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77
    • 经验6384
    • 文章273
    • 注册2007-01-04
    孔子的三个接班人(中)
    [TABLE][TR][TD]2009-1-9 文/檀作文 [/TD][/TR][TR][TD][/TD][/TR][TR][TD]
    [IMG]http://www.lwdf.cn/uploadfile/20090109145228119.jpg[/IMG]
    曾子有三大法宝:一是孝道思想;二是忠恕之道;三是自省功夫。这三样,都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三样都发轫于孔子,发扬于曾参
    孔子死后,孔门的传道之人是曾参。
    [B]孔子有生之年,曾参并无多少出色表现
    [/B]孔子张口闭口,夸的都是颜回,从来就没有夸过曾参。非但没有夸过曾参,还给了曾参一句“参也鲁”的三字评语
    孔子生前,并不格外看重曾参。孔子曾钦点本门“十大优秀毕业生”,曾参并不在其中(《论语·先进》篇)。孔子张口闭口,夸的都是颜回,从来就没有夸过曾参。非但没有夸过曾参,还给了曾参一句“参也鲁”的三字评语。幸亏这个“鲁”字只是木讷的意思,还不到智障的地步。在孔子看来,曾参大约不是个很聪明的人,反应多少有些迟钝。好在孔门并不看重聪明。孔子说过一句“巧言令色,鲜矣仁”,是说那些八面玲珑,会说话、会作戏的人,内心不知仁德为何物。孔子又说过一句“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说那些不爱说话、看上去愣头愣脑的人,内心却有仁德。
    若拿金庸的小说作例子,杨康便是巧言令色之徒,郭靖则是刚毅木讷之人。郭靖虽然木讷,拙于言辞,不会在人前说奉承话,但大是大非却看得清楚,而且宅心仁厚。金庸笔下的郭靖,便是比照青年时代的曾参作模子的。仁者至诚,不需伪饰。不仁者虚伪,离不开花言巧语。“鲁”在儒家并非贬义,至少“鲁”者不会投机取巧、见利忘义。
    曾参和颜回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子都曾受教于孔门。颜回的父亲颜路不过庸碌之辈,曾参的父亲曾皙却以狂狷闻名。曾皙,字皙,名点,他在《论语》里只出现过一次,却给人印象极其深刻。《论语·先进》篇末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某次闲谈,孔子要求四个弟子谈谈各自的人生理想,轮到曾皙,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大致如下:阳春三月的时候,换上春秋衫,带上五六个成年学生、六七个未成年学生,一起到郊外的沂河趟趟水,再到河边的舞雩台上,让春风吹干头发,夕阳西下的时候,哼着小曲儿,一路归去。孔子听罢曾皙这番话,仰天长叹,说:“曾点说得真是好啊!我赞同曾点的说法。”(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能让老师孔子“喟然叹”,乃是因为他不按常规出牌。其他几个弟子说的,无非从政之事,孔子事先早已料到。曾皙说的,却是大出老师意料之外,因此让孔老先生心跳加速,激动异常。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孔子对狂狷之士向来心存敬意。
    曾皙是孔门的奇人异士,曾参却不曾沾染乃父的狂狷习气,他只是年少时代有些“鲁”(迟钝)而已。孔子说“参也鲁”的时候,是不是心里也想着曾参的父亲,那位以狂狷闻名的曾皙呢?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曾参“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73岁去世,当时曾参尚不到而立之年。圣如孔子,尚且“三十而立”,何况一个被老师给过“参也鲁”三字评语的毛头小伙呢?大约在孔子有生之年,曾参并无多少出色表现。是以孔子在去世之前,并未指定曾参代其传道。
    [B]孔子实际上的衣钵传[/B]人
    曾子却是后来居上,在《论语》中以载道者身份说话,也没有人嫌他僭越
    我们可以说曾参并不是孔子生前最看好的学生。但孔子实际上的衣钵传人,却非他莫属。
    曾子在孔门传承中的地位,绝非颜回、有子所能比。整部《论语》,以载道者身份说话的,孔子之外,只有有子和曾子。但《论语》所记的有子传道,不过片言只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曾子却是后来居上,在《论语》中以载道者身份说话,也没有人嫌他僭越。
