔的天地里继续拼搏、翱翔!
     [SIZE=2][URL=http://blog.sina.com.cn/xiushuishuiyuan]http://blog.sina.com.cn/xiushuishuiyuan[/URL][/SIZE]
1楼
拼搏自强天地宽,衷心祝愿光美在广阔的天地里继续拼搏、翱翔!
2楼
光美大姑英年早逝,她于此书出版后就离我们远去了.
3楼
山重水复疑无路,拼搏自强天地宽。与她比,自愧不如。
4楼
 山重水复疑无路,拼搏自强天地宽,衷心祝愿光美在广阔的天地里继续拼搏、翱翔!
5楼
生意红红火火,生活美满幸福。不能不说难能可贵。
山重水复疑无路,拼搏自强天地宽。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