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首页 宗亲投稿 曾氏族谱 曾氏纲要 论文特辑 曾氏名人 宗圣曾子 家族要闻 曾氏典故 关于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曾氏典故 -> 珠江三角洲广府人农村--大范曾村

 
 
     
珠江三角洲广府人农村--大范曾村
 
 
作者 曾昭璇 来源 未知 发表 2007-6-12 11:33:37 人气 29631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字号   
    珠江三角洲是富庶的农业区,现代化的“三高农业”已使农村的房子、村庄建筑起了巨大的变化。例如,传统的汉式封建时代的老房子已逐渐被西式洋房所代替,主要是建筑材料改用钢筋水泥,故房子可高达3~4层以上。式样则按屋主构思兴建,而不按传统“三间两廊”方式兴建,即农村已向城市化发展。

    但是,就广大农村而言,大部分仍保留传统“三间两廊”屋式和“街巷”式聚落结构。兹介绍如下。

    珠江三角洲大部分是约千年前宋代梅岭南迁的珠玑巷迁民开辟的,故把江南先进水田耕作方法和筑堤防洪的技术带来,加上又带来仕族的财产和众多的熟练农民,故很快就在三角洲荒坦、水坦开辟水田,发展起来。再加上三角洲向海发展,新沙田不断淤积成陆,形成大片肥沃荒坦,俗名“沙田”,使垦荒者很易成为小地主,故人口繁衍,村落成立。同时也把中原“正堂屋”式,移建开村,即把“正堂屋”再加上两边廊而成一座小家庭舒适的小房子。
   “正堂屋”即华北各地的农民房屋,由三个开间构成,中为“正厅”,两侧为“房室”,共三间,呈长方形,位置多作南北向。大门开在正厅南面,房门开向正厅,一个或两个。窗开在墙壁高处,或不开窗,以利防卫。墙基、门框一般用石材建成,其余用坭砖或青砖,面积约为80~100平方米大小,亦视财力而定。一般客厅深5米,宽4米(17坑计),厅两侧房间宽3米,厅前天井宽5米,深3米,天井两旁有廊,长3~4米,开有门外通。天井前面无门,有建“下朝”,宽3~4米。全屋称为“三间两廊”,家家如此,排列整齐,有学者称为“纵列式村庄”(梁溥师的观点)。
    屋内功能划分是大厅放农具或客厅,后面或有间成一小房的,上有神阁,称“神后房”,两侧睡房为主人或子女居住。子女长大成家即要另建新屋,一般建在原房屋的两侧或后方(一般长子多建于侧面,因有二廊的门,隔巷相通,两屋之间,即为街巷)。睡房采光多在正梁下2米处开50厘米×20厘米石框小窗。并多在房内建楼阁,比大厅后楼阁还大,用以贮物。因房顶较高,故建一层矮楼阁是可以的。屋檐高4~5米。
    建筑材料一般用青砖石料,门框石料多用花岗岩,只有在红层区才用红粉石,屋顶用烧瓦,木梁、桁用杉木,取其轻、坚、防蛀、直等优点。屋顶常有镬耳状隔火墙,称“镬耳屋”,多属清代建筑。古代多用红砂岩(明代盛行,因明代开国朱洪武倡用云云),泥砖、蚝壳墙亦有,多为明、清建筑,亦有泥舂墙老屋,厚达50~70厘米,泥土多混杂石灰,亦有外砌青砖,内为舂墙的,厚约40厘米,称“金包银”,外观较美。砖墙据财力不同有一层、二层、三层之分,称单隅,两隅、三隅。可防水灾,淹水时不塌。
   “三间两廊”式小家庭家屋组成村庄是很有规律的方格形,房子是长方形、方形,且家家大小相近,排列整齐,呈南北条状,一条十多间不等,二条之间的“街巷”亦南北直通,呈一直线状,由中心向两侧发展,可达20~30巷,故名纵列式村庄。一般村前为一宽广的长条状禾坪性的灰沙地,用石灰掺沙打成,似水泥地面,称为“街前”。各街巷均通入街前。街前前为一列鱼塘,大村可成串分布,边上村和塘之间建有牌坊,为入村大道所经,上书村名。街前即用为全村主要通路。富村在街前前方建有旗竿夹,用以竖旗竿,增加村庄美观,并有建牌坊,用花岗岩块精工砌结,表示村民的荣耀(如老人、节妇、将军、大臣、状元一类村民)。村落人口可多达1000人以上。大村常可分为老村、新村。新村每按地形而转变方向,不向南,而改向东或西。如沿河弯发展历史长久的大村,即如此。尤其在弯曲河道区域中,街前难取得南北方向,故每沿岸顺河涌变向。平行排列的“街巷”,也有名字,如×里、×巷之类。由于家屋都是横开门的,故同一排的家屋,可利用横门由东至西,或由西至东,有如街巷。街巷多沿高地开辟,由岗地南下,使街巷两侧开成沟渠,以便大雨下泄,把家屋污水污物,沿渠冲走,汇入街前水塘中,供作养鱼食料。村后坡地,每建围墙保护,种竹(簕竹为主)围绕,内建牛栏、猪舍等。墙外为杂木林,又名“风水林”,属次生林地,为采柴、割草岗地,亦有种竹林及旱作物的,各地不同。街巷亦视财力不同,而有泥地、石板道和砖道。近年多改为水泥路面。两侧沟渠,多为明渠,故入屋门口,铺上石板。前屋和后屋间,几乎相接,但仍各自建有墙壁分开,中成空隙。