    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对《论语》一书,有“药病”之说。认为孔子与门人的对答,都是有针对性的:门人立身行事,各有偏差,孔子便于应答门人之际,因材施教,给以针对性的指导,以纠各人气质之偏。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子路和冉有两个人问老师同样一个问题:“明白了一个道理,是不是马上去做?”孔子回答子路说:“你家里有娘老子在,怎么可以想做就做呢!”回答冉有时却说:“是的。明白了,就去做吧!”另外一个弟子公西华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同样一个问题,何以老师给两个师兄不同的答案,就跑去问老师究竟是为什么。孔子这样解释:子路这人冲动鲁莽,所以多泼冷水;冉有这人畏首畏尾,因此要多加鼓励。子路的鲁莽、冉有的怯懦,都是气质之偏。
    但《论语》书中,除“参也鲁”一句之外,绝不涉及曾子的“气质之偏”。曾子在孔门再传弟子心目中的地位,接近孔子。曾子和孔子说的话,在孔门后学的心目中,是等量齐观的,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曾子之所以是孔子真正意义上的接班人,乃是因为曾子继承了孔子的真精神,并将孔子的思想体系和修身方法发扬光大。
    曾子有三大法宝:一是孝道思想;二是忠恕之道;三是自省功夫。这三样,都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三样都发轫于孔子,发扬于曾参。
    [B]旗帜鲜明地反对“愚孝”[/B]
    儒家“孝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孝经》,《孝经》的作者便是曾参
    先说“孝道”。
    “孝”是儒家的传家宝。《论语》论孝的内容极多,儒家“孝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孝经》,《孝经》的作者便是曾参。
    《论语》谈孝,多是指导人们具体怎样做。比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亲去世之后,三年之内不要改变待人接物的门风);“父母在,不远游”(父母亲健在的时候,子女应在膝下承欢,不宜远游)。
    《孝经》则高度理论化,是儒家孝道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论述何者为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爱护自己的身体是孝。身体上有损伤,会让父母伤心。所以,尽孝要从爱护自己开始。但好好做人,努力做出一番事业,让人家说某某人家的子女真是有出息,那才是孝的极致。
    尽孝,说白了,一是要让父母安心,二是要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
    同时又强调:侍奉父母双亲,不过是孝道的起点。忠君报国,是孝道的具体体现。养性修身,才是孝道的终极目标。孝道无非是教你做一个被社会认可的人。
    这种认识,确实比有子的从孝悌者不好犯上、不好作乱来论述孝为仁之本,要高明许多。也无怪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要提倡以孝治天下。
    《孝经》对孝道的论述,不但比《论语》系统,在具体问题的认识上,也比《论语》进步。儒家标榜孝道,要求子女孝顺父母;但如果父母做得不对,子女该怎样做呢?
    《论语》里说: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孔子的意思是,如果父母做错了,子女要很小心地提出谏议,但如果谏议不被采纳,还是要恭恭敬敬地听父母的,任劳任怨。
    而《孝经》第十五章,题为《谏诤》,明确提出“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遵从父亲的命令,是不是孝?)”的问题。曾子回答得明明白白:这算哪门子孝道?如果父亲不对,做儿子的一定要据理力争。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压根儿不是孝!
    《孝经》旗帜鲜明地反对“愚孝”,可谓难能可贵。■
     
     
    檀作文, 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讲师,中华诗词(BVI)研究院兼职研究员。[/TD][/TR][/TABLE]
    [ 此帖最后由曾昭演在2009-3-23 21:00:22从 曾姓历史 转移过来 ]
    43愈-44公济-45孝仪-46详-47憕-48应辰-49天麟-50泰叔-51理-52传-53邱林-54孟明-55天佑-56元智-57文哲-58楠-59绳武-60明-61可毅-62大强-63宏贤-64闻进-65贞英-66尚林-67衍中-68兴进-69毓荣-70传裔-71纪辉-72广章-73昭仕(绍升)--74宪圣-75庆球-76繁德(昭德)-77祥昌-78令秀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0
      • 财富2
      • 积分6594
      • 经验449007
      • 文章6746
      • 注册2009-01-29
      孔子的三个接班人www.taihainet.com 2009-1-9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未知  【字体:缩小 放大】

      颜回虽然是孔子内定的接班人,但因为死在孔子之前,没有接替老师传道,因此在《论语》中无法享受“颜子”这一头衔。有子和曾子之所以可以称“子”,乃是因为他们在孔子死后,曾接替老师传道。

        文/檀作文

        当一个大宗师的思想体系过于丰富的时候,从他的衣钵传人来接近他,或许是一个好办法。对于大圣先师孔子来说,尤是如此。

        颜回:内定接班人

        得知颜回死讯,孔子放声痛哭,说:“贼老天啊!你这是要我的命啊。”

        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指定的衣钵传人是颜回。孔子什么都好,就是不肯轻易赞美人,尤其是比他年纪小的人。只对颜回例外。除非孔子不开口,开口就说颜回的好话。师徒俩感情好着呢。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期间,路过匡地,遇到了危险。匡人对孔子发难,好险没要了孔子的命。逃难过程中,有些弟子和老师走散了,其中就有颜回。颜回好不容易赶了上来,和老师会合。孔子见到颜回,激动得老泪纵横,用颤抖的声音说:“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呢!”颜回赶紧双膝跪倒,流着泪和孔子说:“先生您还在,我颜回怎么敢死在前头?”

        问世间情为何物?师徒情深,莫过于此罢。

        可是颜回最终还是死在了老师的前头。对孔子一生打击最大的事,莫过于颜回之死。亲生儿子孔鲤死了,孔子也不曾这样悲恸。得知颜回死讯,孔子放声痛哭,说:“贼老天啊!你这是要我的命啊。”众弟子劝孔子节哀,孔子说:“我不为颜回伤心,还为谁伤心呢?”

        我们说颜回是孔子的寄托,并不为过。

        孔子为何如此钟情颜回呢?

        因为孔子认定颜回可以传他的衣钵大道。

        一部《论语》,随处可见孔子对颜回的赞美。颜回向孔子请益、孔子向颜回传道的内容,却并未见有多少记载。因此,这方面的内容也尤其珍贵,传递着孔门的真精神。

        《颜渊》篇首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绝不是普通师生之间的一场寻常对话,而是大圣先师在给他的接班人开小灶,传衣钵。

        灵山法会,佛祖拈花,迦叶一笑,彼此会心,佛法真传遂得印证。

        儒家质实,不尚空灵。少掌门颜回向大宗师孔子问到了儒家的根本:什么是仁?孔子郑重回答: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孔门精神,舍此八字,夫复何求?

        “克己复礼”的“礼”字,是孔子从周公那里继承来的。《论语·述而》篇记得很清楚:孔老夫子弥留之际,很有感慨地说:“我真是老得不行了,我已经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孔夫子之所以对周公魂牵梦萦,乃是因为周公制礼作乐的缘故。

        周武王在灭商之后不久便死了,由年幼的周成王继位,周公便是成王的辅政大臣,是实际上的摄政王。周朝初年,有许多的社会矛盾需要解决。周公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具体的措施便是制礼作乐。用一套礼乐制度来规范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和义务。

        因为有了一套系统而又切实可行的规范来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西周初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成康盛世 (周成王和周康王统治时期)。

        随着历史的发展,周代社会越来越不“和谐”。孔子生活的年代——春秋后期,是个乱世。兼并战争,此起彼伏。臣弑君、子弑父的事情,屡见不鲜。在孔子看来,之所以发生这些事情,是因为人们克制不住自己的贪欲,做臣子的觊觎君父的权位,先是僭越,后来逐渐发展成篡弑了。

        孔子是有学问的人,懂历史,知道历史上有周公制礼、有成康盛世,不能不发怀古之忧思。于是他对当下的社会问题做了一个诊断,叫“礼崩乐坏”。既然断出了是什么病症,药方也就很自然地开出来了:回到从前,回到周礼(周公所制之礼 )。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术精神是“托古改制”,拿历史说话,实际上是虚构了一套政治伦理制度,恐与实际情况不符。孔子是真诚地信奉周公的,以周公的传人自居。孔子的自我定位是维护周公所制定的礼乐制度。

        去山东曲阜旅游,会发现曲阜有三个庙:孔庙是不消说的,那是世界文化遗产。孔庙之外,曲阜城里,尚有周公庙和颜子庙。将周公、孔子、颜回串起来,便是原始儒家的传承脉络。其核心乃是礼乐文明。