    村前水塘外多为堤基,每有小村庄建立,多成为“娣村”,即为不规则的家屋分布。形式一样,但分布不整齐。这是清代以前的“家奴”居处。家奴即为宗族买回来的男仆(奴隶变式),是专为宗族服务的奴隶,即为祭祖、婚嫁、葬塚、耕公田等全村公共活动时的工人。这类人长大成家立业,不能居村中,故另划村边地建屋居住。现已不存,但村边小村形态仍有存在,表示昔日“娣村”形态。
    按照风俗,开村主人死后,其原屋被子孙视为祖屋,加以修葺,成为宗祠。大村各房子孙多建有自己一房人的小宗祠,常称为××祖,××祖等。合族最早的宗祠,称为“大宗祠”或“家庙”。这种宗法社会的制度,常在村庄结构中反映出来。兹以广东南海大沥大范村曾族村落结构为例加以说明(图7.1)。
    大范村曾族是宋代(南宋)集体由南雄珠玑巷逃荒南下广州后,子孙分居大范村务农而建立。当时附近已有李、潘、张各姓村民定居。曾氏初居时建村,无山可依,不能呈南北向,而是一条向西延的小村,故街巷是呈东西向的,条数也少,只有6~7条。明代以后,沿大范河(即大沥涌)发展后,才把村庄改向南北,即坐北向南,成街巷16条以上,每巷有屋10~20家不等。
    该村东侧为张族聚居,北面为李族聚居,西、南两面为曾族沿大范涌分布。街前成一弯形,西边为南北向,南面呈东西向。老村部分,街前较宽广,两端建有节孝坊,表扬村中孝节妇女。南面街前,只在东端建有魁星阁,作为入村门楼,与西端节孝坊相对,街巷里,即为古代称街巷的名称。如被称为“家庙”的地方,表示本段村庄较古。街巷由北而南,分别名为西华里等,小宗祠有碧泉祖、鸣斗祖等。和李族接界村边,建有北曜门楼,并建有曾族棺庄(即合族义庄)。街前前方无塘,因向大范涌之故。各街巷伸展不长,表示人丁不多,不如东侧新村之盛。
    东部新村人丁兴旺,小宗族也多,巷里也多。由西而东,小宗有:道贯源流,缉斯公,省峰公,乐涯祖,香霸祖,寒江祖,乐溪祖,九嶷祖,乐淡祖,南洲祖,云溪公,宝菴公,了哥祖,重器公,道成祖。
    村边建筑,北面与李、朱两姓分界大道处,建有炮楼,在东边和张姓分界大路上也建有炮楼,保卫村庄。东边大路中部又建有“郕国旧家”牌坊,和南面魁星阁连接。
    街巷临街前处家屋,因多为祖居,故祖先死后,子孙用为小宗祠,称××公、××祖之类。小宗祠之间即为街巷,称为“巷”或“里”,如老村有西华里。新村里巷更多,由西而东,开列如下:永安里,永康里,孖巷,忠恕里,敦睦里,大巷,兴和里,大观里,兴贤里,弘毅里,高第里。
    街巷南北通,宽度一致,呈纵列屋形,由10~20屋呈前后相接排列,整齐有序,东西横门,也可以正对着,形成东西望通的情况,有利于邻里沟通。这种平行的里巷俗称“耙齿巷”。
    由于平原上各村街前面向不同,故街巷在村后每相接触,连成一片,如大范村曾族与北面李、朱,东面张族,即组成一更大的包括曾、李、朱、潘、张各姓的“团块状村庄”,一村3000~4000人。在适当交通地点,即建立圩市,便利村民商品交换和买卖活动。如日常生活用品、蔬菜、瓜、果、鱼、肉、米、盐、油、柴等。有固定商店和街市的地方,称为“市”;若定期集会于一处,称为“圩”,大的圩亦有商店建立。团块式聚落人口众多,多有圩有市。圩期时,各地人士均来赶圩,百物咸聚,成一商业性聚落,性质与农村不同。圩市早在石器时代即有。

 

作者介绍:曾昭璇,教授。原籍广东南海大沥大范,居广州人。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获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硕士学位。建国后,历任华南师范学院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热带地貌学及华南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著有《华南自然地理论文集》、《岩石地形学》、《历史地貌学》。

一键分享到:
上一篇文章 文正公与曾氏南宗考
    
下一篇文章 恭介勅封宜人同宗丁太宜人八袠…
回到列表 打印本文 回到顶部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不存在。

本站内容版权归《曾氏宗亲网》所有,如若引载,请注明出处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 2015 曾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0983号 站长:曾广宾 法律顾问: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