        说到“克己”,周公大约也是最好的榜样。他摄政多年,权倾天下。但当他亲手制定的礼乐文明制度完善之后,一个太平时代就要到来的时候,他把政权还给了侄子周成王。礼之大者,莫过于君臣名分。周公之忠,比起诸葛亮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周公可谓克己复礼之典范。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是孔子所理解的礼乐文明的真髓。孔子偏爱颜回,将此八字真诀传给颜回,实指望颜回能将此精神发扬光大。

        不幸的是颜回死在孔子前头,并没有成为孔门实际意义上的接班人。

        有子:孔门的“代课老师”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出现的唯一的一个汉字,也是“和”。有子能拈出一个“和”字,可见见识不凡,可谓善继师之志、善传师之道。

        一度成为孔子接班人的是有子。有子,名若。

        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说:孔子死了之后,弟子们太想念孔子,因为有若长得像孔子,因此就拥立他做老师,像对孔子一样对他。

        可是司马迁越往下说越离谱,有若这个“代课老师”,后来又被大家罢免了。罢免的缘由也很奇怪,因为学生起哄,问了有子两个无厘头的问题——一个是天什么时候下雨?一个是怎么判断一个男人能生几个儿子?有子答不上来。于是学生们不干了,把有若从讲台上请了下来,说:这个位置,你不配坐。

        这样的事情,打死我,我也不信的。孔门弟子不至于这样搞笑,因为有若长得像老师,就让他做山寨版的孔子。又因为有两个八卦问题没答上来,就让有子下课了。这岂不是儿戏么?

        太史公猎奇心太重,难免把八卦故事写进正史。他对古籍,也有误读的地方。

        孔子死后,有若被拥立做老师的事情,孟子说过。《孟子·滕文公》里说:“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

        子夏、子张、子游也都是在《论语》中露脸次数较多的人,他们想立有若做老师,是因为有若颇像孔子。“有若似圣人”的这个“似”,指的是有若神似孔子,是思想言行和精神气质上的接近,绝非长得像。太史公显然误读了这个“似”字。有子最终没有成为山寨版的孔子,是因为曾子不答应。

        从《论语》来看,有若确实在孔子死后,一度做了孔门的“代课老师”。因为,整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除孔子之外,只有有若和曾参两个人被称为“子”。“子”就是老师的意思。颜回虽然是孔子内定的接班人,但因为死在孔子之前,没有接替老师传道,因此在《论语》中无法享受“颜子”这一头衔。有子和曾子之所以可以称“子”,乃是因为他们在孔子死后,曾接替老师传道。

        有若之所以在孔门做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有若在年龄上承前启后。孔门最有影响力的弟子,颜回和子路死在孔子之前,子贡又是个实业型人才,无意于传道;后来居上的曾参在孔子死的时候还不到而立之年,资历尚浅。有若年长于曾参,年龄上的优势,使得他一度成为孔门的“传功长老”。

        二是因为有若在思想上有可取之处,确实能继承孔子的遗志。

        《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学而》的第一章是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第二章是有子语录: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就好比一个学校的开学典礼。先是校长致辞,说了一通人与人相处的大道理;接着是学生会主席发言,讲的是更具体的行为规范。孔子是校长,有子是学生会主席。

        《学而》篇,还有两章有子语录: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的三章语录,讲到了礼,讲到了孝,讲到了和,都是孔子最喜欢讲的,也是儒家思想体系最核心的内容。有子说的话,简直就像是出自孔子之口。

        整部《论语》谈得最多的,便是孝。现在有本杂志,名为《父母必读》。若将《论语》论孝的内容摘录出来,是可以编成一本《子女须知》的。但在《论语》这部书中,第一个站在理论高度论述孝的,不是孔子,而是有若。仅此一端,可见有子在孔门中的地位。

        平和,和平,和睦,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一个“和”字。《论语》里,第一个说到“和” 的,也是有子。后来子思著《中庸》,将“致中和”提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将“和”的思想进一步系统化,使得“和”字成为足以代表中国文化的一个关键词。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出现的唯一的一个汉字,也是“和”。有子能拈出一个“和 ”字,可见见识不凡,可谓善继师之志、善传师之道。-

        檀作文,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讲师,中华诗词(BVI)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曾广森、字石根(1970-2022年),江西铜鼓永宁镇西湖村人,原江西省铜鼓县曾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广森公一生热心家族事务,2009年1月加入曾氏宗亲网,后出任区版主。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048
        • 经验77770
        • 文章2052
        • 注册2009-01-23
         
         
        好消息,好消息!“曾子研究”课又开讲啦!今日课程——《孔子的三个接班人(中)》       
         
         
        大师从纵横古今的多方位、多角度,结合历史与现实,采用讲原文、说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幽默而又风
         
        趣的,向我们宣讲了古之圣贤的思想、文化与渊源关系。大师的讲解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非常精彩!有
         
        心于此的宗亲们,快来!我们一同学习哦……
         QQ:1710909686 其中1个电话号码 17093606054 自称李明老师 骗了我的钱,然后拉黑了我。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2
          • 积分2367
          • 经验55412
          • 文章2339
          • 注册2005-10-01
          少见的好文章,真的值得一读。
          弘扬宗圣公大学之道,孝儒之道,团结所有曾家弟兄.广东高要人,在佛山工作.
          新浪博客紫云小鱼 http://blog.sina.com.cn/u/2379975802
          端砚 茶盘 书法 茶 禅 国学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738
            • 经验3766302
            • 文章1177
            • 注册2006-10-14
            灵山法会,佛祖拈花,迦叶一笑,彼此会心,佛法真传遂得印证。
            74建忠,吉水盘谷镇上曾家人,洪立公→延铎→仁敷→建--艮--坚公---安国---邦甯--知和公--渭权--钰--榘 --盟儒--闻学--嵩→震→匡[我村始祖]

            手机13688983809
            QQ348340366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湖南曾氏77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
            • 积分1991
            • 经验221916
            • 文章2060
            • 注册2009-02-08
            [EM08][EM08][EM08][EM08][SIZE=3]有子最终没有成为山寨版的孔子,是因为曾子不答应[EM05]。[/SIZE]
            先世族谱兵燹无稽——益--贯(明洪武己酉二年旦落常宁县南甲山)---选(湘常宁东乡官庄开基祖)    
            我的QQ:602727577
            家族邮箱:zax@zengshi.net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76
              • 经验10513
              • 文章199
              • 注册2008-08-22
              平和,和平,和睦,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一个“和”字
              1参34圭35宽38骈55利宾59质粹65贞豫。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1
                • 积分3225
                • 经验140062
                • 文章3690
                • 注册2007-10-26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彬令[/U]发表的内容:[/B]

                平和,和平,和睦,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一个“和”字[/QUOTE]
                 
                [SIZE=5][SIZE=7]       [EM13]家[/SIZE]和万事[/SIZE][SIZE=7]兴[EM13]
                [/SIZE]
                诚信做人   踏实做事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259
                  • 经验23055
                  • 文章341
                  • 注册2009-01-04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中美公33代裔孙仕贵公-智鲁公后人73派裔孙昭字派曾植泰深圳宝安沙井新桥.-QQ-751134708-邮箱tai@zengshi.net

                           祠 宗 大 氏 曾
                   家三第木乔今古  天下斯文宗一贯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259
                    • 经验23055
                    • 文章341
                    • 注册2009-01-04
                    曾子有三大法宝:一是孝道思想;二是忠恕之道;三是自省功夫
                    中美公33代裔孙仕贵公-智鲁公后人73派裔孙昭字派曾植泰深圳宝安沙井新桥.-QQ-751134708-邮箱tai@zengshi.net

                             祠 宗 大 氏 曾
                     家三第木乔今古  天下斯文宗一贯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259
                      • 经验23055
                      • 文章341
                      • 注册2009-01-0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中美公33代裔孙仕贵公-智鲁公后人73派裔孙昭字派曾植泰深圳宝安沙井新桥.-QQ-751134708-邮箱tai@zengshi.net

                               祠 宗 大 氏 曾
                       家三第木乔今古  天下斯文宗一贯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65
                        • 经验3626
                        • 文章363
                        • 注册2005-11-16
                        学习了,看来老子也有看错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也引以为鉴。
                        我是泰谕公后裔,但是我现在还没有看到泰谕公下族谱中有我们一世祖名字,请大家帮忙。四川兴文人。但是我们是什么时候来川的,又是第几代不清楚,我的入川始祖是忠應公,二世祖肃正公,希望宗亲帮忙!qq:502783077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6 queries.